最近看到有位朋友寫了一段很精彩的文字,來論證買保險很不划算。他運用了專業的貨幣時間價值計算公式,對保險和多種理財產品進行對比,得出的結論就是:"買保險不划算"。
對於這位朋友的觀點是否合理暫且不說,我們先來看看他為什麼說"買保險不划算"。
一、為什麼買保險不划算他找來了某保險公司的一款終身重大疾病保險。以30歲男性50萬保額30年繳費為例,這款重疾險年交保費為8470元。
然後他列舉了兩種風險比較低的理財方式,分別進行了計算。
1.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現在的收益率大約在3%上下。那麼就按照年化收益率3%計算,每年存入跟保費相同的金額8470元,存滿30年後不再繼續存入,累計餘額可以繼續在賬戶中積累。因為貨幣基金的利息是按日結息,日複利滾存,所以有效年利率按照3.05%計算。
30年後,賬戶裡大約能積累近41.8萬。
這筆錢再經過6年,賬戶裡就有約50萬。超過了保額。
到70歲時,賬戶裡有約56.5萬。
到80歲時,賬戶裡有約76萬。
2.存款
現在一些小型民營銀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高達4.7%以上。假如按照4.7%的年化收益率計算,其它條件同上,那麼賬戶累計餘額為:
30年繳費期滿,賬戶累計餘額約為56.5萬。
到70歲時,賬戶裡有約89.8萬。
到80歲時,賬戶裡有約143萬。
由上述兩種理財方式可以看出,如果30歲開始買重疾險,退休以後才得重疾,那麼確實不太划算。
但事實上,這種計算是基於一種理想化的假設,在實際生活中是很難實現的。為什麼?繼續往下看。
二、這種計算很尷尬。這種演算法需要有兩大前提條件:①利率不下降。②未來至少30年不得大病。
市場利率進入下行通道這已是不爭的事實。1993年存款利率超過10%,27年後的今天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只有1.5%了。雖然利率市場化之後,取消了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但是整體利率已經進入下行通道。
還有,現在重大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大部分年輕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很多人連體檢報告都不敢直視,又有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未來30年都不會生大病呢?買保險有時候太精於計算的話,往往就很容易忽視自己面臨的風險。
再說,重疾險也並非是要繳費滿了20年或者30年才賠,只要交了第一次保費,過了等待期之後患了大病,就可以獲得賠償。
我們還是拿上面那個年繳8470元保50萬終身重疾來舉例。假如交了第一年保費,就不幸生了病,這個回報率高達59倍。假如你一開始選擇的是理財,請問什麼樣的投資理財專案可以讓你一年賺59倍,可能連馬雲也幫不了你吧。
其實,就算是20年後才生大病,回報率(IRR)也超過了9%。哪怕就是繳滿期30年才生大病,回報率(IRR)仍然高達4%。
保險是一種風險防範手段。風險最狡猾的地方,就是"不可預知"。你不知道何時、何地會發生,也不知道它會以什麼方式發生。所以,你根本無法計算保險的真實回報率,跟其它理財產品進行對比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
三、保險的多次賠付這位精通計算的朋友除了給了大家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假設前提條件外,還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足見他對保險的陌生。
重疾險的賠付並不只有一次重大疾病保額。
現在的重疾險除了大病保障之外,普遍都涵蓋了輕度重疾的多次賠付。輕度重疾的賠付不影響重大疾病的保額。輕度重疾的賠付次數和賠付比例,不同的產品有所不同,多數是3次為限,賠付比例在30%-50%之間。
除此之外,還有的重疾險增加了中度重疾保障。這類疾病嚴重程度介於輕度重疾和重大疾病之間,而且中度重疾的賠付既不影響輕度重疾,也不影響重大疾病。目前常見的中度重疾賠付次數為2/3次,賠付比例50%-60%之間。
除了輕度重疾和中度重疾的多次賠付,還有的重疾險對重大疾病也可以多次賠付,甚至有的對於前期的重疾保額還能按比例增加。
如果把輕度重疾、中度重疾、重疾多次賠付等保障也算進去,那麼上述的重疾險保障就遠不止那50萬保額了。假如身體情況真的不理想,這些保障真不是理財那點收益可比的了。
四、老萌說買了理財產品,我們期望的是能夠按照產品預期,實現收益。但是買了保險,我們期望的卻是永遠不要用到保險。
所以,保障型保險跟理財產品是不同的兩條線路。即便是最優秀的精算師,用最先進的模型,也無法準確告訴你風險什麼時候來臨。
當我們去對比保險收益與理財收益的時候,實際上是在用我們自己的身體進行對賭。賭贏了,那當然值得慶幸;但是如果賭輸了呢?那時候你輸掉的不只是你自己,可能還有一個家庭的幸福!
-
1 #
-
2 #
那要看找你買保險的那個人是否有責任心?我買了一份保險,去醫院花了3000多塊錢,然後把醫療保險報,然後他們全報,在醫院裡沒有花一分錢,只要是負責任的業務員,它立馬幫你賠付到位
-
3 #
保險如果不強制買,誰都不會去買。
-
4 #
交錢容易,理陪難,難上加難。
-
5 #
買保險關鍵是,這也不賠、那也不陪?無處說理。
-
6 #
保險我就不相信,無論什麼保險,都是投保人養活保險公司一群人,投保人投入的實在的現金,投保講的是避險與收益,保險條款解釋權在保險公司不在投保人,在看到收益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層層設卡拒絕理陪,這時投保總是吃虧。
-
7 #
生了病也不一定能得到賠償
-
8 #
我只知道保險公司賣保險是要賺錢的,它的每個險種都經過精密的計算,不會做賠本生意的。還有賣保險人的高達幾成的佣金,以及管理層動則上百萬↗上千萬的年薪
-
9 #
除了醫保和車險,其它的不買
-
10 #
買保險真的很無用。
-
11 #
理財保險關鍵是賠率問題,前期說清楚了能買的就少了,疾病險就是賭機率,大概率不會發生,所以保險公司穩賺
-
12 #
買保險就是買官司打
-
13 #
買保險,理想很豐富,事實理賠很麻煩,保險公司基本上是空手套白狼,一個保險公司,豪華門面,高擋裝修,員工最多,業務員基本沒工資,靠提成,霸王款基本上不告知投保人,忽悠是業務員的硬本事,理賠基本上要打官司,花錢買氣受,不是有一說,賣保險一年工齡可當老師,二年當講師,三年當教授,四年當律師,五年可遊說天下,能說會道的人都是保險公司培訓出來的,還有一事保險是培訓學校,投保有時不保險,業務員變動離職太多,弄不好花錢買保險,公司不負責,又會打官司,這方面相當多,買保險,就要有時間打官司,要麼,不要買,如國家政策性的社保,醫保可買,有餘錢放銀行,買國債,需然利潤低點,還是自己的錢,什麼保險理財不要買的,守著自己的錢財,不要被忽悠了……
-
14 #
碰到這不賠那不賠,最後還要丟了心情與錢財。
-
15 #
保險公司就是忽悠,看看他們經理及經理人的收入,就知道保費實際用於賠付的有多少?
-
16 #
太坑了,連保險公司的人都說,保險是個不錯的行業,就是保險公司太坑,把保險搞成了這個局面
我聽鹹郎平的,他勸自己一個親戚寧可虧損也要中斷保險,大家多看看廣東衛視的《財經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