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款公募基金刷爆了屏,睿遠基金旗下第二隻公募產品,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開賣,基金經理是公募20年老將趙楓。結果開盤15分鐘認購金額突破60億上限,下午收盤突破800億,最終達到1200億的申購規模,破了公募記錄。
按照以往的經驗,一般都是券商和銀行,甚至私人財富管理機構的朋友一起發力,給客戶推薦,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但是,這裡容易有一個小誤區,就是有一些理財經理,給客戶推薦的時候,會說:
這個基金是新發的,淨值是1,比較低,所以風險比較小。而有一些基金,已經上市好多年了,漲得比較多了,淨值都到了2,甚至3,那麼就有下跌的風險。
所以,就建議客戶贖回老基金,認購新基金。
對於這個事情我想說一下。
無論是新基金還是老基金,淨值高低是無所謂的。
基金的本質其實都是持有一堆股票或者債券和現金。說白了,還是有人幫你來操盤。
所以,如果是同樣一個基金經理,去管理兩個風格一樣的基金,他配置的資產結構甚至其實可能是一樣的。
所以,無論是新基金還是老基金,都會跟隨市場的波動而波動。
淨值高的基金,基金經理一樣可以賣掉手裡漲得高的股票,換成便宜的股票。
但是,實際上,就好像我一直說,你關注一個人,應該多關注他股市的歷史重要轉折點都說過些什麼。而不要看到某一些標題檔,陰謀論,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然後就深信不疑,也許這個人整體就靠唱多或者唱空來吸引眼球。
同樣,其實如果申購主動管理型的基金,我建議還是去申購有良好的業績表現的基金。而且,業績不要看一年的,要連起來看兩三年的。
這裡也插一句,一般來說,私募基金是需要做擇時的,公募的混合基金也是要做擇時的。
但是如果你申購股票型基金,因為他們的倉位有硬性要求,不能低於80%,所以他們基本上是不擇時的。
如果你申購的是某些行業的ETF,他們基本上是滿倉配置該行業的,也是不擇時的,所以,淨值是1根本沒有意義,只是意味著,這個基金從某個時間開始,滿倉配置這個行業而已。
下面這個半導體50基金,已經上市大半年了,漲了135%,可以說是史上漲得最快的窄基ETF。
但是,這個時候,如果一個新的基金去發行一個新的晶片類ETF,淨值也是從1開始,也是去配置晶片,其實是一樣的,中期來看虧錢的概率要遠大於賺錢。
嗯,你們看看這個ETF的換手就知道了,連ETF的換手都超過了20%,你就知道現在成交有多火熱了。
而且,新基金比老基金的有一點非常大的劣勢,就是有封閉期,也就是說封閉期內必須承受波動,不能被贖回。
在這裡還要補充說三件事。
第一,有不少公募基金的人會跳槽去一個新的公募或者私募,當他到新的崗位去發產品的時候,他會用過去的業績來宣傳。但是,其實外人是無法知道,他過去的成功,是因為原來公司的研究員比較厲害,還是公司集體坐莊某些股票比較厲害。
比如,某公募一哥,離開華夏之後,其實這幾年業績就比較平淡了。
第二,每一個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擅長的領域,在某一年表現得比較好,其實只是市場當年的風格比較適合他而已。
可以多看幾年他的曲線,是不是一直很優秀。在我的眼中,控制回撤是最重要的。同時要注意,A股因為風格輪動得比較厲害,有一個公募基金魔咒,往往第一年的冠軍,到了第二年,卻可能不咋地。
這一點,我們可以今年年底再回顧,去年的某位冠軍的表現如何。
第三,基金髮行的火爆的時間點,往往是市場的高點,而基金髮行無人問津的時候,往往是市場的低點。
做私募的人都知道,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國人從來都是追漲殺跌,看到了賺錢效應才進來。
基金髮行的火爆,本質的背後,就是股市漲起來了,然後理財經理就開始點火,看,你存銀行才三四個點的利息,股市幾天就回來了。
2015年就是最典型的,4-6月份,公募基金髮了很多產品,然後把很多基民套在高高的山崗上。
基民最大的特點也是,被套了就放在那裡,漲了卻喜歡贖回。
而公募基金公司賺錢的方式簡單粗暴,每年收管理費就可以了,跟淨值毫無關係
在2019年,幾個知名的基金髮行的爆點,基本上都是短期的市場的高點。
今年頭兩個月,爆款基金有點多,這也是最近市場火爆的一個印證。
其他就沒什麼好說的了,2019年,公募基金的表現其實整體比私募基金要好,本質上是因為公募基金不擇時,被動很高的倉位。
所以,理財經理一拿2019年的業績去宣傳,很多人就趨之如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