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我們如何才能夠從金融市場中賺到錢?無論是新股民還是在交易市場中徘徊已久的人,都會時不時向自己或者別人提起這個問題。

人們認為賺錢的生意都差不多,股票市場也不例外。特別是股票市場還有一個好處,不用像其他生意一樣去跟各種各樣喜歡或不喜歡的人打交道,去跑市場,去應酬。而做股票就是坐在家裡就可以賺錢,這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多麼好的一個渠道,於是人們在各種方式的誘惑下,拎著資金殺進了股市,夢想著可以走向財務自由。他們開始把市場看得非常簡單,心中只想著一個問題:快錢,輕鬆錢!

每當被別人問起進市場的目的的時候,很多人會說:投資。他們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當作投資者。事實上,這些福斯交易者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他們所要做的其實是投機。但是從操作行為上來說,他們當中絕大多少人是賭徒,既不是投資者也不是投機者,而是拿著生命和積蓄在賭博的人。

股市裡沉沉浮浮,猶如人世間風雲變幻。這裡興,那裡衰;這裡珍惜,那裡拋棄。周而復始,無限輪迴股性如人性,股道即世道。蟄伏之極必爆發,繁華之極必沒落;擁有的會失去,貧窮的會富有。一波一折,源遠流長在股市中。

如果輸了,彆氣餒,也許因為還不夠成熟;如果嬴了,別高興,誰能保證下次不犯錯呢?而拋開輸贏,最應該看清楚的是自己的人性,最應該做到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從中不斷地完善自我人性的完善,素養的提升,也許能幫助我們在股市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無意識導致人的心理活動(人性的缺陷)在交易中會嚴重影響你的行為,常見交易心理陷阱主要有以下幾種:

抗爭的心理

在人性中有這樣一個頑固的傾向,那就是扞衛自己的觀點和不情願承認自己在判斷上出現的失誤。所以一個人不管自己是對是錯,都會把自己的態度堅持到底。因為那個觀點是自己的觀點,所以他扞衛的不是真理,而是他的自我。

人性為什麼喜歡抗爭?因為通過抗爭,對別人說“不”,一個人的自我就會被增強。通過抗爭他會覺得自己是強有力的,覺得自己是個人物。順從和屈服很傷自我。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跟別人抬槓。

人性中這種抗爭的天性,這種不願意屈服,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錯誤的態度是交易的最大障礙。

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一種非常貪婪的心理,一種極端的心理。

因為追求完美,你就不允許有一點瑕疵,就不能承擔哪怕小小的損失,該止損時就難以下手執行。因為追求完美,你就試圖抓住所有的波動,不希望漏過任何行情。每個人都有自己侷限性,都有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追求完美的心理很容易導致重倉交易和頻繁交易。

預測市場,試圖抓住頭部或底部

任何預測都是主觀的,一旦你預測了行情,你會把自己的主觀看法投射到市場,帶著扭曲的觀點看待市場,從而導致整個投機活動陷於癱瘓。

一旦預測了市場,你就不願意設定或執行止損位,因為你相信任何對你不利的波動都是短暫的,市場最終會回到你預測的方向上。許多投機者在試圖抓住市場底部或頂部的時候損失慘重。

《孫子兵法》說: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充足的交易計劃,才能對未來各種可能發生的風險預先做好準備,良好的資金管理,才能保證我們不會被市場淘汰出局,長期生存才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

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並不神祕,也不玄虛,它是建立在兩個方面之上的。一是投機者對市場的理解,對市場交易中一些重大的原則性問題的基本態度;二是投機者對自我的認識,這種認識既包括對人類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本性,如希望、貪婪、恐懼、僥倖、自負等的洞察和了解,也需要投機者對自己特殊的心理弱點、性格缺陷、思維、行為習慣等主體身心活動的深刻反省。

交易的難點不在於概念,而在於應用。學習如何交易相對容易,但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在實際交易中是非常難的。

高風險,高回報:玩這個遊戲是需要勇氣的。

投資者買東西是為了長遠目標,他們相信,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許多年)之後,他們的投資會升值。

沃倫巴菲特就是個投資者。他買的是企業,不是股票。交易者只關心價格,從本質上說,他們買賣的是風險。

市場允許風險從一個參與者轉移到另一個參與者。這實際上就是人們創造金融市場的原因,也是金融市場的一個永恆的功能。

市場就是由一群相互買來賣去的交易者組成的。有些交易者屬於短線帽客,只是想一遍又一遍地賺取買價與賣價之間的價差;另外一些是投機者,他們試圖靠價格的變化來賺錢;還有一些則是以規避風險為目的的企業。

價格變動取決於市場中所有買者和賣者的共同態度。共同態度變了,價格就會變化。共同態度可能會有自促作用。

在交易世界裡,人類的情緒既是機會之所在,也是最大的挑戰。掌控了它,你就能成功。忽視了它,你就危險了。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你必須理解人類的情感。市場就是由一個個的人組成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希望、恐懼和弱點。作為一個交易者,你要從這些人類情感中尋找機會。

價格的波動足以把一個克己自制的紳士變成一個大哭大鬧的可憐蟲。

研究表明,人類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容易犯下系統性的錯誤。在緊張情緒中,人對風險和事件概率會作出糟糕的判斷。有什麼事能比賺錢或賠錢更令人緊張呢?

在市場中,很多機會就源自於這些根深蒂固的人類特徵。人類的情緒和非理性的思考可以製造出一種重複性的市場模式,這種模式便是機會出現的訊號。

更重視已經花掉的錢,而不是未來可能要花的錢。

損失的心理影響可能比贏利大一倍。

對交易行為來說,損失厭惡症會影響一個人使用機械性交易系統的能力,因為使用這類系統的人對損失的感受要強於對潛在贏利的感受,一個人可能因為遵守系統的法則而賠錢,也可能因為錯過了一個機會或忽視了系統的法則而賠掉同樣多的錢,但前者帶給人的痛苦要遠大於後兩者。

在沉澱成本效應的作用下,一個人在作決策的時候習慣於考慮已經花掉的錢。處置效應是指投資者傾向於賣掉價格正在上漲的股票,卻保留價值正在下跌的股票。

投資者不願意承認過去的決策並不成功。

在交易世界中,即使是正確的方法也可能賠錢,甚至有可能連續賠錢。這些損失會導致交易者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決策程式,於是對自己一直在使用的方法作出負面評價,因為這個方法的結果是負面的。

人們往往會因為其他人相信某件事就隨波逐流地相信這件事,這被稱為潮流效應或羊群效應。價格之所以會在泡沫行將破裂的時候仍然瘋長不止,部分就是由這種潮流效應造成的。

交易者往往會在一個有效的系統剛要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就將它拋棄。有些交易者對他們的特殊風格推崇備至,以至於其他任何風格都難入他們的法眼。我沒有這種偏見。任何有效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固執地堅持一種方法、排斥其他所有方法是愚蠢的。

殊途同歸,所有有效的方法都有一些非常類似的特徵。

強勢牛股的所有特徵

所謂的強勢股票並不是說那些熱門或者題材,但是等它漲上去的時候自然就變成了熱門股票,這就是你為什麼容易追高的原因了,因為你把重點放在了“熱門”這兩個字上。做熱門很容易虧損,我有個朋友是搞量化投資的,之前就做過一個實驗,量化策略是選擇熱門的股票來操作,結果最後的資料統計盡然虧損達到70%,雖然量化交易有自身的短板,但是也充分證明一旦股票成了熱門股票,那就意味著你很容易買到高點。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個心理,開始高拋低吸,在突破之前你丟擲去了,即使突破的時候你又買回來了,但是洗盤把你洗出去了,後來一直漲但是一直不敢買,最後你敢買的時候買在了頂上。

強勢股有自身的形成條件,重要的就是有資金介入,這個在圖形上是可以顯示出來的。下面就把選擇強勢股票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但是這些方法有的地方是建立在主觀層面的,很多地方還需要你記錄下來,在實盤中遇到的時候深入體會。

今天拿西水股份這隻股票講一下,西水股份在保險板塊裡面在去年的四月份之前都屬於弱勢的品種,它不屬於強勢股票這個概念裡面,也就沒有進入我們的視野,但是從五月份之後就不一樣了,保險裡面只有中國平安比西水股份強,其他的都不如它強勢。我們說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你要做的就是順應這個變化。下面這個圖是把西水股份的走勢用教學模組的方式畫出來方便大家理解。

做生意怎麼才能掙錢?這個貨你二十塊錢進的,然後一百塊錢賣出去,刨除成本你中間的這個差價就是掙錢。差價越大你掙得就越多。相對於股票來說,就是股票漲的越高,你的利潤就越豐厚唄,這就是做強勢股的好處,而不是冒著風險去賭漲停板。選擇強勢股有哪些標準呢?

一、突破一個重要的壓力區,一個重要的壓力區或者形態被突破之後,我們就認為這隻股票可能成為強勢股,當然這裡面的的假突破要靠經驗和心態處理

二、股票價格在上漲的時候,下面的成交量會溫和放大,股票價格在下跌的時候,下面的成交量會縮下去。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這隻股票是有大資金在裡面參與的。因為下跌洗盤不可能放量啊,怎麼可能越洗越多呢?

三、道氏理論怎麼定義上升趨勢的,高點不斷在創新高,低點都比前低點要高。這就是用趨勢去尋找強勢股。如果你發現這隻股票上上下下,好亂啊!看不好就不要做嘛,三千多隻股票總有一個是你能看懂的。

四、一隻強勢股票在上升過程中一定是要有一個很大的回撤的,否則很難漲高,主力要做到高度控盤嘛,一般這個回撥的幅度大概是前面上漲區間的30%-50%,然後價格在某一個地方受到支撐後再進行整理,做出一個形態,再突破。

五、這隻股票要創新高,追漲殺跌在華爾街是非常好的投機思維,但是在我們這裡創新高進場就被視為接盤,不知道什麼理論。這種領頭羊的強勢股都會出現創新高,而且一旦趨勢形成,會不斷創新高。

六、中繼整理形態一般是強勢股在快速拉昇前做的最後一波調整了,經常出現的整理形態有杯狀帶柄,三角旗,上升三角形,喇叭形等。

看準了這六個條件之後就是等待入場了,一根K線突破了收盤價在高位,並且下面的成交量放大,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進場了,有人聽完說,這麼簡單我都聽懂了。這就回到我之前說的那個問題,具體的操作中有很多地方會更加複雜,這就需要你自己去積累經驗,因為我想把100%的東西都告訴你,但是我做不到,實盤中會出現很多複雜狀況,我一下子講不出來。但是我能告訴你的就是,處理複雜問題的核心是心態,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做一個心靈的交易者。

向上跳空放量買入,向下跳空放量清倉

1、向上跳空放量買入

股價向上跳空顯示出了多方的強勢,同時成交量的快速放大顯示出了市場資金在積極換手,由此顯示出強勢上漲的訊號。當股價向上跳空巨量開始拉昇時,出現的陽線上漲的幅度越大顯示的短線看漲訊號就越強烈。

鳳凰光學(600071)——向上跳空放量

下圖所示為鳳凰光學在2012年5月至12月的K線走勢圖。

由圖中可知,該股前期從8.37元高點處一路下跌,成交量萎縮至地量水平,說明市場各方一致看空。幾個月後,股價有所起色,出現了小幅上漲,可惜好景不長,股價很快就再次下跌。沒過多久,股價跳空上漲,成交量放出大量,如下圖所示。

由圖中可知,該股前期下跌後跌入一個V形底中,隨後不久股價跳空漲停,顯示拉昇有力,再加上伴隨而來的成交量放大,是莊家拉抬股價的表現。莊家製造跳空漲停來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後市股價漲幅巨大,此時投資者在跳空後介入利潤會頗豐。

鴻達興業(002002)——向上跳空放量

下圖所示為鴻達興業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的K線走勢圖。

由圖中可知,股價從高位震盪下跌,成交量此時並未放大,而是保持地量水平,說明股價下跌沒有多少接盤,市場普遍不看多。股價兩次成功探底後開始展開拉昇的行情,到達一定高度後出現跳空上漲,成交量放大,如下圖所示。

由圖中可知,該股在跳空上漲後放量,後市短期內出現下跌,原來此處為莊家拉高洗盤,投資者可在洗盤結束後出現大陽線處時買入。

2、向下跳空放量清倉

股價向下跳空顯示出了市場的弱勢,同時跳空下跌伴隨著成交量的大幅度放大,由此可見莊家已經完成操作並開始大幅打壓股價,已完成自身的出逃計劃,同時大量獲利盤出局,此處為明顯的賣出訊號,此時投資者不要出售。

鐵漢生態(300197)——向下跳空放量

下圖所示為鐵漢生態在2014年2月至3月的K線走勢圖。

由圖中可知,該股股價從29.49元頂部開始一路下跌,股價下跌到一定幅度後開始進行橫盤,成交量有所萎縮。隨後股價跳空下跌並伴隨放量,如下圖所示。

由圖中可知,股價在出現跳空下跌後,成交量有所放量,顯示此處的獲利盤和套牢盤開始慌亂出逃,由於此前股價已經在下跌,因此跳空的下跌更能刺激投資者的恐慌。後市股價會繼續深幅下跌。未及時出局的投資者應抓住下跌放緩時清倉。

愛施德(002416)——向下跳空放量

下圖所示為愛施德在2014年1月至3月的K線走勢圖。

由圖中可知,股價在前期25.36元處見頂,隨之股價表現得極度弱勢,連續收出陰線並呈斜坡式的下跌,隨後股價在低位進行橫盤數日。橫盤結束後,股價出現跳空陰跌,同時成交量放大,後市走勢如下圖所示。

由圖中可知,該股在經過跳空下跌後股價繼續下滑,成交量間斷放大,股價收出多根小陰星和小陰線。若投資者遇此情況應及時在股價跌勢放緩時出局。

一定要養成高度的自律性,因為一切成功交易的唯一保障就是能夠嚴格的執行交易紀律。在交易行為中沒有人能夠幫助你“介錯”,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

相對於專業的機構交易者,普通的交易者能夠形成正確的交易原則(系統)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而若要嚴格的恪守那些交易原則(紀律)則更是件難上加難的事!

缺乏最基本的紀律性是絕大多數交易者的通病,所以在交易中所表現出來的隨意性也就司空見慣了。

究其原因,沒有必要的監管與風控機制及自我約束能力極差是根本的癥結所在。

畢竟普通的交易者不同於專業的交易機構,專業的交易機構可以通過交易、監管、風控等部門的相互制約以實現交易系統的和諧而有序的執行。

單就這一點上來講,交易者的短板也就不可迴避的顯現了。

雖然普通的交易者不可能擁有那麼多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的為他們的交易提供如此專業的技術支援,但是他們完全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監管與風控體系!

前提條件是:他們必須要有高度的自律性!所以普通的公眾交易者要針對自我約束能力極差這一先天的不足,一定要養成高度的自律性!當然這也是件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之事。

在交易中沒有人能夠替你完成操作,更別指望在關鍵時刻能有人來幫你什麼忙(就是執行“斷頭單”也要由你來親自執行)!

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利用養成的高度自律性來嚴格的執行你的交易原則(紀律),這是確保你交易成功的唯一保證,也是你躋身於合格的交易者之中的一個顯著的標幟。

一個缺乏交易紀律(交易原則)的交易者註定是一個失敗的交易者,而一個擁有交易原則但卻是缺乏嚴格自律的交易者,其命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可見無論你是先天多麼聰穎的人,如果拋棄了行業所遵從的作業原則,也是不可能夠成就大器的!

誠如傑西·利弗莫爾先生所言:“當我自覺的遵守那些交易原則的時候,我總是會賺錢,而當我不自覺的擯棄那些原則的時候,我就一定會虧錢!”“不愆不忘,率由舊章”並能嚴格的自律,則是成為一名合格交易者的必由之路!

禍莫大於不知足—貪婪是失敗之母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我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當投資者都遵循理性投資理念時,垃圾股裡卻頻頻產生黑馬;大家都不遵從投資炒股之道,即使白馬股也會遭到丟棄和冷遇。

投資者的禍患,沒有過於貪婪不知足了;過錯沒有大於貪得無厭了。所以,知道滿足即可的投資者,永遠是滿足的。

在股市中空頭多頭都能賺錢。唯獨貪者不能賺錢。

從事股票投資不限於年齡、學歷、經歷、家庭、背景等,但是統計表明,遇事沒主見,決策猶猶豫豫的人、喜歡合群扎堆、情緒易激動的人炒股往往贏少虧多;反之,一些成功的投資者,往往是擅長分析思考,性格堅強且較喜歡獨來獨往者,行動上不僅敢贏,而且還勇於認輸。

鑑於現實的原因,因為大多數投資者是在別人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投身股市的。他們往往是靠盲目衝動及樸素的攀比感性買股票的。投資者決策的唯一依據是看或聽報道、電臺等證券媒體分析行情動態,全無自己判斷走勢的主張。操作上並不重視甚至根本不進行個股質地、前景、價量關係變化的分析與研究,而是通過道聽途說捕捉所謂黑馬,稍有風吹草動就追漲殺跌,此類投資者最易失敗。

當投資者很難決定投資行為時,其情緒和動機將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論以潛意識的概念,闡明了潛在的非理性情緒和動機對行為的影響。在股票投資中最主要的是決策:買什麼,賣什麼,何時買,何時賣,什麼價位。

以上五個問題如都能有正確的決策,一定會成為股市大贏家。但在股票市場中,平時很理智的人,也可以變得令人費解。這是由於當面對困難的選擇時,內心會產生衝突。

“貪就是貧”,賭徒般的孤注一擲,貪得無厭,看不清股市行情的潛在威脅,最終會一貧如洗。貪心的心理衝突,會使投資者無端感到苦惱,不僅會讓人變窮,還讓人內心疲憊不堪。

貪婪會阻礙人對情況的了解。貪婪使人充滿對財富的幻想。由於情緒反應過度,會使人整體無法判斷,進而無法產生正確的決策。特別是一大筆意外財富燃起的慾火,使投資者忘記潛在的風險。

具有貪得無厭心理的投資者一味追求最大的收益,而股市行情風雲變幻,其收益程度只可能是相對的,難以確定什麼是最大收益。過大的慾望,其結果常常會落空而痛失獲利良機。比如股價上升,給股民帶來10%的收益時,他希望20%的收益;當達到20%的收益時,他又希望著40%的收益……

結果總是不出手股票。等股價回落,他更不甘心,總想等股價反彈,賺得更多再出手直至收益甚而本錢都折了人的貪得無厭是最可怕的,即使是憑著超人的膽識持股到達了股價的頂部,若不及時賣出,那就意味著股價開始下跌。在充滿著投機利益的股市,人心思漲,人心思利,人心思貪,人心欽慕更大的輝煌,這是相當普遍的心理。具體有四種表現:

第一是當股指或某股上揚時,貪婪的投資者抱有相當高的期望,認為定能漲到多少點、多少元,篤信股評中講的第一目標位、第二目標位、第三目標位,非見到第三目標位不賣,遲遲不肯獲利了結。結果股價往往沒有到達第二或第三目標就見頂而下,煮熟的鴨子又飛了,甚至還被套牢。有的人直至反彈後仍記住原來的期望價,以致機會稍縱即逝,留下遺憾。

第二是先前在股指和某股上升一段後,抱著平常心果斷獲利了結。但股市卻還一個勁地在漲,貪婪之心頓起,投資者後悔不已,便選擇另一隻股票加倍追漲,急於贏回來。但該股只漲了幾毛就量增價滯,又不肯及時停損,以致被放量下跌而深度套牢,連同先前的贏利也起賠進,望著盤面只能沮喪。

第三是以高價買進甚至在頂部加碼買進強莊股,以求暴富,誰知莊家突然跳水,再透支補倉,結果越套越深,束手待斃。

第四是遇股市下跌,拋掉了手中獲利盤甚至割肉盤後,不是從基本面、政策面、訊息面、供求面、成交量、主力動向、股指和個股所處的形態和技術指標上認真加以分析,而是一個心眼盼繼續下跌,指望跌到多少點、多少元時才買進,低了還想低,以致明明有較大的差價也遲遲不肯買回來。結果大盤因市場利好傳言而被主力急速拉高,低位補倉的希望落空,卻又沉不住氣,不顧一切地去追漲而再度被套牢,“吃了正反兩記耳光”。

在股市中,貪婪看起來是掌握不好買點(抄底)和賣點(逃頂),尤其是掌握不好賣點所致。其實,深層次的問題仍在於貪婪之心。譬如,拋早了只要是賺了,何必懊悔!又如,追漲後只出現小漲,就地派發獲微利就是了。再如,割肉後又跌了一段,應該慶幸,果斷買進,就算是在高位套牢後沒拋過,這樣就不致於踏空。市場中很多人以為,多頭傾向重的人被套牢是貪婪。其實,這話是隻講對了一半,空頭傾向重的人踏空也同樣是因為貪婪。

股市經常會表現出“提前”與“過頭”的現象,這種“提前”與“過頭”的現象常使手腳不夠敏捷的股票投資者措手不及,常使期望過大的投資者大失所望。

股價走勢處於上升階段時,原來要漲到某一價位的卻常常在未漲於那個價位之前,就提前回頭整理了,於是,期望過大的投資者見行情未達到其預期目標,心裡就更不情願賣出自己的股票。股價趨勢往下走低時,本來在某一價可以止住,卻常常跌過頭,使得原已補回的賣方,見到行情似乎有再繼續跌落的“潛力”,但順勢再推它一把,等到推不動時,忽見行情往上加快回升,手腳較快的人可以買回來一些,手腳不夠快的只好望著勁升的行情不知所措。同理,漲勢的行情也可能存在“過頭”的現象,跌勢的行情也可能有“提前”的現象。對於行情“提前”或“過頭”現象的對應之策,只有“不貪”二字,投資者只要謹守“不貪”的原則,便不致於錯失良機或手忙腳亂。

每天實盤解析盤中的個股操作機會和板塊異動,了解更多股市投資經驗,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 財經贏家(tk60458),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擒牛戰法、牛股熱點!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助力焊牢3000點,恭喜大家努力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