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快遞一哥順豐走出了“至暗時刻”。

8月28日,順豐披露了半年報,半年報顯示順豐控股上半年營收500.75億,同比增長17.86%;實現淨利31.01億元,同比增長40.35%。這是自去年二季度以來,順豐淨利又一次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上市以來順豐一直飽受“上市綜合症”的困擾。電商業務的掣肘一直是順豐比較“頭疼”的事,好在今年順豐業務已經開始復甦。

王衛曾經說過:“順豐不會單純只是一家快遞公司。除了物流和金融,零售業務也將會是順豐商業版圖最重要的一環”。對於電商,王衛的態度一直比較曖昧。如同阿里惦記社交、騰訊惦記電商一樣。

實際上,順豐的電商之路走得很早。早在2010年,順豐就推出了自己的電商平臺“順豐E商圈”,主要售賣商品為食品、箱包和數碼產品。但是這條路最後沒能走得通

2011年,順豐獲得了央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補齊了金融板塊的短板之後,順豐就推出了自己的支付系統——“順豐寶”。

順豐寶推出後,確實讓順豐在金融領域先行一步。但是,這對電商業務的促進作用卻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零售業務受阻之後,生鮮電商業務給了順豐另一種選擇。淘寶、亞馬遜、京東紛紛湧入之後,順豐也調整了業務方向。2012年底,順豐以自己冷鏈技術的優勢入局生鮮電商。不久之後順豐推出了高階生鮮電商平臺——“順豐優選”。

2013年底,順豐優選的生鮮配送業務基本已經覆蓋了全國主要的省市,常溫配送業務也已經覆蓋全國。對於生鮮業務,王衛曾在內部稱“這是一個不能失敗的業務”。

當然,這也並非順豐第一次在電商市場“攪局”。

2013年11月,順豐首次推出了“電商特惠”,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場。當時,順豐的定價標準比標準快件便宜了50%左右,均價基本保持在15元左右。由於市場環境不好加上裝載率不高,2014年順豐淨利同比減少了8.6億元。

無奈之下,順豐停掉了電商特惠這一業務,但王衛的折騰並未停歇。電商仍是王衛的一塊“心病”。

2014年,這一年實體零售在電商的衝擊下頗為慘淡,在這樣的情況下,王衛決定逆勢開店,一年時間裡順豐開了3000家“嘿客”。

當時“嘿客”的定位是:商品預購、便民服務、網購線下體驗以及取快遞。王衛最初的設想很清晰就是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難題,並且快速地搶佔社群入口。事與願違的是,“嘿客”始終都沒能把上述問題解決好,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也是它致命的弊端。

2015年,暴風中的“嘿客”店面大面積的關停,沒有關停的也該名為“順豐家”。後因上市需要,順豐也剝離了此項業務。

此後,順豐還在“海淘”方面折騰了許久。

原本以為,順豐上市之後,通過不斷的併購電商之路能走得順利一些,但是很多事情總是事與願違。

2018年初,順豐開始了戰略大擴張。先是17億收購了廣東新邦物流,後以一億美元作價參與了美國物流服務平臺Flexport新一輪的融資,同年十月,更是以55億元現金收購德國物流巨頭DHL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的供應鏈管理業務。

這一切的努力都沒能讓順豐的業務更上一層樓,上市兩年多的時間裡,順豐股價腰斬。為此,王衛還不斷地反思自己,他稱:“有人說我變了,我自己也反思了很長時間。現在我心裡有了答案了,並不是我變了,而是上市還沒有適應過來,把短期的利潤看得太重要的,沒有堅定我對員工和客戶的初心,我想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2019年,順豐的業績開始復甦,且股東的減持也已經過半,市場對於股東減持也開始“脫敏”,順豐的股價也開始觸底反彈,截止目前,順豐的股價已經處於階段性高位,且順豐的總市值也達到了1740億。

現在順豐已經過了“至暗時刻”,近日,順豐在鄭州上線24小時跑腿業務“幫我買”業務。按照順豐的設想,今年10月上旬這項業務將在全國正式鋪開。按照順豐半年報披露資料顯示,上半年順豐同城業務今年上半年增長了172%,因此,同城業務有可能是未來順豐的一個突破口。

從2010年起到今天,9年的時間裡王衛一直對電商業務不死心。9年時間屢敗屢戰,現在順豐特惠專配新業務,大約貢獻了順豐經濟一半的業務量。

電商的下半場順豐能否突圍?雖然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但總算有點苗頭了。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預計屆時將迎來“三連漲”,上調幅度約在12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