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據中國結算網資料,截至2月20日,A總市值為68.64萬億元,較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增加3.15萬億元。投資者數量為15991.80萬,以此估算節後A股投資者平均盈利1.97萬元。

看到這兒可能就有朋友開始吐槽了,這是啥見鬼的統計,害得咱這拖後腿的又被“平均”一把。

說實話確實有點偏,因為A股10萬以下小資金的散戶佔絕大多數,這麼一算人均盈利近20%,要是真的股吧裡就不會有那麼多踏空罵孃的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從23號開始算,把節後暴跌也包括在內,創業板漲了10%,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跑贏創業板。

這才是作為一個交易者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跑不贏的原因五花八門,但這種行情下我認為主要是錨定心理和頻繁交易的影響。

錨定心理13號日誌已經解釋過了,到現在為止也還會有人把自己的心理成本鎖死在3000股跌停那天,不敢入場一路踏空。

另一個原因就是太過謹慎的頻繁交易,有一點回落就急匆匆離場,漲了後再追進去,導致成本無形抬高,有的甚至出現虧損。

拿創業板15分鐘級別的K線圖舉例:

可以看到雖然上升的大趨勢很明確,但其中出現1%左右幅度的回撤次數也不少,越敏感的人越容易在這種時候丟掉倉位。

那如何才能有效避免?

其實非常簡單,給每一筆交易定一個底線,成本到低線之間就是本次交易要付出的成本。

底線之上多頭思路,底線之下空頭思路,這樣可以有效的減輕股價波動對心態的影響,同時可以從止損和持倉上做到最優。

但如果按策略以五日線作為底線,就不會存在這種隔夜賣飛的情況。

可能有朋友會問,那如果今天跌破五日線再賣不是還要多虧點?

確實是,但任何交易方法都是基於概率的,所以都可能產生虧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關鍵在於如何取捨,這才是一個交易者需要下功夫的。

股市沒有絕對的確定性,矛和盾要做好適時的切換。

等到能正確認知自己的每筆交易,並學會為之付出應當的成本,那一個成熟的交易系統也就誕生了。

【每週覆盤】

近三天主要的操作就是把倉位從晶片調到了消費電子上,按午盤說的T了一波信維通訊。

這周繼續吃肉,午盤給的票絕大多數朋友給的回饋也是吃肉,比自己獨吃要開心很多~

但同時也有人質疑我的操作邏輯,對此我想說,我的持倉和交割就是我的邏輯,不需要解釋。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繼續看多做多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