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的話
春節第一天之後,A股便是一路長紅,在昨日“降息”利好的推動下《剛剛,央行正式降息!29萬億房貸大利好!》,上證指數更是站在了3000點之上。這個時候呢,不少朋友心裡就開始回憶起2014年的美好,想著現在是不是又是大牛市的開端。
在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看來,從政策的角度來說,這一次能夠類比的放鬆時間不是2016年、2008年、2009年,而是2019年的前4個月。也就是說解決經濟短期的困難之後,還是要回到做長期正確的事。從資金的流向來看,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最勝利的依然是有科技含量的,特別是有科技含量的製造業。這裡給大家彙總了張憶東近期的觀點,對大家把握行情,一定大有裨益。
中國的科技股更有後勁
中國現在面臨著一個好的機會,就是全球資產荒和中國核心資產牛市的新主角,就是我們2020年的年度策略,名字就旗幟鮮明。
現在很明顯,美國的這種好的科技股不便宜,也很貴的。很多人講我們的科技股也挺貴的,但是都偏貴的情況下看後勁,看ROE,看你未來的增長空間。 成長股,特別是科技型的成長股,靜態估值是不要看的,你要看靜態估值永遠下不了手,都是貴的。 費雪是個成長股的大師,從來不會按照週期股的這種估值方式來看成長股,成長股估值最大的風險,在於他是一個騙子,他不是成長股,他不是科技股。
中國目前科技行情剛剛是方興未艾,因為至少目前你無法證偽,系統行業的一些龍頭、這些有科技含量的公司,雖然他短期靜態估值貴,千萬不要被迷惑,我們現在要將重點是聚焦於這些系統行業的龍頭背後的經濟環境、政策環境以及全球的這種資金的流動。 雖然中國人口紅利在衰竭,但是我們工程師紅利還是很強的,而且我們的資本對於科技的投入,無論是從教育、大學生這些,還是我們每年投入到科研方面的資金是僅次於美國的。
在動輒就有可能產能過剩的背景下,真正的符合中國高品質發展的,有實實在在需求的恰恰是那些有科技含量的東西,而那些有科技含量的東西,前兩年已經總結了,結構的增長點他總結一個詞叫做中國製造2025。 我們還是要牢牢記住,中國製造2025一條主線、四個轉變、五大工程、八項戰略,十大領域。
一條主線就是以資訊科技和製造業技術深度融合,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製造為主線,這是一條主線。 中國的製造2025不只是大家想的傻大笨粗的製造,他其實是數字化、智慧化製造為主線,有軟有硬的、 你再看十大領域,什麼新一代資訊科技、什麼高階機床機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技術船舶、先進的軌道、節能新能源、電力裝置、新材料、生物科技等等,真的有硬的有軟的。從這個角度也就看到了我們實實在在的需求,最有效率的地方。
不要有水牛的幻覺
回到現在,大家都比較擔心中國的經濟,而且這兩天有人開始yy,因為今天LPR降了,我也接了不少電話,覺得說會不會大放水的了。
我一直提醒不要有水牛的這種幻覺,今年會放水,但是今年不是水牛,今年的牛市是科技牛,是結構性牛市,是以先進製造業為驅動的新的核心資產。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我們現在的經濟結構以及第三產業和服務業是推動GDP主要的力量了,而且從就業的角度來說也是第三產業服務業,所以就業才是我們放水的原因。
這兩天的新聞,你可以把這些線索給他串一串。很罕見的是減免社保5個月,從2月份到6月份,只要你參與社保計劃的企業就可以5個月免交,涉及的金額6500億。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一個減稅的力度,就是有針對性的,為了防止的那種中小企業的壓力大,沒有開工,但是還要繼續的去幫助員工繳社保,壓力就很大,現在他就為了穩就業。
不像2008年、2009年或者2016年,只要經濟GDP一下來,發改委,財政部就猛搞基建,大放房地產。 今年,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著力的一個落腳點也應該是科技基建,不是普通的那種基建,普通的基建只是保底託底,不讓經濟硬著陸,而真正的更大力度的基建,也包括這次疫情帶來的公共醫療的裝置設施嚴重不足。
還有包括5G、半導體這些的投入都會加大的,這就是所謂科技基建,既利於短期穩增長,又利於就業,特別是大學生就業,同時又能夠對我們未來增經濟增長的效率,特別是經濟增長後勁是有幫助的。這是一個層面。
科技股中間一定會有波折
今年科技股的行情雖然是貫穿全年,但在中間一定會有波折。波折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1個方面是無風險收益率的波動。從春節到現在,無風險收益率一路從3%左右回到了現在的2.8%(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來衡量),這還是降的慢。以一年期、三年期的國債收益率來看,短端更加誇張。 這個時候的確是科技股、成長股好日子,但是我們要關注後面的波折。
打個比方,三四月份如果全面復工,貨幣政策要跟財政政策相配套,實體經濟對資金的使用需求就增強增多,增多了以後對於市場利率就有可能抬升。但是抬升的力度會很弱,三四月份不會構成市場的大風險,大調整。 無風險收益率趨勢性的下行,到三四月份可能會進入到低位波動,而不是像現在一路向下打。
三四月份如果科技股有波動,那會是個買點,買什麼?要根據基本面,這個基本面才是我們買科技股估值(的核心),一定要知道靜態估值不是我們買賣科技股的核心,基本面才是。好東西,物為稀為貴。 用什麼來衡量好東西?1月份叫疾風知勁草,在一季度資料這樣糟糕的情況下,誰的一季報還湊合?什麼叫湊合?也就是2月份受的影響在家都承受,但是誰能夠在3月份從基本面上面量價提升,還有漲價的動能嘛,牛的公司就能漲價,並且把自己的產量提高。
所以4月份,誰的業績能夠符合預期或者超預期的,說白了這就是能夠貫穿全年的龍頭,甚至是未來數年的龍頭。 因為今年一季度危機模式下是一個很好的閱兵式,這個時候競爭力的強弱就一目了然了。競爭力強的這些龍頭公司,它仍然會貫穿數年,會較長時間伴隨著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 總結一下,放水不是永遠,因為它受到外部形勢、資產泡沫、通脹的制約。放水,水牛隻是短暫的,但是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相對多的資金反而會投入到相對優化的但是又相對少的結構中去。結構為王,這才是核心。
科技股牛市的五個方向
科技股牛市未來可能有個兩三年的延續性,而不是水牛,是經濟結構改善所帶來的效率牛、結構牛。 我自己的看法是這樣5個方向,當然,裡邊的牛股是由富國基金這些優質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來選的,但是自上而下選5個方向基本上就是跟中國製造2025貼切的。 第1個,5G半導體為代表的資訊科技。所謂的5G雲、半導體、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科技,就是TMT。 第2個就是高階製造,高階製造又是以新能源車為代表。
第3個是節能新能源,新材料。包括清潔能源,無論是太陽能,核能,還是一些節能的裝置,包括與此相關的新材料,它和新能源車的應用是可以結合的。 另外,我剛才提到了放水不持續,因為今年除了內部有通脹之外,還要小心我們的油掌握在別人手中。而老美石油已經是出口了,油價的上漲有利於美國,不利於中國和歐洲。 中國向來是未雨綢繆,所謂的大國定力和戰略眼光就是節能新能源,這個也是有技術含量的。比如說最近的氫能、太陽能、清潔能源這些,中國也有相對優勢,這是第3個。 第4個傾向於一些精密製造,特別是軍工。
精密製造和TMT還是相聯絡的,無論是一些高階的機床,還是人工智慧裝置,無人機、大飛機等等,這些都是精密製造。 第5個方向,生物醫藥,生物科技。 這5個方向,前4個方向,下個階段可能會略好,而生物科技下半年可能會比二季度要好一些,因為一季度由於疫情的原因,生物科技已經有點不太自信了,下一步就要圍繞著公共醫療進行大力度的補短板、投入。所以下半年生物科技、生物醫療機會可能會比二季度要好一點。
總體來說這5個方向裡面的優質公司,調整就是買入點,市場的波動不要怕。總結起來就是好東西就不怕跌,跌不怕,怕不跌,這我一直講的核心資產的一個特徵。
無論是過去三年來對傳統行業的核心資產做減法,還是說未來幾年的做乘法和加法,這種先進製造業、科技型行業的核心資產依然不變的是好東西。特別是圍繞著基本面明確的這種好東西,要咬定青山,在市場波動的時候要敢於去配置。
延伸閱讀: 千萬不要把消費侷限於“吃藥喝酒”
張憶東在採訪中說,2020年的行情走勢在形狀上可能類似2014年,股市會是一個“改革結構牛”,而不是以前說的“槓桿牛”、“水牛”,上半年,A股是螺螄殼裡做道場,指數的上行空間和下行空間都不大,而下半年有望迎來國企改革、金融開放以及全球資金的流入等多重利好,A股有可能迎來指數性行情。
2020年資本市場結構性亮點是改革和開放
展望2020年,張憶東直言不會出現“大放水”的情況,中國會利用中美談判第一階段協議落實的“休戰期”,著力提高中國經濟增長的品質,進行結構優化、結構調整,而不會重走“放水”的老路。因此,2020年市場最大的邏輯就是改革和開放。
在穩增長的力度邊際放緩的預期下,“風大了豬都會飛”的邏輯行不通了,張憶東將2020年的股市預期為“改革結構牛”。
具體來看,2020年上半年指數上不會有太大表現,因為在經濟結構託底轉向改革的背景下,銀行股、跟經濟增速相關性更強的這些板塊,依然是託底有餘,但是上升不足,所以A股整體還會是結構性的行情。
張憶東預測,2020年上半年A股指數波動的上沿不會超過2019年上半年的高點,但同時底部有望抬升,會比2019年下半年的低位要高。而下半年,中國經濟企穩,價值股有望迎來春天,核心資產中的金融、地產、建築等低估值權重股將有所表現。
此外,張憶東特別提到,投資者應該要關注國企改革,雖然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較低,但這種情況下反而容易出現市場的“超預期”,現在已經看到有諸多改革的舉措在不知不覺進行了,國企改革有可能成為2020年最能激發市場活力的一項改革。
先進製造業是最大的受益者,選股要選“小巨人”
2020年在改革開放的主線下進行調結構,依然延續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趨勢,而巨集觀政策不會走大水漫灌的老路。所以,從巨集觀資料上來看,製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也許改善力度有限,也許看不到強烈的補庫存的動能。
但是,最優秀的公司盈利能力在2019年下半年已經開始改善了,2020年隨著庫存週期見底,就算只是滴灌,效果也比2019年更加明顯。我們傾向於2020年的前三個季度,特別是2020年2月份之後,科技創新能力強的先進製造業核心資產是資本市場的明星。
張憶東認為,拉長時間線來看,中國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先進製造業,既能夠託底,又能夠幫助提升發展效率,所以投資者不妨關注汽車、電力裝置、化工、通用裝置、TMT這五大製造業相關產業鏈中最優秀的公司,也就是最有核心技術、最有核心競爭力、最有市場佔有率的這些公司,這些公司有望迎來盈利和估值的雙抬升,機會更大。
所謂“小巨人”,就是要尋找先進製造業中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例如油氣油服、鐵路裝置等,這些公司往往處於“三低”狀態,即估值低、機構配置低、景氣度低,但由於庫存週期已經接近底部,因此庫存下行壓力已經開始緩解,這將改善公司盈利。
這些細分龍頭本身的邏輯就是強者更強,自助者天助之,他們本身就具備行業競爭地位,如果政策例如以智慧財產權保護這樣的形式向它出現傾斜,那麼它的市場佔有率就會更高,另外還有變相減稅、資本市場開放併購重組等好處,這些公司會迎來外延式增長,主營業務收入也將提升。
千萬不要把消費侷限於“吃藥喝酒”
我還是長期最看好消費。
但消費並不等同於喝酒、吃藥,消費是廣義的,還包括結構升級,人口老齡化以後消費的增強,傳媒,甚至科技型的服務業,比如雲計算、大資料甚至5G的運用推廣,AR、VR甚至智慧駕駛等熱點。千萬不要把消費侷限於必選消費品。
消費板塊的龍頭股盈利增長確定性很強,但目前看,不得不說有些透支。
對於消費龍頭股的買點,張憶東說:“再過三個季報期,年報、一季報、中報,到了8月份,那個時候動態性率要比現在舒服的多。有兩種情況,一是調整,二是不調整、橫盤,這些僅限於消費中最優秀的公司。到了2020年下半年,如果按照資產荒的邏輯,其動態市盈率下降,同時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降到3%以下,那時候長線資金還是會考慮動態市盈率回到三十倍以內的消費龍頭。
全球資產荒下,A股更具“價效比”
從全球的角度來說,主流資本市場都面臨著有效資產不足的情況,也就是缺乏能夠提供持續穩定的分紅能力的資產,或者是能夠提供持續的遠期現金流的資產。
回顧2019年,美國股市延續了長達十年的牛市局面,三大股指屢創新高。
張憶東認為,2020年美國市場的最大不確定性是美國總統大選,這會加大美國市場的波動率,也會隨之降低美股的配置吸引力。不過,美股市場大概率不會表現太差。一方面,儘管美國巨集觀經濟資料乏善可陳,但美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仍然符合預期甚至超預期,另一方面,美股回購力度非常大。因此,美股很難出現大熊市,但也很難泡沫化。
在這種背景下展望2020年、2021年,張憶東認為,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其經濟增長的動能會有所恢復,而歐美的增長動能可能還是維持原地踏步,或者說改善會略弱於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因此,最晚到2020年下半年開始,全球資金可能會重演類似2016年、2017年時向新興市場的重新再配置。
科技股的最大風險是:“它不是科技股”
張憶東曾在2018年底對2019年的A股市場預測為“N型”走勢。回顧過去一年,A股在一季度出現一輪強勢反彈,二季度之後不斷回落,而近期又再度出現回暖跡象,的確符合張憶東的判斷。
張憶東坦言,近期科技股上漲得有些快,現在的時點對於投資者而言,是“可以持有”但“要精挑細選”。
他說:“我認為2020年一季度要小心。2020年上半年,科創板包括民營企業都有減持的壓力,減持肯定是一、二月份逢高減持,減了以後會調整一下,到三、四月份強調改革開放,到時候盈利開始釋放,才是配置先進製造業龍頭更好的時機。”
此外,他也提到,科技股最大的風險不是估值,而是它不是科技股,“含科量”的大幅降低有可能讓一家公司從生物製造行業變成化工製造業,投資者買入科技股時要小心黑天鵝可能出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