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理財有句話:雞蛋不要放一個籃子裡。大的理財方向要有存款、有股票有基金還要有保險,有實力的還要買不動產。細化到基金,也講求雞蛋不要放一個籃子裡。要有股票型基金、混合型、貨幣型和債券基金。再細化,要有指數基金,有行業。行業還要分,消費、醫藥、科技、銀行等。科技還分新能源汽車、晶片、半導體、軟體、5g。其實我們基金小白不用細分到這個地步。2020年,可以佈局的板塊有:消費、醫藥醫療、科技再配點證券,就足夠了。至於是買被動型的ETF還是買主動性的就看個人喜好了。

理論就說到這,接早上的那個案例,看如何給他分析並做好配置。先看他的持倉。

早上的文章也講出問題來了。

1.買的基金數量太多了,不到3萬的資金買了高達11只的基金,成了開雜貨鋪的了。首先是數量多,看不過來。二是操作不過來。

2.接近滿倉操作了,大大的忌諱。

3.基金主題重複。醫療有2只,科技更多,有7只。

4.資產配置,倉位搭配不合理。

這麼多基金如何取捨呢?

首先你要了解。你買的或想買的基金屬於什麼性質和主題。屬於被動指數型的還是屬於主動管理型的?行業上,屬於銀行還是消費還是科技還是軍工?你會說,我是小白,我不懂啊。市場好幾千只基金,我也不每個都知道。那怎麼辦?

1.看名字。帶“科技”“5 g”“健康”“消費”的一目了然,不過有的還不能光看名字。有的基金會漂移。今年科技火,賣科技基金,起科技的名字。明天白酒好,可能就去買白酒了。國泰有個“網際網路+”就是這樣。

2.看基金的持倉。就是他持有的股票,一目了然。不懂股票不懂上市公司。那就去了解上市公司是做什麼的。看持倉還要連續看,有的基金經理很靈活,什麼熱門就做什麼。每個季度不一樣。

其次,有相同行業或主題的如何挑選捨棄呢。這就說到基金對比了。對比基金公司,對比基金經理,成立時間、過往業績,基金規模還有風險控制。

篇幅關係,以後再講。今天重點講過往業績對比和風險控制。

先看圖,長期一年來看富國新活力和富國科技創新都差不多,短期一個月富國更佔優。

再來看風險控制。-9.97%立刻秒殺-17.24%。基金要長期投資,更要注意風險。

而且前邊的富國新活力的基金經理是於洋。他旗下的富國精準醫療很不錯。我持有兩年了,對他比較熟悉。最後我建議保留富國新活力,把富國科技的資金轉過來。天天基金支援基金互轉很方便,同公司的基金互換還不收手續費。

用手機手打文章,太累了。先講到這把。現在人心浮躁,文章太長也沒人看。

最新評論
  • 1 #

    想入科技基金的,但是現在估值偏高,是否應該建倉呢

  • 2 #

    持倉裡面 我也有 5 6只 不知道怎麼整合!

  • 3 #

    專業人講專業知識!

  • 4 #

    四五萬買了二十隻雞是不是不太好

  • 5 #

    一共最後 有兩個還有2月封閉期 開放了就殺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乾貨」股票開倉三板斧戰法案例版(絕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