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圖、觸目驚心一下:
半導體行業指數半年漲了將近三倍!
半導體行業的個股,更是百花齊放、雞犬升天!
卓勝微漲幅十倍!!!
晶方科技漲幅五倍!
聖邦股份漲幅四倍!
博通整合漲幅四倍!
北京君正漲幅四倍!
兆易創新漲幅四倍!
匯頂科技漲幅三倍!
通富微電漲幅兩倍!
華天科技漲幅兩倍!
…… …… ……
翻番的就更多了,不說也罷。
那麼,從行業的基本面來看,是否支援這個暴漲呢?
No!
No!No!
No!No!No!……
好吧,我們展開分析一下:
一、卑微的產業定位A股的幾乎所有的“半導體晶片概念股”都是從事半導體的生產和製造的,既沒有設計能力,也沒有品牌,更沒有專利技術的護城河。
用“產業微笑曲線理論”來分析,A股的這些“半導體晶片概念股”其實都是處在微笑曲線的中部低位,也就是最苦逼的位置。
按照“產業微笑曲線理論”的觀點:
凡是在微笑曲線左側的,都是持有技術、專利的優勢方;
凡是在微笑曲線右側的,都是持有品牌、渠道的優勢方。
而整個產業鏈的幾乎85%的利潤,都在左右兩個優勢端。
那麼,生產製造在微笑曲線的什麼位置呢?
中間的底部。
這是個最苦逼的位置。
粗活兒、髒活兒、累活兒,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兒、沒有品牌溢價的活兒 ,都在這裡。
而半導體加工行業 ,就是在這個位置!
處在微笑曲線中間底部這個苦逼位置的企業,基本上就是個“代工廠”。
沒有定價權、沒有議價權。
對上游沒有,對下游更沒有。
打個一點兒也不過分的比方:
就跟養雞戶一樣。
雞飼料多少錢,是希望、正大這些上游寡頭說了算;
生雞收購價多少錢,是溫氏、肯德基這些下游的寡頭說了算。
養雞戶呢,只是將這些寡頭們不願意做、不屑一做的產業鏈上的苦逼活兒給幹了罷了。
A股的絕大部分的所謂的“半導體上市公司”,乾的就是這個。
也就是說,近一年來被炒上天的那些所謂的“半導體概念股”:
其實就是個“代工廠”,
其實就是個“養雞戶”。
二、重資產模式半導體生產加工行業,如果想增加營業收入、增加收益,就只能依靠擴大產能。
而擴大產能,帶來兩個致命的問題:
1、欲罷不能的資本性投資
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現金盈餘,那就只能依靠再融資。
不斷地擴產,不斷地融資,
對了:永遠不分紅。
2、尾大不掉、一賭到底
如果企業擴產,偏偏趕在行業景氣度的最高點,待達產後,偏偏趕上行業下行,偌大的產能閒置,就會造成極大的浪費;更不用說,還有大筆大筆的有息債務帶來的高昂的財務費用。
想轉產?
談何容易啊?!
你以為你是比亞迪、說轉產口罩就能轉產得了的嗎?!
三、週期性行業半導體行業說到底,還是個週期性的行業。
週期性行業,不誇張地說 ,就是:“靠天吃飯”。
自己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
不信你看看那些鋼鐵企業、煤炭企業、有色金屬企業,這些企業只有趕在行業景氣期的時候,才能撈上一票。
而且,這一票,還必須撈足了才行;
不然,誰知道還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再次景氣呢?!
四、規模不經濟,永無出頭之日好吧,可能會有朋友說:只要規模上去了,競爭力就強了,利潤率也就高了,日子就好過了吧?
想得美!
不是“談何容易”,而是“恰恰相反”!
這個行業,偏偏是“規模不經濟”!
什麼叫“規模不經濟”?
經濟學家講得很複雜,我講得很簡單:
超過一定的閾值後,企業(行業)的產能越大,利潤率越低。
這就是“規模不經濟”。
半導體制造業,就是這樣。
產能的不斷擴大,導致原材料、裝置、勞動力的成本上升,而且,還會帶來諸如環保等外部不利因素,最終導致企業(行業)的產業規模擴大後,企業的利潤率反而下降了。
這是個很令人沮喪的事情:
規模小,沒有競爭力;
規模大,成本會上升。
苦不苦啊……
筆者說了這麼多“半導體概念股”的“壞話”,並不是說這個行業不是個好行業(現在又哪裡有什麼好行業呢?!),而是基於這一年以來已經被炒上天的半導體板塊的股價而言,對於投資者來說,“半導體板塊已經不是個好行業了”。
半年前炒作“半導體板塊”,本就不是“價值投資”;
現在再炒作“半導體板塊”,肯定就是“價值毀滅”!
-
1 #
-
2 #
國家一,二期大基金是幹什麼?接下來三期,四期。。。
-
3 #
斯達半導是真正掌握核心科技的半導體企業,全球排名第八,國內第一龍頭。
除了華為,都是代工廠,做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