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的運作以核心企業為依託,以真實的貿易背景為前提,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方式,配合第三方監管等手段,封閉供應鏈環節的資金流或者控制物權,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授信、結算、理財等綜合性金融產品及服務。供應鏈金融很好地實現“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商流”的四流合一,可以促進整個“鏈條”的運轉,給中小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商機。
風控是金融的核心,傳統業務中,銀行會將目光放在企業的評級、財務狀況上,不會對企業的每筆交易都做調查。而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授信因交易而存在,如果企業造假交易資訊而銀行又沒有及時發現,就會產生巨大的信用風險。在控制企業的交易過程中,銀行也容易處於被動地位,所以說授信以交易為基礎給銀行信貸帶來了與傳統信貸不同的風險。
6大常見供應鏈金融風險
1
核心企業信用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掌握了供應鏈的核心價值,擔當了整合供應鏈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的關鍵角色,商業銀行正是基於核心企業的綜合實力、信用增級及其對供應鏈的整體管理程度,而對上下游中小企業開展授信業務,因此,核心企業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決定了上下游企業的生存狀況和交易品質。
一旦核心企業信用出現問題,必然會隨著供應鏈條擴散到上下游企業,影響到供應鏈金融的整體安全。
一方面,核心企業能否承擔起對整個供應鏈金融的擔保作用是一個問題,核心企業可能因信用捆綁累積的或有負債超過其承受極限使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出現整體兌付危機;
另一方面,當核心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時,核心企業可能變相隱瞞交易各方的經營資訊,甚至出現有計劃的串謀融資,利用其強勢地位要求並組織上下游合作方向商業銀行取得融資授信,再用於體外迴圈,致使銀行面臨巨大的惡意信貸風險。
2
上下游企業信用風險
雖然供應鏈金融通過引用多重信用支援技術降低了銀企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和信貸風險,通過設計機理弱化了上下游中小企業自身的信用風險,但作為直接承貸主體的中小企業,其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技術力量薄弱、資產規模小、人員更替頻繁、生產經營不穩定、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行為不規範、經營透明度差、財務報表缺乏可信度、守信約束力不強等現實問題仍然難以解決。
與此同時,在供應鏈背景下,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已發生根本改變,其不僅受自身風險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供應鏈整體運營績效、上下游企業合作狀況、業務交易情況等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任何一種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企業出現信用風險。
3333
貿易背景真實性風險
自償性是供應鏈金融最顯著的特點,而自償的根本依據就是貿易背後真實的交易。在供應鏈融資中,商業銀行是以實體經濟中供應鏈上交易方的真實交易關係為基礎,利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為質押/抵押,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在融資過程中,真實交易背後的存貨、應收賬款、核心企業補足擔保等是授信融資實現自償的根本保證,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實性不存在,出現偽造貿易合同、或融資對應的應收賬款的存在性/合法性出現問題、或質押物權屬/品質有瑕疵、或賣雙方虛構交易惡意套取銀行資金等情況出現,銀行在沒有真實貿易背景的情況下盲目給予借款人授信,就將面臨巨大的風險。
4
業務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當前業界普遍認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最需要防範的風險之一。供應鏈金融通過自償性的交易結構設計以及對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的有效控制,通過專業化的操作環節流程安排以及獨立的第三方監管引入等方式,構築了獨立於企業信用風險的第一還款來源。 但這無疑對操作環節的嚴密性和規範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並造成了信用風險向操作風險的位移,因為操作制度的完善性、操作環節的嚴密性和操作要求的執行力度將直接關係到第一還款來源的效力,進而決定信用風險能否被有效遮蔽。
5
物流監管方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為發揮監管方在物流方面的規模優勢和專業優勢,降低質押貸款成本,銀行將質物監管外包給物流企業,由其代為實施對貨權的監督。但此項業務外包後,銀行可能會減少對質押物所有權資訊、品質資訊、交易資訊動態了解的激勵,並由此引入了物流監管方的風險。
由於資訊不對稱,物流監管方會出於自身利益追逐而做出損害銀行利益的行為,或者由於自身經營不當、不盡責等致使銀行質物損失。如個別企業串通物流倉儲公司有關人員出具無實物的倉單或入庫憑證向銀行騙貸,或者偽造出入庫登記單,在未經銀行同意情況下,擅自提取處置質物,或者無法嚴格按照操作規則要求盡職履行監管職責導致貨物品質不符或貨值缺失。
666
抵質押資產風險
抵質押資產作為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對應貸款的第一還款源,其資產狀況直接影響到銀行信貸回收的成本和企業的償還意願。一方面,抵質押資產是受信人如出現違約時銀行彌補損失的重要保證;另一方面,抵質押資產的價值也影響著受信人的還款意願,當抵質押資產的價值低於其信貸敞口時,受信人的違約動機將增大。
供應鏈金融模式下的抵質押資產主要分為兩類:應收賬款類和存貨融資類。應收賬款類的風險主要在於應收賬款交易對手信用狀況、應收賬款的賬齡、應收賬款退款的可能性等。
存貨類融資的主要風險在於質物是否缺失、質物價格是否波動較大、質物品質是否容易變異以及質物是否易於變現等。
供應鏈金融模式風險點識別方法
供應鏈金融服務是對當前銀行貸款融資方式的強化,金融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及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通過引入核心企業、第三方企業(如物流公司)等,實現對資訊、資金、物流等資源的整合,有針對性地為供應鏈的某個環節或全鏈條提供定製化的金融服務,達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各方創造價值的目的,並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
根據資產種類的不同,商業銀行主導下的供應鏈金融在又主要可分為應收賬款融資、預付款項融資、動產質押融資三種模式:
●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上游的中小企業將核心企業給它的賒賬憑證轉讓給金融機構,進而取得融資用以繼續自身再生產,若到還款期限中小企業不能還款,則金融機構可憑應收賬款向核心企業收款;
● 預付款項融資模式:下游的中小企業向金融機構上繳一定押金並憑藉核心企業的信用向金融機構貸款,所獲貸款用以向核心企業進貨。而為確保中小企業的融資是為了進貨,通常會引入第三方物流企業對貨物進行監管;
● 動產質押融資模式:中小企業利用手頭上的貨物抵押申請貸款,貨物存放在第三方監管公司,由第三方監管公司負責貨物的監管、貨價的評估以及貨物的發放等,金融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借鑑監管公司給出的評估結果發放貸款,中小企業用運營所得還貸。
1、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的風險點
應收帳款融資是主要針對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的融資方式,是債權人將其應收帳款轉換成銀行應收帳款的過程。商業銀行在進行應收賬款融資業務設計時,應該注意審查和識別以下幾個風險點:
◆融資企業的經營狀況。應收賬款模式下,融資企業的資信狀況由於核心企業的信用擔保與傳統業務相比變得不是特別重要,但元立方金服研究員認為,融資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直接關係著整個供應鏈的正常執行,關係著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持續性和風險性。商業銀行在授信稽核時應重點考察融資企業借款的原因、企業的發展狀況、企業的經營績效、技術情況及產品競爭力、履約記錄及能力、核心企業對該企業的依賴程度等;
◆ 核心企業的資信狀況。應收賬款模式下,核心企業是債務人,是銀行貸款得以順利回收的最為重要的保障,其規模實力以及信用狀況直接關係到風險的大小。商業銀行在授信稽核時重點考察核心企業在整個行業中的地位及市場份額、企業規模與實力、股東結構、主營業務收益、資產負債情況、信用記錄、發展前景以及核心企業對於銀行的協助能力等。
◆ 應收賬款的品質。應收賬款模式下,應收賬款是該模式下融資企業向銀行借款的唯一質押物,其品質的好壞關係著風險的大小。商業銀行在授信稽核時重點考察核一下幾點:一是應收賬款的真實性,核心企業與融資企業的交易是否真實存在,相關合同以及票據是否真實,應收賬款是否得到核心企業的承認,相關票據有沒有承兌,應收賬款的要素是否明確具體等;二是應收賬款的合法性,即雙方簽訂的買賣合同是否符合《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各民事主體是否符合法律所承認的資格,應收賬款有沒有超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以及是否多‘次質押等;三是應收賬款的可轉讓性,即債券債務雙方是否允許轉讓,有無雙方約定或者法定的禁止轉讓的事實存在,應收賬款的告知流程等。
◆ 供應鏈的整體狀況。供應鏈是供應鏈金融得以開展的基礎,其狀況的好壞對於供應鏈金融風險的高低意義重大。商業銀行在授信稽核時重點考核以下幾點:
供應鏈所在行業的成熟度及特點;供應鏈的長度以及資金流狀況;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關聯程度、合作時間、交易頻率,資訊共享程度以及核心企業對於上下游企業的管理能力等。
2、預付賬款融資模式的風險點
預付賬款融資主要針對核心企業下游經銷商,其與應收賬款融資最大的區別是質押物由應收賬款轉為實物。除了融資企業的經營狀況、核心企業的資信狀況、供應鏈的整體狀況外,其特殊的風險控制點主要有以下特徵:
◆質押物的選擇。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銀行對於融資企業的授信時間較長,需要經歷“預定—生產—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對於質押物的特性以及價格穩定性要求較高。
除此之外,抵押物是融資企業違約後銀行減少損失的最為重要的保證,應當容易變現。因此,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質押物應當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1)品質穩定性。作為抵質押的貨物最好具有比較穩定的物理化學特徵,不宜接受易碎、易爆、易揮發、易黴變等貨物做質押,否則容易造成質押物價值的減損。
2)流動性。一旦融資企業違約,銀行需要把質押物進行變賣或拍賣,因此,質押物應當易於轉讓和出售;
3)保值性。質押物應當價值和價格穩定,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小,貨物價值要始終高於貸款的額度;四是產權明晰。融資企業提供的抵質押物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允許抵質押,而且權屬清晰,不存在任何爭議。
◆ 質押權的實現。預付賬款融資模式下,參與主體較多,各主體之間物流、資金流以及資訊流縱橫交錯,操作風險加大,一旦發生將導致銀行質押權難以實現。例如,銀行在支付了預付款後,如果核心企業無法供貨、不及時發貨或發貨不到以及物流企業監管出現漏洞均會造成銀行質押權的延遲或者落空。
3、動產質押融資模式的風險點
動產質押融資與預付賬款融資類似,同樣針對核心企業下游企業,但元立方金服研究員認為,在這種模式中更加強調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作用。
◆ 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資信狀況和監管能力。動產質押融資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業負責對質押物進行監督管理和評估,有時甚至直接參與貸款授信和風險管理,因此,其資信狀況和監管能力與該模式下的風險關係巨大。商業銀行在授信稽核時重點稽核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管理運營能力(重點審查出入庫程式、規章制度的完善性和執行情況),規模實力,倉促、運輸和監管條件,信用記錄,與核心企業以及銀行的業務聯絡和資料資訊共享程度等。
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管控手法
1
建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
健全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實現全方位、全過程風險管理的組織保障,也是完備的風險管理制度和科學的風險管理流程的基礎載體。
因為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具有與傳統信貸業務不同的風險特徵,所以在對其進行風險管理時,要建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把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系統獨立出來,可以使風險管理系統的整體執行更有效率。不要用傳統的財務指標來約束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的發展,要引入新的企業背景與交易實質共同作為評判因素的風險管理系統。
2
審慎選擇擬授信的供應鏈群
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以供應鏈群體企業之間良好的合作關係為信用風險管理的主線,優勢行業與暢銷產品是維護良好的供應鏈合作關係的前提,也是銀行有效控制供應鏈信貸業務信用風險的重要前提。
銀行應事先選擇允許開展供應鏈融資的行業和產品,將貸前的市場準入為控制供應鏈信用風險作為第一道防線。
3
建立快速的市場商品資訊收集和反饋體系
買方市場時代,產品的品質、更新換代速度、正負面資訊的披露等,都直接影響著質押商品的變現價值和銷售。因此,物流企業和銀行應根據市場行情正確選擇質押物,並設定合理的質押率。
一般來講,選取銷售趨勢好、市場佔有率高、實力強、知名度高的產品作為質押商品,並對其建立銷售情況、價格變化趨勢的監控機制,及時獲得真實的資料避免由資訊不對稱引起對質押貨物的評估失真,控制市場風險。
4
強化內部控制防止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主要源於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效。因為貸後管理是供應鏈金融信貸業務中重要的一步,所以發生操作風險的概率比傳統業務要高,這就要求銀行成立專門部門負責貸後跟蹤與對質押物的管理。
質押物管理環節多由物流公司或倉儲公司負責,銀行要加強與這些企業的聯絡,注意對其資格的審查,並且隨時進行抽查。
具體地說,就是要督促物流企業不斷提高倉庫管理水平和倉管資訊化水平,並制訂完善的辦理質物人庫、發貨的風險控制方案,加強對質物的監管能力。有針對性地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範和監管程式,杜絕因內部管理漏洞和不規範而產生的風險。
5
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降低法律風險
因為供應鏈金融業務涉及多方主體,質物的所有權在各主體間進行流動,很可能產生所有權糾紛加之該業務開展時間較短,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款可以遵循,也沒有行業性指導檔案可以依據。
因此,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各方主體應儘可能地完善相關的法律合同文字,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將法律風險降低到最小。
由於動產的流動性強以及中國法律對抵質押擔保生效條件的規定,銀行在抵、質押物的物流跟蹤、倉儲監管、抵質押手續辦理、價格監控乃至變現清償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挑戰,這一矛盾曾一度限制了銀行此類業務的開展。
因此,在儘量避免對“物”的流動性損害的前提下,對流動性的“物”實施有效監控,將是供應鏈金融服務設計的核心思想。
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動產抵質押物監管及價值保全、資產變現、和貨運代理等方面具備優勢,在與了對貸款後的抵、質押物提供全面的監管服務外,還將為銀行提供一系列面向提高抵質押物的授信擔保效率的增值服務。包括對授信物件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及抵質押物的價格走勢分析,對抵質押物的價值評估,銀行不良資產項下抵質押物的處置變現等。
這些專業化的服務有利於降低銀行抵質押擔保授信業務的交易成本,為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風險防火牆,拓寬了銀行的授信範圍,也為供應鏈節點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資機會。
6
逐步構建完善的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
在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同時,也要注意信用評級系統資料庫中資料的逐步積累。當今銀行風險控制的發展趨勢是數量化、模型化,供應鏈金融作為一項新的信貸業務,風險評估模型更是不可或缺,而構建完善模型的基礎就是具有代表性資料的收集。所以銀行要注意投入物力人力開發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評估模型,使此業務今後的風險管理成本減少、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