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限制地產企業負債規模的“緊箍咒”——融資的三道紅線開始發威,第一個上規模的房企正在倒下。
翻譯成人話就是:我公司賬上的錢不多了,到期債務無法償還,請你們這些債權人過來商量一下,債務麼…該緩的緩、該減的減、該免的免,否則我躺死了、你們的債務就沒了,兩敗俱傷。
2月1日晚,華夏幸福釋出公告,宣佈52億到期債務逾期。最新的訊息是,公司與債務人正在談判展期事宜,自2月3日起暫停所有債務的償付。
華夏幸福75%的儲備土地在三四五線城市…主要是環一二線大城市的小城市,其中52%的土地儲備在環京的河北省,而這些城市是本輪樓市調控受傷的重災區。
其中以環京樓市最甚,霸州的一個孔雀城專案在最火熱的2017年時一平能賣18500元、而現在只能賣8500元,其慘淡程度可想而知。
債務重組雖不至於破產倒閉,但其原有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減少所持股份、甚至徹底出局則是大機率事件。曾經的千億房企落入如此地步,難免讓人唏噓。
華夏幸福的衰落是一系列樓市、金融、貨幣等綜合因素共振的結果:限購限貸讓很多人買不了房,海量的資金又只去追逐一二線城市的核心房產、三四線城市的房產正被拋棄…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限制資金流入房地產,包括銀行開發貸、信託融資、委託貸款、個人按揭貸款等等。
錢是樓市的命根,管住錢就管住了一切。
2
2020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世界各國的央媽們開足馬力、海量印錢,這當然也少不了中國的央媽。
抗疫專項貸款3000億、復工復產貸款5000億、普惠性再貸款1萬億…要知道這都是基礎貨幣,若加上信貸乘數後、將釋放10萬億左右的貨幣量。
即使這樣放水,在年中時又創設了兩個貨幣工具,累積為各類企業延期本息6.2萬億、累積發放普惠性貸款3.4萬億。
2020年大家最切身的感受就是,貸款審批寬鬆、放款速度快、更重要的是利息低。
大水衝擊下,就是我們看到的資產泡沫現象:股市連創新高、股票基金收益翻倍、深圳/東莞/上海等一二線城市房價瘋漲……
不好意思,鼓就要停了、水就要閘了…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回歸正常化。
央行開始回籠資金,流動性氾濫行將停止,市場中的錢慢慢得緊張起來。其中的表現就是隔夜拆借利率上升、逆回購利率上升。
再微觀到我們普通人的感受,則是貸款審批困難、貸款利率上升。
有人會說房貸審批難,是因為去年底出臺的《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所限…不讓銀行放過多的錢給個人買房,可政府鼓勵支援的經營貸利率也在上漲啊。
除了一年期貸款沒怎麼漲外,3年期、5年、甚至20年期的中長期經營貸,相比最低點都有0.1%至1%之間的不同漲幅。
錢確實緊了、貸款確實更難了,流動性拐點已經出現。
但這次,跟以往有些不一樣。
3
這次信貸緊縮的特點是,緩、慢、悄無聲息、潤物細無聲、悄悄的做忌諱張目的說。
這種操作策略因為一次會議。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在政策操作中提到要“精準有效、不急轉彎”,具體到央行的貨幣政策上,則是“穩字當頭,不急轉彎,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於是就出現了前面說的本次信貸的特點。
經濟恢復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寬鬆的貨幣政策卻造就了結構性的股市/樓市泡沫。既要保經濟,又要抑泡沫…左右為難的央媽也真是操碎了心。
想信貸緊縮、又不能讓大家有信貸緊縮的心理預期,於是就出現了、市場上稍有信貸緊縮的風吹草動,央媽就趕緊出來闢謠。
1月29日,網上流傳SLF利率將上調、且需提前2天申請,央行立馬出來闢謠:傳言不屬實,且已就此事向公安局報案。
SLF(常備借貸便利)和MLF(中期借貸便利)、逆回購一樣,是補充市場資金的一種操作…可簡單理解為商業銀行以這種操作從央媽那裡獲得資金、之後再對外放貸。
若SLF的利率上升…相當於商業銀行獲得錢的成本上升了,那放貸給企業和居民的貸款這必將上升,信貸緊縮週期將就此開啟。
貨幣政策要回歸正常、信貸要開始收縮,關鍵是得慢、緩、悄悄進行,類似於釜底緩抽薪、鈍刀子慢慢割肉。
雖然溫水煮青蛙似的感受不出來,可信貸趨緊的趨勢卻已確定無疑,若方向判斷失誤、將付出慘烈代價。
4
趨勢已來,可很多人還沒看到這種緩慢的變化。
追捧基金、渴望像2020年那樣再次收益翻倍,瘋搶房子、渴望房產財富再次迅速膨脹。可完全不知道這些泡沫,是在去年極端寬鬆的貨幣環境下產生的…當水要關停了,又怎麼會激其驚濤駭浪呢?
1月21日和23日,深圳和上海分別釋出樓市調控的最新措施,進一步堵漏洞、打補丁,強化樓市調控、穩定房價。
1月26日,住建部帶隊赴上海、深圳等地督導房地產市場情況,進一步明確房住不炒。
而在1月26日召開的銀保監會年度會議上,來年工作的一個重點是“嚴格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點房地產企業融資管理規定”,即銀行房地產貸款的兩道紅線和房地產企業貸款的三道紅線。
管住了錢就管住了房地產、閘住了錢就閘住了資產泡沫,這個底層邏輯請務必牢記!
最近見了張總,他很煩惱…主要是錢折騰的。
之前坐上了風口、逮住了好機會,身家不菲。可有了錢後就內心膨脹,開始了一系列的騷操作…四處接工程卻收不回尾款、合夥做個小地產專案卻面臨爛尾、便宜買的大量小產權房卻做不了抵押貸款,當下卻要為100萬的資金去找月息2分的民間的借貸。
現在,張總逢人就像祥林嫂似的嘮叨:我現在混得還不如30歲的時候。
趨勢一旦判斷錯,步步皆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