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最近半年左右的時間裡,天風證券的研報號召力是非常。尤其是趙曉光,那“吹票”能力是首屈一指。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年12月份的時候,“吹”過感測器和MEMS,把耐威科技吹成妖股,緊接著又把聞泰科技從105元吹到155元,直接看漲50%。

所以說,天風證券的研報,尤其是趙曉光參與的尤其值得我們關注。下面就給朋友們分享一篇關於中國半導體行業產業鏈的研報。雖說這個研報發表於2018年,但對於當前的A股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全文主要分為五大塊:

一、設計方面:細分領域具備亮點,核心關鍵領域設計能力不足,長期來看可透過海外合作、併購與產業鏈整合逐步提升高階關鍵晶片競爭力

當前全球IC設計仍以美國為主,佔據全球約53%的份額,臺灣地區IC設計公司佔16%左右。2017年全球前十大Fabless IC 廠商中,美國佔據7席,中國臺灣地區聯發科上榜,大陸地區海思和紫光上榜,分別排第7和第10.

相對於國外來講,我們的移動處理器與國外差距最小,紫光展銳和華為海思已經進入全球前列;在中央處理器(CPU)方面,英特爾幾乎壟斷全球市場,中國僅有龍芯可以在單一或部分指標上可能超越國外CPU,但由於缺少產業生態支撐,還無法與占主導地位的產品競爭。

在儲存器方面,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市場南韓三星和海力士擁有絕對優勢,在Nor flash這個約為三四十億美元的小市場中,兆易創新是世界主要參與廠家之一。

總的來看,晶片設計的上市公司,都是在細分領域的國內最強。比如2017年匯頂科技在指紋識別晶片領域超越FPC成為全球安卓陣營最大指紋IC提供商,成為中國產設計晶片在消費電子細分領域少有的全球第一。士蘭微從積體電路晶片設計業務開始,逐步搭建了晶片製造平臺,並已將技術和製造平臺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組和MEMS感測器的封裝領域。

編輯

二、裝置方面:自給率低,需求缺口較大,當前在中端裝置實現突破,初步產業鏈成套佈局,但高階製程/產品仍需攻克。

中國半導體裝置中國產化率低,本土半導體裝置廠商市佔率僅佔全球份額的1-2%。全球前十二大廠商中,三家美國,六家日本、兩家荷蘭,一家南韓,他們的營收中有10%-20%來自於中國大陸。

編輯

三、材料方面:在靶材等領域已經比肩國際水平,但在光刻膠等高階領域仍需較長時間實現中國產替代,判斷可從政策扶持+海外併購兩方面積極整合。

2016年國內半導體材料市場總規模在651億人民幣,佔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比重超20%。雖說市場比重很高,但目前日美德在全球半導體材料供應上占主導地位。

編輯

整體來說,靶材(江豐電子)、封裝基板(丹邦科技、深南電路、興森科技)、CMP等,中國技術已經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的、實現大批量供貨、可以立刻實現中國產化。

矽片(上海新陽)、電子氣體(華特氣體)、掩模板等,技術比肩國際、但仍未大批量供貨的產品。

光刻膠(晶瑞股份),技術仍未實現突破,仍需要較長時間實現中國產替代。

四、封測方面:最先能實現自主可控的領域,受貿易戰影響較低,上市公司有望通過規模效應成為全球龍頭。

封測行業呈現出臺灣地區、美國、大陸地區三足鼎立之態,其中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已通過資本併購運作,市場佔有率躋身全球前十(長電科技市場規模位列全球第三),先進封裝技術水平和海外龍頭企業基本同步,BGA、WLP、SiP等先進封裝技術均能順利量產。

編輯

五、製造方面:全球市場集中,臺積電佔據60%的份額,受貿易戰影響相對較低。大陸躋身第二集團,全球產能擴充集中在大陸地區,未來可通過資本擴充+人才集聚向第一梯隊進軍。

製造是產業鏈裡的核心環節,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統計行業裡各個環節的價值量,製造環節的價值量最大,同時毛利率也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在全球前十大代工廠商中,臺積電一家佔據了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2017年前八家市場份額接近90%,同時代工主要集中在東亞地區,美國很少有此型別的公司,這也和產業轉移和產業分工有關。我們認為,中國大陸通過資本投資和人才集聚,是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實現代工超越的。

編輯

編輯

編輯

最近科技股是連續三天大跌,有人看到的是機會,有人看到的風險。今天盤中有部分科技股出現了逆勢上漲,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晶方科技、兆易創新以及上海新陽。

從盤後龍虎榜上看,晶方科技繼昨天有機會逢低買入後,今天又有三家機構席位買入3.5億金額。同樣兆易創新有3家機構買入5.8億,同時又有4家機構賣出了5.7億左右的資金。

現在多空雙方是狹路相逢,又是互道SB的時刻了。所以,你對於半導體行業是看多還是看空呢?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黃斌漢:我更害怕割在大底!牛市主動守套買套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