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細數這些年wework在科技行業的融資新聞幾乎每次拿出來都是大動作從一家普通的創業型公司到估值160億美金僅用了5年時間,

而且每次融資發債都是如淡馬錫、軟銀、摩根大腿、花期銀行、匯豐銀行、瑞士銀行等金融巨頭領域參與。

就是這樣的一家被金融巨頭認可的並且黃袍加身的公司怎麼就從470億美金變成了一文不值了呢,難道就因為回撤IPO上市,還是有更深層次的問題。

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裡森曾公開發表言論Uber和WeWork兩家公司“幾乎一文不值,Wework到底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會被拉里·埃裡森公開懟。

在作者看來它就是一家能提供靈活舒適環境辦公地址的二房東和科技毫無沾邊,核心業務就是通過承租大面積的辦公地址裝修改造後靈活的出租給不同需求的公司。

不需要仔細觀察就能看出來這種商業模式毫無核心競爭力並且沒有什麼創新性,這種模式可以賺錢但是不具備任何壟斷和持續機制,uber和wework基本上沒有什麼核心技術和粘性都是通過不停的燒錢砸出來的佔有率,uber相對wework好點如果沒有公司和他競爭燒錢,佔有率規模一旦形成還有穩定的收益。

就是這樣一家公司為什麼會受到金融巨頭歡迎,不停的給錢讓它持續砸規模,難道這些投行機構就看不懂這家公司模式,願意為一家沒有未來的公司投錢?答案是他們都看的非常明白,當下的熱點都在眾創空間上,他們寧可投錯一百不願錯過一個,想法也是趁著熱點沒過去扶持wework上市然後套現離場。

這種投資就像吹起來一個氣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破,吹氣球的人想只要不在自己手裡破就可以,wework這個氣球就在它公佈招股說明書的時候破了,大家看到的不是未來而是創始人不停的撈錢並且這家公司的模式沒有的任何競爭力,就是一家打著科技創新搞著房地產的投資的偽科技公司而已。

Wework主要投資者為了這個氣球能持續的吹下去把亞當等創始人趕出去了公司修補這個氣球,在作者看來這招實屬無奈之舉,軟銀在這家房地產公司投資了240億美金到頭來可能連零頭都收不回來,就目前的情況wework不破產已經是不錯了,孫正義太難了!

這次終止IPO對全球的共創空間企業都是一個打擊,也讓眾創空間迴歸理智,模式本來沒有錯也可以賺錢,只是受各種環境影響太大,完全不具備能形成獨角獸的氣質。

用摩根士丹利話說:WeWork的IPO失敗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天道未必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奮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