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中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存量病例正在不斷而且大幅走低,而治癒出院病例正在保持著每日2000以上的增長。按照這樣的速度,中國在4月份徹底贏得防控疫情的勝利應當是有把握的。說實話,看到整個“戰疫”過程,不得不佩服中國的制度優勢,如此短的時間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或許只有中國可以做到。

但問題來了,同樣的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而已發疫情的國家是否同樣具備“中國能力”?正是看到新冠肺炎極強的傳染性,以及一些國家防控能力相對較弱,世衛組織2月28日將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級別從“高等級”提高至最高級別——非常高等級。如此等級的風險意味著新冠病毒有可能發展為“全球大流行病”的傳染病。

綜合各方報道看,目前,非洲僅有兩個國家(塞內加爾和南非)具備實驗室篩查新冠肺炎病毒的能力,即便是美國這樣高度發達的國家,除疾控中心以外,也只有5個州具備核酸檢測能力,而且美國最早發往各州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盒存在較大缺陷,以致數週的檢測延誤。缺乏檢測能力、控制能力,是否會導致新冠肺炎傳播成倍加速?

疫情無疑會壓制全球經濟,幾乎全球股市都對此做出了明確的反映,世行和IMF也因疫情影響而對全球經濟做出負面預期。除了投資、消費以外,人們最大的擔憂是全球供應鏈。近年來,全球供應鏈被貿易保護、民粹主義摧殘,而現在又遇到了疫情的困擾。據統計,2019年,日本、南韓、義大利——疫情較為嚴重的三個國家,其貿易總額在全球貿易中的佔比分別為3.8%、2.9%和2.7%。問題是:儘管日、韓貿易份額不大,但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日韓疫情持續升級,從而引發全國性隔離停產、商貿管制,那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衝擊將不亞於中國。

新疫情必然帶給中國經濟新風險,同時為中國經濟全面實現今年的目標任務再添難度。怎麼辦?下一步,中國經濟政策勢必更大力度集中於“內需拉動”。從3月2日A股市場的反應看,聰明的股市投資者似乎已經預感到的機會。這一天,眾多與內需密切相關的建材、工程器械,以及科技等板塊成為引領股市大幅反彈的關鍵動力。

但是,本輪內需拉動要不要依然沿襲“鐵公基”當家?這是個重大的問題。我們的判斷是:第一,“鐵公基”是免不了、也是相對可靠的一道經濟防線,但需要“悠著點”,儘管各種“鐵公基”專案超前一點,可為今後經濟增長提供空間,但問題是:債務槓槓的風險不得不防。歷史經驗證明,“鐵公基”對債務的拉動作用又快有多。所以,就算必須拉動“鐵公基”,我們也需要有創新的資本方式,而不是沿襲過往。

本輪內需拉動的政府投資中,必然少不了公共衛生,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短板。利用大疫之後的機會,是否會通過加大改革中國公共衛生醫療體制、至少按照50年一遇的標準對公共衛生醫療設施進行投入?比如在公有醫院的覆蓋面、床位率,以及床位標準、藥物研發方面的投入;再比如,加大對公共衛生防控和醫療人才培育的投入,等等。近年來,全球各種疫情爆發越來越頻繁,而人們對生物攻擊的擔憂也越來越強烈,所以從國家長治久安的角度、還是維護國民身心健康的角度,儘快補齊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短板十分必要。

從巨集觀政策角度講,中國同樣需要新招數。我同意任澤平團隊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這幾年,中國經濟研究存在“一刀切的、層層加碼的、非黑即白的”是情緒化、民粹化、業餘化的認識,而我們最需要的是客觀、專業、務實。比如,一提改革就是供給側,一提需求側就是刺激,好像中國經濟靠一隻翅膀就能飛翔。事實上,從羅斯福新政、里根經濟學(減稅+放松管制+控制通脹+加大創新基建軍事支出)到1998年應對亞洲金融風暴(增發國債搞基建+國企改革+加入WTO+商品房改革),無一不需要兼顧供給和需求。

現在我們需要再給中國加一條:請借鑑發達國家在處置金融危機過程中的經驗,更多思考新凱恩斯理論對中國打贏經濟“戰疫”的實際意義。尤其是貨幣金融政策,如何才能兼顧鐵公基拉動、有效降低債務率、激勵中國經濟高品質創新發展?並行不悖的目標有辦法同時推進,關鍵要看一些人是否願意、是否能夠擺脫“新自由主義教條”。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37只PCB概念股,5G最先受益的板塊,5日漲跌幅排行,股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