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雖然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以華為為代表的一眾科技企業正面臨晶片等核心元器件、技術的“卡脖子”,但與此同時也讓國人深刻意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一大批中國半導體企業正在積極創新,加快實現晶片的國產替代程序。

時擎科技於欣

出入職場十多年,於欣的履歷不僅精彩也很好看,出道於國際晶片巨頭Marvell,也曾就職於國內科創板明星科技公司——虹軟科技和芯原。得益於豐富的職業履歷,在於欣身上,能看到一種創業者少有的平靜,他能淡定地看待各種風口,也能在各種環境下靈活應變。

晶片市場的競爭既火熱也激烈,選擇從大廠出走創業是於欣的態度。時擎科技,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如何在變化多端的晶片市場,爭奪自己的領地和未來,是他和時擎科技團隊每天的“戰爭”。於欣表示,要想成為風口下飛起的那隻“豬”,重要的還是要感知市場需求和研判未來可能的趨勢,專注於打磨技術和產品,把自己的內功修煉好,本質上也是一個厚積薄發而又水到渠成的過程

不到三年時間,時擎科技逐步發展壯大,從幾個人的小組織到今天50人的戰隊,做晶片這件事也從想法變成了一款款落地的晶片產品和解決方案,營業額也實現了大幅增長,連續兩年都實現了營收翻番。時擎科技的故事誕生在張江,屬於它的故事也剛剛開始。

01-緣起芯原,老兵創業

少年時的於欣就打了下良好的數理基礎,他透過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保送上海交大,並以第一名的入學成績進入交大聯讀班就讀。此後,於欣一直在上海交大讀書,並在電子工程專業學習了七年。

於欣畢業後就加入了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廠商—Marvell,彼時Marvell正在上海開闢新的處理器核心設計團隊。於欣作為應屆畢業生,成為了該團隊的第一位成員。“這是一份非常難得的工作機會,全新的團隊,優秀的同事,在核心的ARM處理器核心研發中擔當重任,對於我個人而言,無論是技術上的提升,還是從學生到職場人角色的轉換,都是非常廣闊的成長空間,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成長是巨大的。”

2013年,於欣離開了Marvell,加入虹軟科技,重新迴歸研究生時期的研究本行——視覺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而當時機緣巧合,虹軟正在招募一個專門做晶片IP的團隊,於欣再次作為第一位成員加入並組建研發團隊。一年後,該團隊被芯原收購,於欣也隨團隊一起加入芯原

當時年僅28歲的於欣即成為芯原的高階研發經理,負責系統架構團隊。而於欣的主管正是蔣壽美James,這位比於欣年長15歲的上級,對於欣非常認可,無論是技術上的專業表現,還是做事認真極致的態度,都頗受James的賞識。James在芯原工作了整整17年,是芯原的“1號員工”,曾是芯原負責整個工程團隊的副總裁。

James 199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擁有近30年積體電路行業經驗的他,見證過芯原一步步成長壯大的過程,也親自看到了國內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他深刻明白,在晶片國產化的趨勢下,各個細分領域的晶片都需要人才,各個細分領域的晶片也將大有作為。

James最終在2018年決定向新的職業旅程出發,並向曾經有過默契配合的於欣發出了邀約。當時任職燦芯半導體SoC總監的於欣很快就接受了這份挑戰,與James兩人在2018年創立了時擎科技,收到了來自海納亞洲數百萬美金的天使輪融資。這家立志成為一家驅動時代發展引擎的晶片設計公司,定位清晰明確,第一批團隊成員均來自知名企業,平均行業經驗超過15年,時擎科技就這樣正式啟動了。

蔣壽美James和於欣合照

目前,James和於欣配合相得益彰。James作為積體電路業內資深專家,擁有30年的行業從業經驗和豐富的上下游資源和人脈,主要負責時擎科技的戰略規劃和融資,為時擎科技打通從供應鏈和市場的各個環節;而於欣作為積體電路的研發後來者,擁有閃光的職業履歷,則負責具體的產品規劃、研發和生產運營。

於欣補充道:“我們的默契更多地還是在創業的過程中形成的,過往芯原的共事經歷我們有了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礎,有著共同而明確的目標,並在創業的過程中不斷磨合並一天天去積累默契。”

02-做專屬時擎科技晶片的產品

事實上,時擎科技剛成立的時候,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在2018年年中的時候,透過對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的分析和判斷,結合團隊本身的專長和公司實際情況,時擎科技最終確立以做端側智慧處理晶片為主要方向,致力於為各種自然人機互動提供解決方案。

於欣解釋道:“選擇做端側智慧處理晶片,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看好端側自然人機互動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而這幾年市場的發展軌跡也印證了這點,例如恆玄科技、匯頂科技等專注於某一細分領域的晶片公司都迎來了好的發展契機,產品都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公司也快速壯大。此外,時擎科技團隊的技術基因本來就是處理器核心和晶片架構設計,有能力針對特定的應用場景,從能耗比、價效比等維度,給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對於產品的佈局,於欣也有著自己的考量,對於一家初創公司而言,在市場還沒有非常明朗的情況下,團隊在研發晶片產品時,會讓晶片瞄準和適配3~5個落地場景,這樣在通用性和專用性方面做到相對的平衡,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在某一細分場景中實現爆量。

當前,時擎科技擁有兩款晶片產品,一款是AT1000系列,一款是AT5000系列。其中,AT1000系列為基於RISC-V指令架構的端側智慧處理晶片,具有高能效比、高整合度、低成本的特點,可以廣泛地適用於各類端側智慧語音互動和智慧控制的應用場景,如智慧家居、智慧家電、智慧音箱、智慧硬體等。

AT5000系列,則搭載了時擎科技自研的0.5T算力的八核心Timesformer™智慧處理器,完整的雙目視覺和影像通路,支援4+2路的前端麥克風陣列及豐富的外設介面,能夠高效地執行各類端側裝置的視覺/音訊訊號處理演算法及各類主流人工智慧推理模型,可以用於各類基於多模態人機智慧互動(視覺/影像/語音)的解決方案,未來可用於消費級智慧攝像頭、影片會議、智慧門鈴、門禁以及各類智慧家居場景中帶屏的智慧終端。

據於欣介紹,AT1000系列的晶片和基於AT1000的解決方案已經在市場售賣。而AT5000系列的晶片產品也在與客戶進入設計匯入階段。目前,團隊正在積極做一些產品的迭代和最佳化,爭取加速產品的方案落地程序。

於欣認為,產品成為爆點從邏輯上其實並不複雜,關鍵在於是否真正解決使用者的痛點,使用者的體驗是否真的得到提升。這決定了打著“智慧”標籤的產品,是能真的慢慢去改變使用者習慣,還是成為曇花一現的噱頭。比如,使用者透過語音控制終端裝置時,是否能夠在各種背景環境中都得到快速且準確地響應,能否適應不同地域使用者的方言和口音,對使用者使用控制命令詞的要求是否足夠“人性化”等等。目前市場上的產品還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從這個角度來說,對於時擎科技這樣的創業公司來說,還大有可為。

於欣也反覆強調:“好的產品一定要能經歷市場和應用的打磨,我們在設計晶片的時候,其實是在產業鏈比較上游的位置,容易跟真正的應用脫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如果只是簡單的照貓畫虎,不能真正理解產品某一功能為什麼要這樣做,就很容易在應用端暴露出問題。因此,只有經歷了市場的打磨,才能知道產品好在哪裡,短板又在哪裡。時擎科技團隊豐富的晶片和應用行業經驗,可以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少踩坑,儘可能地減少迭代的次數和週期。

03-一邊腳踏實地,一邊仰望星空

創立時擎科技兩年多來,於欣對創業這件事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他認為,創業不僅要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既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對於半導體產業而言,當前是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國產晶片發展大浪中的一員,時擎科技要做到順勢而為。

於欣從在大公司只專注於技術研發,到如今自己創業,實現了從產品規劃、產品研發、產品銷售、公司運營等全覆蓋的能力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也是創業比較有趣的地方,能夠感覺自己各方面綜合能力的進步,雖然有的進步的取得也會伴隨著付出一些代價,用時髦的話就是 – 撕裂式成長。”

對於未來的發展,時擎科技也有自己的規劃。在團隊方面,時擎科技團隊的成員已有50人規模,隨著時擎科技業務的進一步拓展,時擎科技的團隊也會繼續擴大,他們也在2021年1月喬遷到了可以容納超過百人同時辦公的新辦公室。在產品方面,時擎科技會專注於自研晶片的落地,同時也會基於團隊在端側晶片能力和平臺的積累,提供定製化晶片的解決方案。在市場方面,一方面會根據市場需求和自己的產品路線圖去迭代和演進,另一方面也會基於大客戶策略,拓展定製化晶片的業務。

得益於時擎科技穩紮穩打的發展策略,時擎科技近三年的營收也迎來了連續增長。2020年時擎科技的營收超過2000萬元,於欣預計2021年將繼續保持100%甚至200%的高速增長。於欣希望,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在業務端能完成從0到1的積累,從而讓公司真正駛上發展的快車道。

對於如何在時代的風口中成長為一家優秀的企業,於欣也談了三點自己的體會,一是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做正確的事情永遠不晚。認準的事情,一定要堅持投入;二是,要能對市場未來的發展有前瞻性和預測性,當然真正某一細分領域碰到爆發點很多時候也是需要一些時運;三是,公司要能保持健康、穩健的運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去積累,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張江,作為積體電路的熱土,有很多像時擎科技一樣蓄勢待發的晶片企業,而初創企業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張江生態的支援。於欣回憶道:“2019年,因參加了張江高科895營第八季積體電路專場,和張江高科895營結緣。“他補充道:“在張江,張江高科一直像一位‘東道主’一樣,能夠把產業上下游的資源匯聚並且盤活,這對整個產業的協同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時擎科技,是張江晶片產業的一個縮影,他們的創始人在張江晶片產業積澱多年,然後選擇在合適的時機自主創業。得益於團隊自身的積累,以及張江晶片熱土各方面的支援,像時擎科技這樣的創業公司也會繼續在這片熱土上發光發熱,書寫新的晶片故事。

7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致敬90後韭菜,我先笑死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