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撰文=燕十三

引言:近期,股市沸騰,基建拉響,各方面的訊號都在向大家釋放一個資訊,當政府設定樓市底線之後,就開始放棄房地產刺激經濟,轉而對大基建加大力度,在對衝經濟下行,對衝疫情影響,房地產會成為棄子嗎?

截至目前,已有河南、雲南、福建、四川、重慶、陝西、河北等15省份推出重點專案投資計劃,2020年度投資規模超6萬億元,其中同步公佈總投資規模的9個省份,總額超過24萬億元。

從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終需求——投資、消費、淨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拉動經濟快速回暖的最常用的三種辦法。

但面對意外衝擊,又有疫情黑天鵝,“三駕馬車”各有狀況,進出口本就低迷,還遭遇了疫情封鎖;全國範圍內抗疫救援,各城市進行封鎖,需求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因此,投資成為最重要的一個解決渠道。

這一次24萬億投資,究竟與之前的“4萬億大投資”,有什麼不同之處?

其一,這一次大基建投資不集中。

這一次投資“24萬億”,其實是一個累積的量,並不是“計劃外投資”,更不是一年之內投入,因此,不要感覺“救市”來了。

2019年初,就有媒體報道“萬億規模基建潮來襲”,30個省市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其中最熱的話題,莫過於“基建潮”。有媒體報道,中鐵總2019年計劃新開工鐵路里程預計將達到6800公里,比上一年增加45%,而相應的鐵路建設投資,有可能提高到史上最高水平的8500億元。

2008年的“4萬億投資”,屬於計劃外投資,從上至下拉動,撬動地方的投資總額更大,此後,出現了經濟奇蹟,全國實現GDP連續8年快速高增長。

其二,這一次大基建沒有走老路。

此前,每一次大基建投入,都是對基礎設施的全面升級,但這一次,卻是查缺補漏,甚至於有一些還是嘗試。

以前的大基建主要是鐵公基建設,如鐵路、公路、城軌、橋樑、機場等基礎設施。也因為十餘年的建設累積,使得中國的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排名世界前列。

而這一次的大基建,卻包括5G基站、智慧電網、DIC資料中心、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生態建設、環境治理等等。

其三,基建拉動效應或將會降低。

此前,林毅夫教授曾表示,因為貨幣乘數,2008年到2010年實際投資的是30萬億,平均下來一年10萬億。2008年一年的GDP才31.9萬億,基建佔三分之一(這個說法並不專業,但不妨礙理解4萬億投資的巨大影響)。

2008年全年基建投資增速達到22.7%,超過GDP增速9.7%;2009年全年基建投資增速達到42.2%,超過GDP增速9%,此後,雖然基建投資增速回落,但經濟還在繼續上行。

但2019年至今,情況卻大不一樣,2019年12月基建投資增速已經滑落到3.8%,遠低於全年GDP增速6.1%.因此,這個時候各省一起拉動大基建,也是無奈之舉。

當前,外在封鎖(貿易之爭)和內在封鎖(疫情之戰),對於經濟的影響,大家都能夠體會出來。

雖然,我們一直痴迷於基建對於城市化的推動,對於泡沫的消化,但我們也要看到一個現象:東西部之間城市化水平正在縮短,基建空間也在壓縮。以後通過基建拉動經濟快速增長,這一招可能越來越不好使了。

極為關鍵的一點,是西部城市已經出現“二元陷阱”,沒有招商引資就會經濟低靡,有了投資卻是“高投入,低產出”,或者根本沒有產出,因此,所謂回報率基本不用考慮,等於政府做福利,當然,高速公路例外。

財政收入屢創新低,幾乎不用考慮;中西部投資回報率低,民間投資缺少興趣,最後只剩下發債!於是,我們又會發現,為了償還債務,有一個需求被反覆放大,就是——對於土地出讓金的渴求。

這是一個死迴圈,目前根本解不開,此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地方債務紓困,這一次老賬未清、新賬又來,所以想要發展好城市經濟,關鍵在於如何運營土地資源,而不是簡單的賣地!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投資大起大落太刺激?買基金的最佳體驗就是持續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