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最火的就是“新基建”,這次甚至驚動了任澤平。任澤平旗幟鮮明地說,這次地“新基建”,不再是四萬億重來,不再是老路重走。
“新基建”不是夢?在文中,他特意強調,2014年預測“5000點不是夢”、2015年說,“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2017年提出“新週期”,都準了,所以這次也是準的。這次他沒說,誰給他的智慧,誰給他的膽!
散戶們更在意的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他代表的誰在說,反正不可能是代表恆大。
新基建到底是不是“四萬億”,不好說,但我們可以簡單地算個賬。根據工信部的資料,未來8年,國內5G的投資總額將會達到1.5萬億。2020到2021年5G總共的投資額度只有2000億-3000億,這跟當年動輒上萬億的高鐵相比,完全零頭都不到;中國的經濟體量有上百萬億,靠這點刺激,能拉動經濟增長?那真是蚊子拉大象。
也就是說,“新基建”背後,還是要靠老基建。2020年GDP翻一番的任務擺在那裡,靠5G基站?大概率不行!
資本市場是最鮮明的用腳投票,其實還是用“新基建”的名義來炒作TMT。炒來炒去,還是那幾十個標的。要是幾年前炒作過的,大家可能忘了。但去年,甚至幾個月前還在炒,現在突然換了個名頭來炒,這已經不是七秒記憶能解釋了。
“新基建”老調重彈我們還是看看這些“新基礎設施建設”有些什麼?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軌道交通、充電樁、大資料、人工智慧、工業物聯網。
某財經自媒體說,我們之前就有這張圖,結果被央視給用了。說實話,真不是給央視用了。因為2018年末,經濟工作會議也是這麼幾條,當時有些自媒體也發過,未來炒作的五大主線,恰好我記憶力比較好。現在一翻出,一毛一樣。
這就是股市裡主題炒作的“道氏理論”:過去出現的熱點,在未來某一個時點會再次出現,政策反映了市場所有訊息。自媒體號一年前寫的文章,做的圖,現在還能拿出來用。
現在回過頭去看,特高壓、電力、充電樁都是短期炒作。唯一從年頭炒到年尾的只有晶片電子元件。這樣跟“中國產替代”的邏輯太強有關!
A股到底該炒啥?這些都好說。
尷尬的是股市,那些傳統的TMT個股,股價都已經炒高了。現在怎麼炒?雖然說,中國正在步入“中等收入陷阱”,和美國的科技角力激戰正酣。大道理都懂,但說好娶的是新娘子,結果入洞房一看是前妻,你得下得去嘴先!
其他基建板塊的那些大傢伙,中國鐵建、京滬高鐵、中國中車,不僅是大塊頭,而且想象空間有限!
說白了,炒來炒去,還是得炒科技。當然,目前電子元件板塊還在調整中。我們看到上證指數,無論成交量,還是MACD都出現了明顯的頂背離。
所以,你是相信技術,還是相信大V的喊話,而且大V也沒說,一週之內指數能上3300。
上證指數走不穩,題材操作要怎樣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