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亞洲凌晨,率先開盤的全球商品現貨市場出現暴動,布倫特原油大跌31%,WTI原油跌幅超過27%。現貨黃金則一舉突破1700美元/盎司。
原油暴跌,肇始於上週OPEC+的減產談判破裂。週六沙特宣佈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的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逾20年來最大,以吸引國外煉油廠購買沙特原油。
今日外圍股市方面:
今日早間,美股三大股指期貨大跌,早間6點,道指期貨跌幅擴大至4.12%,標普500指數期貨跌4%,納指期貨跌3.81%。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5%,刷新歷史新低。
日經225指數期貨今日開盤低開超5%。日經225指數開盤下跌4.4%。
澳洲ASX200指數今早開盤跌4.1%。
沙特主動打響原油價格戰,而在疫情帶來的全球需求下滑背景下,主要產油國之間的“戰爭”範圍可能進一步擴大,未來或出現沙特、俄羅斯、美國三大主力產油國之間慘烈的“三國殺”。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原油的依存度非常高,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淨進口國,這次原油暴跌,對中國來說是大利好。此外,原油大跌會降低航空、交通運輸業成本,隨著後面的復產復工,這就大幅降低的整體經濟執行成本,對中國經濟恢復有利。
利空行業:原油大跌,上游開採、油田服務、石油加工等行業,都面臨巨大的壓力。巨無霸“兩桶油”若大跌,對指數影響也很大。
利好行業:交通相關的航空、物流、交通運輸業,還有化工行業的塑料,化纖。
更重要的是,疫情無疑加劇了投資者恐慌情緒。
疫情暴發前,全球經濟已然增長乏力,貿易緊張局勢以及英國“脫歐”等令增長前景大打折扣。IMF在2019年7月和10月、2020年1月連續3次下調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3.3%。隨著疫情迅速蔓延,2月下旬,IMF將這一預測值進一步下調至3.2%。
海外疫情升級對中國的負面影響確實存在,國外經濟不好,世界工廠會好嗎?外圍對中國實體的衝擊,主要會沿著需求下滑和供應鏈斷供兩方面展開。不過,在海外地區生產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各方或因替代效應增加對中國出口的需求,這也會部分抵消全球總需求下降帶來的衝擊。此外,當前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和投資已成絕對主力,經濟驅動因素由內需主導,即便淨出口貢獻有所下降,也不會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產生實質性改變。
所以外圍大跌,我們A股也大跌,或者我們A股成為避風港就大漲,2種都是極端的說法,更直接的影響是,資金風險偏好的下滑,會直接導致估值溢價下滑,這對估值溢價高的個股會造成直接衝擊。所以,對於估值溢價高且與全球產業鏈關係重大的板塊和個股是利空。更多地關注績優藍籌股、低位股和超跌的個股。
短期來看,A股需要警惕海外市場風險,注重控制倉位,而今年拉動經濟的任務很重,傳統大基建和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新基建兩輛馬車都成為拉動投資的重點。短期內,大基建依然有機會,但新基建大多與科技股有關,也受到了科技股的情緒壓制,從中長期來看,投資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