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世頓事件發生在2015年中國股市劇烈波動時期,伊世頓是一家位於張家港保稅區的國際貿易公司,由兩名俄羅斯人註冊。該公司大量參與股指期貨市場,利用快於國內的高頻策略快速積累財富。兩名俄羅斯人利用自行研發的高頻交易智慧程式遠端操控,管理賬戶組的交易,透過高頻程式化軟體自動批次快速下單,自買自賣,利用槓桿規則以680萬元本金在中國A股狂賺了20個億。後來雖然查封了這個公司,滬深交易所也因此修改了融資融券交易細則,但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人工智慧在股市等金融市場的巨大潛能與實力。為什麼是外國人賺中國人的錢不是中國人賺外國人的錢呢?數學領域我們從來就沒有真正落後過,我們也不缺編寫程式的高手,畢竟程式只是一個工具,會工具的人多得是。為什麼國內玩量化交易的多數是幾個土豪,他們想趁早佔領技術高地而普通股民中學習量化思想及交易技術的很少。對這些問題,我個人是這樣看的,量化交易數學及程式設計是一個方面但還必須結合金融走勢的規律才能發揮出效力,數學及程式設計學得再好如果沒有對金融走勢規律非常深的見解幾乎等於零,無論你python學得再好,電腦多了多少臺,運算速度多快,操盤室放多少塊螢幕那都只是外表,策略部分才是核心。我本人要說程式設計特別強談不上但是我的策略思想是獨到的且非常精密的,因此我敢把名字裡加上巔峰二字,因為我相信我們的策略是巔峰水平。國內玩量化的少那是因為國內的策略思想還停留在那些普通的均線啊總結什麼資金流入流出上,我認為判斷籌碼是否高度集中還是有必要的,根本不要去考慮什麼資金流入流出。但是籌碼高度集中也可能大跌,莊家可以平臺出貨嘛。股票期貨的真正原始資料是分筆成交資料,籌碼也只是一個統計結果。股票期貨的執行規律其實是有秘密的,這個在人間只有極為少數人悟到了精髓。普通股民要上班要帶孩子尤其是人到中年壓力大當然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研究量化策略思想及數學和程式設計,大家都習慣了跟風,跟風的最後當然是被割韭菜,割了韭菜後多數人就回歸到實體行業裡去了,還能留下來繼續研究的鳳毛麟角。土豪玩這個是因為有資本啊,有資本才有資格去繳納學費,去即使暫時不賺錢但可以展望明天,他們明白技術的重要性是因為他們靠資本真正見識過高手是如何賺錢,看過牛掰技術的威力。而且土豪喜歡做直接與錢打交道的事情於是捨得投入,哪怕虧了也不放棄。本人為什麼能專注的研究10年以上,因為職業決定了我有時間長期研究這個,同時有非常稀有的核心策略在手,芯在手其餘的我只要堅持完善就行了,普通的數學和程式設計也不難,只是一個堅持的問題。我相信這幾年國內的量化交易肯定會隨著一波行情的到來隨著投入的增加人員的湧入而水漲船高,這就好比手機,汽車行業一樣,國內水平一定會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