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跨境電商催生了巨量的跨境支付市場,但多年來跨境支付展業者都在無牌身份下參與其中,導致業務不合規情況時有發生。現在跨境支付從試點制到許可制,牌照模式下的監管機制變得越來越清晰。

撰文 | 張浩東、陳大柴

在跨境支付獲牌之前,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展跨境支付業務均實行試點制(也叫試點牌照),同時那些不具備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支付公司也趁監管政策真空期活躍在跨境支付市場。跨境支付行業開啟許可制,意味著監管進一步明晰跨境支付“無證駕駛”的邊界和規範,徘徊多年的跨境支付持牌時代終於到來。

年前已有動作

接近監管的人士透露,實際上前兩批跨境支付許可證在年前就已經獲批,支付寶等跨境支付試點機構名列其中。跨境支付業務許可檔案實質是此前試點機構經營業務許可的續展,然而並不是每一家試點機構都能獲得續展,一些業務不合規或未實際經營業務的試點機構可能無法續展。

在這份正式業務許可檔案中,監管明確了獲批機構的展業範圍和風控系統能力等,同時要求支付機構每5年必須重新稽核登記。從跨境支付業務許可檔案的內容規定來看,與此前國家外匯管理局釋出的《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十分相似。

在《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中,外管局及分局在批准支付機構的申請辦理名錄登記後,向其出示的書面檔案有效期也是五年。該辦法還明確了支付機構可為境內個人辦理跨境購物、留學、旅遊等項下外匯業務,進一步滿足境內個人合法用匯需求。

此外,該外匯業務管理辦法對跨境牌照準入規則要求也作出明確規定:支付機構必須有網際網路支付牌照;對開展跨境支付的企業增加更多細則要求,如開展跨境支付業務的公司至少需要5名熟悉外匯業務人員等;需開展過跨境業務試點的公司,才有機會申請跨境業務資質。

長期以來,監管對跨境支付持鼓勵態度,積極推動跨境支付業務發展,由於大額結算匯業務不是銀行的核心,因此便由支付機構來提供此類便民服務。然而在試點過程中,跨境支付機構存在著交易審查不到位、系統和內控欠缺、對商戶管理不到位以及未能有效對異常交易進行攔截等問題,造成了一定的風險,在後續業務開展過程中,監管也會陸續對相關準則進行明確。

跨境支付試點始於2013年3月。當時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發《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指導意見》,決定在上海、北京、重慶、浙江、深圳等地開展試點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目前共有30家支付機構獲得此牌照,試點業務範圍包括貨物貿易、留學教育、航空機票、酒店住宿及軟體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支付機構正式獲批拿牌後與試點時相比,其業務範圍發生“微調”。正式獲牌後,監管根據支付機構實際跨境業務下發牌照,對業務範圍進行嚴格限定。試點業務跟正式牌照有所出入和業務範圍“縮水”是因機構未實際開展某類業務也產生的,例如某機構此前在開展跨境支付試點時擁有留學教育、航空機票、酒店住宿這三個業務範圍,此次牌照正式落地後業務範圍縮減成前兩個,就是因為此機構未實際開展或持續經營酒店住宿業務所致。

跨境支付業務從試點到正式獲牌走了七年之久,在一定程式上說明了跨境支付的業務模式和監管指標已經較為完善。持牌的支付機構在展業過程中能引導跨境支付行業的良性發展,啟用跨境支付市場潛在活力。同時,這也在支付行業中開啟了跨境支付有牌和無牌的身份識別。

“無證駕駛”時代終結

自從國家外匯管理局宣佈試點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跨境支付就成為支付行業的熱點,業界普遍認為,此次跨境支付業務許可的正式發放,將為第三方支付開啟業務空間。

跨境支付的巨大市場在近些年來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參與者,眾多的參與者中,大體可以劃分為三中型別:一類是PayPal、Payoneer、WorldFirst等國際支付機構,一類是PingPong、iPayLinks、Skyee等國內無牌收款企業,還有一類是聯動優勢、連連支付、匯付天下等30家獲得跨境支付牌照的國內支付機構。

去年,國家外匯管理局總會計師孫天琦在一場活動中為現在熱絡的跨境支付結算市場畫了幾條“無證駕駛”的紅線,引起支付行業與跨境電商行業的關注,孫天琦認為跨境交付模式金融服務的更加開放是大趨勢,強調金融必須持牌經營,以及金融牌照必須要有國界。

伴隨著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跨境支付迎來了高速增長期。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9.1萬億元。

附此前30家跨境支付試點機構名單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中東土豪砸盤,歐美股市遭重挫!阿布扎比大舉抄底,A股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