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要事件:
1、中國晶片代工巨頭的中芯國際去年正式量產14nm晶片,7nm晶片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投入到量產。此外,中芯國際還進一步研發7nm工藝的低功耗、高效能版本-N+1、N+2代工藝。
2、華為研發出全球頂尖晶片。在2月24日,華為釋出了800G模組產品,其中還採用了自主研發的DSP晶片。據悉,800G模組的配套晶片主要是光電子通訊晶片,用於光電訊號的轉換,屬於通訊核心器件,在傳輸能力方面高於業內平均水平。
3、合肥長鑫在今年的DDR4記憶體晶片產能將擴充套件到4萬片晶圓/月,該產能在全球記憶體晶片市場份額達到了3%。據悉在去年9月,合肥長鑫DDR410nm記憶體晶片正式量產,成為國內第一家記憶體晶片供應商。
5G商用帶動半導體行業復甦:
WSTS預計2020年半導體有望逐漸恢復增長,全球銷售額將增加5.9%,達到4330億.27億美元。由於5G正式進入商用階段,相關投資恢復有望推動2020年半導體市場增速有望轉負為正,包括模擬半導體、微處理器、感測器、晶片、記憶體等產品,都有望重新迎來正增長。
國內晶圓代工藝水平可以劃分三類:
1、面向先進製程的12寸晶圓廠。以中芯國際、華虹集團為代表的國內頭部晶圓代工廠,目標市場面向先進製程。包括中芯國際北京12寸廠(28nm)、中芯南方上海12寸廠(14nm)、華力整合二期(28-14nm)、弘芯武漢12寸廠(14nm)。
2、面向成熟製程的12寸晶圓廠。由於大尺寸矽晶圓的發展趨勢,國記憶體在著一批面向成熟製程的12寸晶圓廠正在擴產中。包括華虹無錫12寸廠(90-65nm)、晶合集成合肥12寸廠(180-55nm)、萬國半導體重慶12寸廠(90nm)、士蘭微廈門12寸廠(90nm)、粵芯廣州12寸廠(180-130nm)。
3、其餘8寸廠/6寸廠等。包括中芯國際紹興、寧波、天津8寸廠、士蘭微8寸廠、積塔半導體上海8寸廠、燕東微電子北京8寸廠等等。19年底以來半導體市況明顯回溫,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已吃緊。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的8英寸代工產能滿載。伴隨著旺盛的市場需求,國內8英寸也迎來擴產浪潮。
中國產替代率有望大幅提升:
整體上看,國內各梯隊晶圓代工廠的裝置中國產化率的情況是,先進製程<12寸成熟製程<8寸廠,分別以華力集、華虹無錫12寸廠、積塔半導體8寸廠為例。截止2020年2月,主要的半導體裝置的中國產化率分別為,華力整合(28nm)7.0%、華虹無錫(90-65nm)23.7%、積塔半導體(8寸)34.4%。
國內需求增長帶來投資潮
伴隨著旺盛的市場需求,大陸迎來了8英寸擴產浪潮。中國大陸8英寸晶圓廠現有產線23條,在建產線6條,目前產能約80萬片/月。據SEMI預測,到2020年底,中國大陸整體的8英寸矽晶圓供應產能將達到130萬片/月。由於8寸的半導體裝置門檻相對較低,中國產化率水平可以達到比較的水平,是中國產替代的重要一環,是中國產裝備發展的重要過渡市場。
目前中國三大儲存陣營,主要包括專注於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長江儲存(紫光集團與武漢合作),專注於移動式記憶體(DRAM)的合肥長鑫(兆易創新與合肥合作)以及利基型記憶體(NOR Flash,SRAM等)的福建晉華(聯電與福建合作)。三個專案在2016-2017年開工,其中福建晉華目前仍處於停滯狀態,而長江儲存與合肥長鑫都將在2020年進入積極的產能爬坡期,預期將促使裝置需求大幅增長。此外,紫光集團曾宣佈在南京、成都、重慶陸續展開積體電路基地建設,三地專案紫光投資總規模在千億級別,有望中期對半導體裝置需求形成有力支撐。
根據測算,2019-2022年國記憶體儲器廠投資規模分別為321.7億元/495.0億元/806.0億元/1116.3億元,分別同比變動-9%/+54%/+63%/38%;其中本土2019-2022年本土儲存器廠投資規模分別為88.3億元/291.9億元/519.7億元/860.4億元,分別同比變動-54%/+231%/+78%/+66%。
投資建議:
當前中國儲存器產業面臨重大機遇,國內裝置企業迎來黃金髮展期,下游需求旺盛疊加中國產化趨勢,國內半導體投資力度加大,將有望推動代工廠積極擴產。建議關注:北方華創(PVD/CVD/刻蝕/清洗/氧化擴散熱處理)、中微公司(刻蝕),至純科技(清洗)、華興源創(測試)、晶盛機電(矽片裝置)等。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