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快5G網路、資料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在萬億市場空間面前,新基建也有望成為傳統政策工具之外的核心增量發力點,實現對經濟增長和自主創新的有力支撐。短期新基建成經濟託底重要抓手,工業網際網路作為其一迎發展機遇。
一、工業網際網路加快建設1、政策持續推進工業網際網路落地
清晰頂層規劃輔以細項落地政策,工業網際網路將進入實質落地階段。2020年2月,中央政治局和工信部先後在工作會議上強調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這是繼2017年底國家推出工業網際網路頂層規劃後又一次國家層面重點提及工業網際網路。
加上工信部2019年11月印發的“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打造5個內網建設改造公共服務平臺,遴選10個“5G+工業網際網路”重點行業,挖掘20個“5G+工業網際網路”典型應用場景)等推進方案,配合5G網路技術的推進落地,我們預估5G和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應用將很快會在製造業等領域有積極的落地變化。
國家明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目標。工業網際網路作為雲端計算、大資料、AI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系統構建網路、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路基礎設施,形成智慧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推進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
2、平臺、應用、安全為迫切需求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承上啟下,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工業網際網路的實現,資料採集是基礎,中國以阿里、華為、騰訊為代表的雲端計算基礎設施廠商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工業PaaS層核心是將工業技術、知識、經驗、模型等工業原理封裝成微服務功能模組,供工業APP開發者呼叫,是雲架構承上啟下的核心;工業APP是工業網際網路實現的關鍵,大量開發者通過對PaaS層微服務的呼叫、組合、封裝和二次開發實現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應用服務。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功能應用根據分析深度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連線+資料視覺化”,傳統的生產管理類資訊化應用得到更為廣泛的普及,疊加上雲和簡單資料分析,有效降低企業軟體使用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益。
第二層次是“模型+深度資料分析”,主要在裝置運維、產品後服務、能耗管理、品質管控、工藝調優等場景應用並取得經濟效益。
第三層次是藉助平臺整合產業鏈資源,探索製造能力交易、供應鏈協同等應用。
長期而言,尤其對於大企業客戶,深度的資料分析挖掘,優化裝置或設計、生產、經營等具體環節,對產業鏈條進行要素打通併疊加一定程度的資料分析,提升上下游協同與資源整合能力,積極拓展創新型應用等高價值應用將成為需求核心。資料分析、挖掘和利用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平臺的應用價值高低。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場景的國內外差異。裝置管理服務、生產過程管控、企業運營管理、資源配置協同、產品研發設計和製造生產工藝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的主要場景。開發難度越低,優化價值越高的領域應用程度越高,目前裝置管理服務和生產過程管控是國內外應最側重的場景。
相比較於國外,我們國內部分應用發展水平仍停留在視覺化描述與監控診斷,國外製造企業數字化水平較高,資料的深度挖掘,依託大資料開展的重點應用裝置健康管理和產品遠端運維已達預測水平,將是國內重要的潛在增長點。
工業網際網路配套資訊保安增量需求。工業體系逐漸由封閉走向開放,與此同時網路攻擊的範圍相應地從IT(InternetTechnology,網際網路技術)擴大到OT(OperationalTechnology,運營技術)範圍,其造成的損失也從資訊洩露和資料丟失層面擴大到作業系統癱瘓層面,對企業經營生產的影響範圍成幾何擴大。
從產品形態來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與傳統網路安全類似,但由於工業生產場景中對高可靠低時延、相容多種工業協議提出了更多相應需求。
根據《中國工業資訊保安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2019)》顯示,除了資料安全以外,裝置和系統安全防護也成為全球工業企業採取安全措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行業監管合規也是工業資訊保安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
工業場景的主要具體安全需求。目前在工控系統(OT網路)方面,邊界和終端安全防護仍是主要技術手段。OT邊界安全通常由部署在OT網路和IT網路之間控制區內的防火牆、入侵檢測、單向閘道器等裝置或採用軟體定義的方式實現,終端安全與IT領域類似。
工廠IT網路和工業雲平臺相對OT網路更為開放,也更容易遭受網路攻擊,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監測與態勢感知能力建設成為趨勢,即基於工業環境,動態、整體地洞悉安全風險的能力,從全域性視角對安全威脅進行發現識別、理解分析和響應處置。
3、軟體及IT服務的額外結構性增量
軟體和IT服務迎來超行業發展的結構性增量機會。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及上面的工業APP應用是最主要的增量需求,在雲端計算基礎下將加速釋放。根據Gartner的統計和預測,2019-2022年中國整體IT支出增速略高於全球水平,其中軟體與服務支出增速顯著超過全球。
從結構上來看,中國軟體與IT服務支出在IT整體支出的比例還遠不及全球水平,是未來幾年成長的黃金賽道。
中國IT整體支出還具備充足提升空間。從IT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來看,中國近兩年僅為3%左右,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以及發達國家水平,未來仍有上升空間。
二、5G相關基礎設施及應用加速1、伺服器及網路視覺化增量需求顯著
伺服器需求增長點之一:雲端計算基礎設施,資料中心新基建需求。大資料中心基建進入上行週期意味著IaaS廠商進入資本投入期,我們從IaaS廠商資本開支回暖判斷2020年將是雲端計算基礎建設的大年,伺服器需求快速提升。
伺服器需求增長點之二:人工智慧算力需求。根據OpenAI的統計,自2012年以來,人工智慧算力的需求增長了300000倍,我們認為“AI+雲端計算”是不可逆趨勢,若要實現普惠的人工智慧,必須要搭建大量為AI提供算力以及大資料儲存服務的資料中心。
根據IDC公佈的《2019年H1中國AI基礎架構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AI基礎架構市場銷售額達8.37億美元,同比增長54.1%。
IDC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仍然是AI伺服器市場最大的主體,同時能源、服務、建築、通訊、公共事業五個行業增速超過或接近200%,傳統行業的AI應用已邁入規模化部署階段,產業AI化進一步提速。
伺服器需求增長點之三:邊緣計算受物聯網影響快速興起。據IDC預測,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的終端與裝置聯網,而有50%的物聯網網路將面臨網路頻寬的限制,40%的資料需要在網路邊緣分析、處理與儲存。
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將超萬億,成為與雲端計算平分秋色的新興市場。我們認為邊緣計算興起將推動小型資料中心/邊緣資料中心建設,相較於大資料中心,小型資料中心離資料來源更近,成本優勢明顯,更適合中小企業。
浪潮資訊雄踞國內伺服器市場,在全球競爭環境下逆勢增長。根據IDC的統計,2019Q3全球伺服器排名前五位分別是戴爾、HPE/H3C、浪潮資訊、聯想、華為,相比於其它廠商增速下滑的態勢,浪潮逆勢實現兩位數增長。浪潮資訊在國內伺服器市場份額過半,除產業增長機會外,更是具備全球擴張實力。
網路視覺化產業將受益於5G及流量增長。寬頻固網網路視覺化產業在主動網路安全強化、流量增長、通訊固網升級擴容及技術迭代等多方面因素的促進下正處在一個黃金高速發展階段。
2、5G為智慧駕駛奠定關鍵技術基礎
5G是智慧駕駛關鍵技術基礎。5G三大基本場景:1)增強型移動寬頻(eMBB),針對速率提升;2)超高可靠與低延遲的通訊(URLLC),支援關鍵業務型服務;3)大規模機器類通訊(mMTC),支撐海量物聯網。
對智慧駕駛來說,無論是應對不同應用場景,還是改善道路安全,都需要關鍵業務型服務的支援,5G將在後臺起到非常重要支撐作用,5G為上行提供了巨大的頻寬,為下行提供非常短的時延,是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
5G推進C-V2X技術逐步成熟,為智慧駕駛保駕護航。隨著本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加碼5G建設,我們認為5G商用化已經進入落地階段。我們認為自動駕駛不僅要依靠“智慧的車”,也需要“智慧的路”。
智慧駕駛所依賴的感測器,包括雷達、攝像頭等,每個感測器所感知的範圍是區域性的,而C-V2X技術則能做到超視距覆蓋。例如緊急制動預緊、危險路段提醒等,都可以依靠C-V2X裝置提前感知。
自動駕駛依賴車路協同技術,而車路協同必須建立在5G和C-V2X下,在現有4G時代,像C-V2X這樣的大規模互動服務難以保證傳輸服務的可靠性與及時性,而5G的落地將推進車聯網技術逐步成熟。
政策層面高度重視,智慧駕駛迎來投資良機。近日,國家發改委聯合工信部、科技部等11個部委聯合釋出《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我們認為未來5年將成為智慧駕駛產業鏈的最佳投資機會。
戰略指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中國標準智慧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路安全體系,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標準智慧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戰略對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提出了高要求。戰略要求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慧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慧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智慧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車用無線通訊網路(LTE-V2X等)實現區域覆蓋,新一代車用無線通訊網路(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路實現全覆蓋。
從軟體應用的角度看,我們認為未來5年的戰略主要目標將聚焦在單車智慧、車聯網以及車路協同三個方向,建議關注目前在產業鏈中已經成功卡位的企業:四維圖新、千方科技、銳明技術(與招商電子組聯合覆蓋)。
三、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拓展演算法、算力和大資料是AI技術發展的三大基石。以人工神經網路為代表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成為人工智慧應用落地的核心引擎;GPU、FPGA以及人工智慧專用晶片的發展為人工智慧落地奠定了基礎計算能力。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線上資料變得異常豐富,而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可以挖掘資料之間的多層次關聯關係,為人工智慧應用奠定了資料來源基礎。
海外人工智慧發展領先國內,已有很多成功應用。其中亞馬遜、特斯拉、沃爾瑪是海外人工智慧應用在不同領域中的領軍者。
亞馬遜AI音箱Echo:2014年11月,亞馬遜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的智慧音箱Echo,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是將智慧語音互動技術植入到傳統音箱中,從而賦予了音箱人工智慧的屬性。
這個被稱為“Alexa”的語音助手可以像朋友一樣與你交流,同時還能為你播放音樂、新聞、網購下單、Uber叫車、定外賣等等。根據eMarketer預計,2020年69.7%的美國智慧音箱使用者將使用Echo裝置。
特斯拉:特斯拉是全球電動車及自動駕駛領軍者。19年特斯拉正式推出Autopilot3.0系統,配備自研晶片,其處理速度較2.0版本提升了10倍之多,即由原來的200幀/秒提升到了2000幀/秒,為特斯拉電動汽車更精確、更可靠的操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沃爾瑪:沃爾瑪的智慧零售實驗室(IRL)正在使用分析測試人工智慧,以便在客戶挑選最後一件商品時觸發響應需求,然後跟蹤商店快速補充產品的能力。沃爾瑪IRL人工智慧系統由安裝在整個商店的攝像頭和感測器提供資料,每個攝像頭和感測器每秒傳輸1.6TB的資料。
我們認為新一輪科技基建將聚焦在人工智慧與各行業的結合。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人工智慧,在安防、金融、醫療、城市交通等領域取得了進展。
其中,安防是為數不多的將AI技術成熟應用並落地的行業。AI在安防領域的應用主要利用機器視覺技術改變過去需要通過大量人工取證、被動監控的安防形態,提升了識別的精準性與工作效率。
在當前資本市場中,金融智慧顯示出快速、準確的機器學習能力,能夠處理複雜的資料,並逐漸獲得成為“金融大腦”的潛力。藉助人工智慧技術,金融業在資訊採集來源多樣化、風險定價模型智慧化、投資決策流程規範化、客戶互動服務自動化等金融核心領域發生質變,效率提升的同時降低了金融成本。
在醫療領域,人工智慧技術能夠適應醫院運營的複雜性,並在資源使用和患者服務方面提高效率。
例如,人工智慧在放射科等領域能提供更好的患者護理和診斷以及醫學成像解釋;使用AI技術可以更準確,更有效地篩查各種疾病等等。AI和相關技術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正在迅速發展。
人工智慧技術助力軌道交通完成智慧化升級。AI實現更便捷的入站方式,在交通樞紐運用人工智慧對站內流量進行預估,並且根據高低峰時段的變化,實時調整閘機的的開放模式,同時乘客在閘機口可以進行人臉識別入站。
AI能提供更多元化的地鐵站服務,AI可以根據歷史客流量推算出各換乘站與一般站的對應的擁擠度時段資料等,通過對人與場地的資料進行行為分析,結合系統與線上資料,從而推算出最優的地鐵排程策略和各個地鐵站適合開設的商鋪以及合適的位置等。
AI能提高軌道交通管理排程能力,AI可以集中協調統一軌交的交通網路,實現智慧管理。通過排程所有列車的行車計劃安排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各類風險。
四、醫療資訊化迎歷史性機遇國家衛生總費用及衛生機構IT支出比例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隨著2016年“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實施,2018年“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背景下《全國醫院資訊化建設標準與規範(試行)》的出臺,醫療資訊化產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目前,中國衛生總費用已由2011年的24346億元增至2018年的57998億元,佔GDP比重也不斷提升,從2011年的5.03%增長至2018年的6.39%。同時,中國各級衛生機構及衛生管理部門的IT支出佔衛生機構總費用比例也在逐年提高,由2008年的0.49%上升至2017年的0.83%。
1、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
衛生費用增長主要原因之一是老齡化人口占比逐年遞增。過去十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數量呈現逐年不斷上升的趨勢,從2007年的1.06億人增加至2018年的1.67億人,佔總人口比例也從2007年的8.05%上升至2018年的11.90%。隨著中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序加快,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加。
2、慢性病發病率快速上升
隨著中國居民營養水平提高,慢性病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根據衛計委釋出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慢性病已成為中國居民主要死因,佔總死亡人數的86.6%。
其中,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釋出的第8版糖尿病地圖,截止2017年,在過去十年間,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20歲-79歲)由0.398億人增長到1.114億人,居世界第一位,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0.9%。根據衛計委的歷年統計資料,中國高血壓患病率增長迅速,2012年已增加至25.2%。
3、醫療衛生資訊化領域迎來長期成長機遇
全民健康資訊化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過程中起著支撐保障與引領作用,在實現以資訊化建設有效支撐醫院規範高效執行、以資訊服務監管健全醫院考評機制、以價格監測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健康資訊化系統的建設將進入加速期,通過打造新一代資訊科技和新型健康醫療服務新業態,健康醫療大資料將在便民惠民、深化醫改、經濟發展進一步發揮關鍵作用,全面實現“大健康”、“大資料”、“大融合”。
根據“十三五”規劃建議,人口健康資訊化和健康醫療大資料是國家資訊化建設及戰略資源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支撐。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健康資訊化服務體系”的兩大重要目標:完善人口健康資訊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醫療大資料應用。
中國有望迎來新一輪公共衛生投入。覆盤歷史,我們可以看到03年SARS爆發推動中國公共衛生應急系統從無到有快速發展,而新冠疫情則再次顯示出目前在傳染病防控相關的重大醫療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仍需進一步完善及加強實際應用。
五、投資建議新基建將給計算機行業帶來產業層面及政府層面的增量投入,我們認為IT產業未來幾年將持續受益,相關企業迎黃金髮展期。
雲+工業網際網路契合產業轉型升級,軟體應用及服務率先受益。工業網際網路本質上是雲端計算、大資料、AI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需要產業構建網路、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
平臺及其上的工業APP應用、配套的安全解決方案是核心的增量需求,在雲端計算環境下,軟體應用和IT服務將迎來超行業發展的結構性增量機會。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類企業需求將率先釋放,首推國內企業級數字應用霸主用友網路;工業諮詢及解決方案服務商也迎來良好成長環境,主要公司為漢得資訊、賽意資訊。
工業場景增量安全需求為網安廠商創造新成長機會,重點推薦企業級安全龍頭深信服,啟明星辰、南洋股份等網安一線龍頭。
5G帶動相關基礎設施投入,為各式智慧化應用奠定技術基礎。雲端計算、邊緣計算節點以及AI伺服器需求對國內伺服器產業都是顯著的增量,具備國際化擴張能力的浪潮資訊將最為受益,中科曙光亦迎來重要發展機遇;網路視覺化產業將直接受益於滲透率的提升和流量的爆發增長,首推龍頭中新賽克。
5G技術鋪墊下,智慧駕駛產業將在單車智慧、車聯網以及車路協同方面實質推進,四維圖新、千方科技、銳明技術(與招商電子組聯合覆蓋)等公司將迎來積極變化。
隨著線上資料呈幾何級速度豐富,人工智慧的將實現在安防之外的金融、醫療、軌交等應用場景突破,科大訊飛、恆生電子、同花順、華宇軟體、佳都科技等技術產品儲備面臨關鍵成長機會。
醫療IT關係民生,迎歷史性發展機遇。醫療IT雖暫未被列為科技新基建7大方向之一,但綜合考慮此次疫情衝擊及近期國家配套政策,我們認為國家層面或將加大投入及推進力度。
一方面醫療IT對於提升醫療體系運營效率,打破資訊孤島便於綜合管控意義重大;另一方面面對隨老齡化而來的醫療費用缺口問題,引入商保等方式關係到大資料應用分析,尤其需要資訊化支撐。
重點推薦公共衛生資訊化領先廠商創業慧康,網際網路醫療領軍衛寧健康,院內整合平臺龍頭思創醫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