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如果你是一個讀到這篇文章的年輕人,不管是否決定提早退休,都要記得跳出消費主義的陷阱,迅速積累能夠創收的財富本金。

——遇言姐

今天的美股又是一個大跌,縮水20%的熊市已經來臨。

不知道遇親中有沒有做美股的朋友。

月初美股第一次跳水時,遇言姐有朋友想往裡衝,被我制止了。

我不是理財專家,但是我知道波底是不能從數值上來預測的。

我對朋友說,當有公司開始破產,有人的房子被拍賣,人們全都對市場失去信心時,這個時候才算差不多見底了。

否則,你的冒進就是扔錢。

話說08年那次是個V型底,我對反彈的那一天記憶猶新。

當天,小布什發表演說:

市場遠遠沒有見底,我們還有長路要走。

結果,正是從那一天開始,市場一路衝出低谷。

連總統都喪了,這才算是觸底。

相反,如果你發現身邊尚有像我朋友這種蠢蠢欲動想著抄底的小白,那就說明市場還有下調空間。

股市先說到這。

遇言姐今天想說說財務自由這個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Fire運動。

“Fire”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縮寫。

這個運動的主力是80後、90後年輕人。、

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從事薪水不錯的科技行業、工程行業,對地產、基金、複利等金融手段有全面的認知。

“Fire”的觀念是通過降低物慾、積極理財,迅速積攢出一筆豐厚的淨資產。

當資產回報率(以2.5%-5%計算)超過自己的年薪時,就可以提早退休。

Fire運動這些年在美國鬧得動靜挺大,遇言姐也看過幾個領軍人物寫的部落格。

有著華裔血統的杜根(Sam Dogen)就是其中之一。

杜根1999年大學畢業後開始在高盛做分析師,34歲時和太太一起攢下了300萬美元的淨資產,實現了Fire。

杜根退休後,加上他幾個興趣先行的副業收入,家庭收入可以達到26萬美元一年。

這個錢,應該說無論放在全球哪個城市都能夠生活下去了。

生活在德州的話過得放縱點,生活在紐約的話過得掂量點,但都是可以過下來的。

畢竟,美國家庭平均收入也就6萬美元/年,只相當於杜根兩口子被動收入的1/3。

有意思的是,Fire了8年的杜根前陣子居然又跑回職場上班去了。

原因不是空虛寂寞冷,而是最最現實的問題——錢不夠花。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極簡生活攢下第一筆本金

杜根的父母親都在美國外交部工作。

杜根小時候跟著家人輾轉於菲律賓、尚比亞、日本、中國臺灣、馬來西亞,13歲那年回到美國讀中學。

杜根的父親一生節儉,開的是14年舊、掉了漆的達特桑。

如果孩子想喝杯水以外的飲料,都會被碎碎念。

杜根繼承了這種生活態度,依靠簡樸攢下了第一筆錢。

1999年,杜根大學畢業,進入高盛工作。

杜根自己說,被高盛錄取堪比中彩票,因為“高盛極少錄用普通公立大學出身的人”。

但實際上,杜根的學歷也是很不錯的,擁有加州伯克利的MBA。

在高壓的投行上了兩個禮拜的班後,杜根就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持續幾十年都如此玩命工作。

於是,他決定儘可能地存錢,以便未來有更多選擇。

2009年金融危機時,杜根已經在金融界工作了10年,見慣錢來錢走、乍富乍貧。

他覺得自己已經對金融市場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每一步都沒有走歪;

存下了收入的50%+、購置了房產、放滿了401(美國的退休儲蓄計劃)——這些投資也為他帶來了一波又一波豐厚的回報。

要知道,不管中國的年輕人,還是美國的年輕人,能存下薪水的一半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大城市,光是繳稅和房租,就要工資的一半了,這還沒有算吃飯的錢呢。

那麼,杜根的錢是怎麼省下來的呢?

當時,雖然做著薪水不菲的投行工作,他卻“吝嗇”到跟朋友同住一間房。

這裡說的一間房,不是一室一廳,而是隻有一個開放空間的房型(studio)。

這種沒有隱私的房型,一般只有學生或情侶才會合住。

想想兩個大老爺們兒換衣、睡覺,朝夕相對,也是挺能忍的。

工作兩三年後,杜根得到晉升。

那時的他已經可以負擔一輛好車,但杜根仍然選擇乘坐地鐵和公交。

此外,就是一輛6年舊的本田CIVIC。

儘管如此,又能攢錢又能規劃的杜根,仍然在2008年的全球風暴中損失了35%的資產。

辛辛苦苦籌劃了10年的錢,在6個月中血洗掉了一半。

這次教訓告訴我,永遠不要以為自己了解市場,永遠要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

杜根說。

之後的日子,杜根對理財倍加小心,沒有再犯過任何錯誤。

另一方面,這次危機也令杜根意識到,自己不願意,也不可能一直從事高壓的金融業。

經過10年的辛苦勞作,杜根發覺自己不再像剛入行時那樣對金錢和升職滿懷渴望。

2012年,34歲的杜根實現了自己計劃的“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當時,他擁有300萬美元的投資,每年可獲得8萬美元的回報。

後來因為經營部落格成功,再加上其它隨意的副業,杜根每年的收益上升到20餘萬美元。

按說,這個收益比杜根之前的計劃豐厚多了。

然而,“退休”8年後,前不久,杜根居然又跑回職場,重新走上了賣勞力、領薪水的老路。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往下看。

▲在“退休”的8年當中,杜根也不是完全不工作的。他是灣區多家理財公司的顧問

住房奇貴、養娃碎鈔

年入26萬美元仍然不夠用

今年年初,杜根寫了篇文章,談到自己提前退休失敗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有孩子了;

第二個原因是——想生二胎。

其實,早在Fire運動風風火火的時候,就有老爺叔、老阿姨們諷刺:“生個孩子試試,一切都會改變。”

杜根真真正正印證了這句話。

▲據說在紐約、舊金山這種地方,養大一個娃需要100萬美元

一般人是養大孩子後退休,而杜根是先退休再養孩子。

精打細算如杜根,也是沒能想到養一個孩子這麼花錢。

他在計算了每年的開銷之後,發覺仍有10萬美元的缺口。

杜根承認,自己無法破解資金缺口,只能回去繼續上班支薪。

那麼,問題來了,在美國養孩子真的要花這麼多錢嗎?

遇言姐說,在舊金山、紐約這樣的地方,養娃真的太難了。

即便像杜根這麼精明謹慎、善於計算的人,養娃的費用還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杜根說,小孩子入托每月的花費是1,950美元,而且家長還得給幼兒園捐款才能進去。

一個有娃家庭的醫療保險費是1,940美元/月,這就顯得有份可以提供醫保的工作特別重要。

▲杜根家的小寶寶,今年應該2歲了

此外,孩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大頭。

反對中產家庭舉債也要上私校的杜根,在自己生了女兒後觀點完全顛覆反轉。

他說:

我現在理解了為什麼父母要為私立學校支付高昂的費用;

我也理解了為什麼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上大學而施行賄賂。

舊金山的公立學校入學是要抽籤的,如果沒有抽到你家孩子,你就得自己把娃送私立。

據杜根自己說,私立一年要35,000美元。

更要命的是杜根還想生二胎。

全家醫療保險的開支、換個大點房子的開支、入托費、教育費,分分鐘可以導致一年增加10萬美元的開銷。

這個缺口怎麼補,只能去上班了。

那麼,有人會問了,節流行不行?不生二胎行不行,換個城市行不行?

畢竟,30萬美元可以在休斯頓買個帶游泳池的大宅子了,而且,作為美國的衡水,休斯頓的公立教育資源相當不錯。

但是杜根覺得,如果為了節流而不生孩子,生活就本末倒置了。

而且,希望孩子接觸多元文化的他也不想搬離舊金山。

除了孩子的事情外,杜根還提到自己低估了低利率的問題。

儘管抱著長期低利率的預期,杜根還是沒料到債券收益率會降到1以下。

而利率越低,退休人員就越難以產生低風險的退休收入。

至於杜根為啥不去創業,而是選擇繼續打卡上班,遇言姐也不太明白。

可能他覺得創業太累、風險太大吧。

不過,有了26萬美元的被動收入打底、有一名可以全職照顧孩子的太太,杜根的這個工打得還是挺輕鬆的。

杜根的故事告訴我們兩件事:

第一,對於住在昂貴的大都市的家庭來說,想要維持傳統的中產階級生活方式,已經變得非常困難。

事實上,對比60、70年代,美國的中產階級在消失,社會形態正從胖棗核到瘦棗核轉變,未來變成沙漏形狀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二,財務自由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

對於有的人這錢夠了,對於另一些人還不行。

再有就是,養孩子真的是太燒錢了,家有小娃就別想退休了。

不管怎麼說,遇言姐還是非常認同Fire運動的基礎理論的,我自己也是個量出而出的人。

為什麼是量出而出,不是量入為出呢?

因為不管我的收入漲了多少,不該買的東西我都不會去買,比如那些什麼鉑金包和化妝品。

只有這樣,才能更快達到財富的增值。

遇言姐真的希望20歲的自己可以看到這篇文章,如果那時候看到這篇文章,我就不會買自己不懂的股票,也不會買那麼多蒂芙尼和LV包包。

我一定會告訴自己:跳出消費主義的陷阱,迅速積累能夠創收的財富本金。

只有對於生活理念重新梳理,才能讓我們早日擺脫被慾望奴役的人生。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平穩地熬過今年的難關吧,還是要節儉再節儉。

-END-

最新評論
  • 1 #

    讓月收入幾千的國民涉涉發抖

  • 2 #

    本來這些錢還遠沒達到財務自由提前退休的資格。現在回去正常

  • 3 #

    瑞士留學 24創業 30歲回國投資房產 提前退休 現在也是瑟瑟發抖

  • 4 #

    還是自己對未來(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年26萬美元的支出

  • 5 #

    上海一個小孩,一年十萬打不住,最普通的養法。外地人很難理解。實際上養的稍微精細點,二三十萬就出去了。

  • 6 #

    現在沒有人講美國老太太了

  • 7 #

    生孩費錢,比房子貴!

  • 8 #

    我的理想是住在鄉下,孩子自己教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尾盤幹一股,特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