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富凱摘要:百億補貼最終比拼的是誰補貼得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更精準,更能補出一個生態出來。

作者|趙傑

風險管理學者塔勒布說,黑天鵝事件難以預測,它是對人們適應力的考驗。

本週電商行業新聞不斷。一方面,拼多多釋出最新財報,業績不及預期,股價一度跌幅近15%。與此同時,去年12月11日上線,到現在已近100天的聚划算百億補貼也公佈了成績單,據媒體報道,累計訪問已超過20億人次,參與品牌超5000個,商品達30000種。

如何看待聚划算交出的這份成績單?對行業來說意味著什麼?又有哪些啟發呢?

​B端與C端的“雙增量效應”

春節前,圍繞著百億補貼,電商行業展開酣戰。

彼時,拼多多、京東、蘇寧都有自己的百億補貼,大家似乎都在憋著勁要打一場補貼戰。

聚划算傾注了巨大的資源投入。一方面正式上線手機淘寶一級入口,佔據淘寶APP核心展示區的六宮格位置之一;另一方面登陸春晚,投注20億春節補貼,創下電商史上最大記錄。

但在我看來,燒錢補貼其實只是表象,對電商平臺來說,錢花的值不值,就看能不能通過對B端商家和C端消費者的“攪動、牽引”,帶動整個平臺實現有價值的“良性增長”,最終形成“正向商業迴圈”。如果補貼帶來的只是一批批薅羊毛的羊毛黨,一鬨而來,一鬨而散,這種補貼沒有真正價值。

從消費者端來看,聚划算百億補貼後的2019年底,淘寶移動月活躍使用者達8.24億,同比增長3900萬,增速創過去12個季度新高;一百天來,聚划算百億補貼累計訪問已超過20億人次,其中15億次在春節後這50天,呈現出超速增長趨勢。

更重要的是,百億補貼在塑造消費者心智的同時,沉澱了下沉市場新生態。這一點從一場活動可見端倪。3月8日晚,國際內衣大牌Laperla在聚划算百億補貼進行新品“雲首發”,吸引了23萬人觀看,點贊數高達161.7萬。直播帶動了店鋪的爆發,當晚成交較日常增長幅度達到23倍。

熟悉奢侈品的人一定知道Laperla是個什麼級別的品牌,與這樣頂級品牌合作背後的意味更令人深思。

此前有資料顯示,在30歲以下的下沉市場(三線以下城市)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中,淘寶是最受歡迎的購物軟體,滲透率達到67%,遠高於京東的23.8%和拼多多的19.2%。在過去兩年裡,淘寶天貓新增超過2億使用者,70%以上來自於下沉市場。從Laperla案例來看,百億補貼正在致力於成為這批消費者與商家互動新渠道。

從商家端來看,聚划算百億補貼並不是單方面拉低品牌商品價格,進行惡性競爭,傷害品牌形象,而是與品牌充分互動,形成合力,在尊重消費者的基礎上,共同打造價效比生活方式。

截至3月初,聚划算百億補貼累計上線了超過5000個品牌的30000種商品,涵蓋數碼3C、食品生鮮、服飾美妝、母嬰保健等所有核心品類,並吸引了大量品牌官方旗艦店的加入。

剛剛過去的三八節,超過1000個大牌在聚划算百億補貼給出了最低可達五折的超大力度折扣。雅詩蘭黛、蘭蔻、CPB、星巴克等一線大牌都排隊上線了補貼特價產品。

所以,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商家,通過聚划算百億補貼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種好處不僅僅是真金白銀的好處,它還是品牌與消費者溝通創新的工具、發現彼此的媒介。

拼多多的被壓制與警醒

聚划算的百億補貼經常會拿來與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做對比。

背靠阿里經濟體,聚划算的百億補貼確實對拼多多形成了強大的壓制。

資料顯示,聚划算百億補貼推出後,對拼多多形成明顯衝擊,拼多多日均GMV下滑最大達35%。拼多多百億補貼系列產品也明顯受到聚划算百億補貼的影響,總日均GMV在十二月最後一週下滑達60%-70%。

3月12日拼多多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釋出後,股價一度跌幅達到15%。2019年拼多多的虧損不僅沒有收窄,而是在不斷擴大。

這種局面其實是值得思考的。拼多多的競爭力究竟建立在什麼之上?如果只是低價、補貼,那麼對手拿出更大力度的低價、補貼,是不是就可以馬上把使用者搶走?

單靠低價和補貼從來走不遠。從商業邏輯來看,所有的零售行業比拼的競爭力無外乎三點,一是成本低,二是效率高,三是服務好。

單純靠平臺補貼並不能體現出成本低、效率高、服務好的特點,甚至會掩蓋成本不夠低、效率不夠高、服務不夠好的弱點。這也是很多投資者反感靠融資續命的企業的原因——不斷的融資補貼並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不能轉化成低成本、高效率、好服務的話,早晚會崩掉。

國盛證券在最新的一份研報中指出,拼多多目前在商業模式和公司競爭力等方面,相對於國內主要競爭對手,主要存在兩方面短板:

一是拼多多的模式成本高於阿里、京東,其商品流通全鏈路的成本高於阿里京東10%左右;二是拼多多在現有模式下未來很難向上突破高價值商品,補貼的使用者傾向流失,百億補貼實際效果可能低於預期。

拼多多大量的錢用在了對商家對消費者的補貼上,沒有花在可以改變成本率的地方,全鏈路渠道成本的總數並沒有變,“全價值鏈”價值為負值沒有變,而補貼不能一直持續下去,模式很難一直維持。

還有一點,阿里不斷“強化店的概念”,建立了很多商品與裝飾成熟、擁有大量粉絲的店鋪,如御泥坊、三隻松鼠都是誕生自淘寶。而拼多多則是“弱化店的概念”,突出拼多多平臺,很多店鋪只有幾件商品,裝飾簡單,商家換了一茬又一茬,商家很難長時間良好經營,消費者黏性難以建立。

國盛證券給拼多多的建議也很實在,拼多多應該做減法,將推升規模擴張的資源抽回,投入到降低全鏈路成本方面,並深入供應鏈。

說到底,價格低必須要建立在成本低、效率高之上。如果沒有這兩者做支撐,那就純粹拼融資通道能力和融資成本能力了。

但無數的案例已經證明,不能造血,只能輸血的路,走不通。這個道理,不管對拼多多、京東,還是共享單車行業,隨便看看,莫不如此。

這不是短期策略,而是長期戰略

100天只是個開始,或許應該思考這到底是短期競爭策略還是有著更長遠的影響。

對拼多多來說,百億補貼無疑是其攻城略地的重要手段。拼多多作為後來者,是近年來電商市場最主要的挑戰者。

那對淘系來說,聚划算百億補貼咋一看像是防守之舉,但細琢磨其實並非如此,百億補貼是淘系補齊下沉市場新生態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新增長的重要引擎。

只要下沉市場新生態的增量價值是戰略性的,永續性的,必然要去做的,那就意味著聚划算百億補貼承載的不是一個短期價值,而是長期戰略性價值。

Questmobile報告指出,“小鎮青年”有著非常強的消費能力。2019年9月,下沉年輕人群月消費超過1000元的達到21.1%,在200元到1000元之間的有47%,都明顯高於全體網民,而月消費在200元以下的為32%,比全體網民的40%低8個百分點。

從美日韓等經濟體的經驗來看,人均GDP超過1萬美金,增速很難再超5%。這樣的情勢下,最大的增長潛力就來自於低收入群體的增長,這部分增速完全有可能在GDP平均增速之上。

所以,淘系往下沉市場做增量是必然要走的路,百億補貼也就是將供給側的銳力度再加碼——選的貨更精,價格更有競爭力,並且還配備了全網最高的售後服務標準,吸引更多消費者來更多消費。

從這個角度看,聚划算百億補貼不是針對競爭對手的突襲和短期策略,而是面對市場變化的戰略升級舉措,是“先遣部隊”和“排頭兵”。

這決定了百億補貼的這一戰會深刻影響電商市場的競爭格局。百億補貼最終比拼的是誰補貼得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更精準,更能補出一個生態出來。

這就又回到了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通過補貼,能不能真正幫助商家提高營銷效率,降低營銷成本,能不能留存有黏性的消費者,能不能觸及中國市場的各條毛細血管,帶動整個平臺實現有價值的良性增長,最終形成正向商業迴圈。

這是這件事情給我們的啟發,也是給各個電商平臺提的一個醒。

免責宣告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大基金二期月底開始投資,A股半導體裝置全產業鏈都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