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過去一週,美股史無前例連續兩次觸發熔斷,暴漲神話終結,出現大面積斷崖式下跌。
美股史詩級暴跌引發全球股市“熔斷潮”,連89歲的“股神”巴菲特都忍不住感嘆,自己也是“活久見”。
在此期間,特朗普急得連發3條推文,企圖提振股市,結果因不當言論適得其反;美聯儲趕來救火,不僅降息至零,還推出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但美股依然提不起來。
美股暴跌,科技巨頭首當其衝。上週四開盤,蘋果暴跌9.88%,微軟大跌9.48%,Facebook大跌9.30%,Alphabet下跌8.2%,亞馬遜下跌7.98%,一夜之間市值蒸發4166.3億美元。
作為當天跌幅最大的一個,蘋果(AAPL.US)過去一直保持著手機行業領軍者的姿態,在全世界享譽盛名,現在怕是要跌下神壇了。
實際上,最近一個月左右,蘋果股價走勢並不樂觀。自當地時間2月12日達到歷史最高收盤價327.20美元以來,蘋果便陷入了漫長的震盪調整期。
截至當地時間3月13日收盤,蘋果股價下探至277.97美元,公司總市值從1.4萬億美元縮水至1.2萬億美元,超2000億美元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二當地時間3月13日,蘋果官網上釋出了CEO庫克的公開信。公開信顯示,受疫情影響,蘋果將暫時關閉大中華區以外的所有蘋果零售店,閉店時間持續至3月27日。
今年2月1日,蘋果關閉了國內42家零售店,彼時公佈的閉店時間是到2月9日24時,但直到2月14日,蘋果在北京的5家零售店才重新開放,且限時營業。
之前關閉國內門店,現在又要關閉大中華區之外的所有門店,對於蘋果的操作,網友們反響熱烈。估計庫克的內心是:現在抱中國大腿還來得及嗎?
與國內異常發達的電商體系相比,國外的電商體系相對落後,國外消費者更傾向於去線下零售店消費,尤其是電子產品,關閉境外零售店將嚴重拖累蘋果的銷量。
中國信通院釋出的資料顯示,2月份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達到638.4萬部,其中僅有49萬部iPhone,相比去年同期出貨量下降60%。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3月份對蘋果的出貨量影響非常大,即便之後疫情好轉,蘋果在國內的整體銷量也會下滑,預計下滑10%-15%,靠後面幾個月補回來是不可能的。
三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在關閉境外所有零售店的同時,蘋果的常規活動也受到限制。
近日,蘋果宣佈WWDC 2020(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將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舉辦,這是30年來蘋果開發者大會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行。
蘋果每年的重要會議有兩個,一個是秋季的硬體新品釋出會,涉及蘋果最重要產品iPhone的更新迭代;另一個就是夏季的開發者大會,為接下來一年蘋果軟體生態走向奠定基礎。
每年的蘋果開發者大會都是一次朝聖之旅,僅入場門票就賣1559美元(約合人民幣11000元),可以說是金錢與精神的雙重洗禮。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為擠進去而搶破頭。
此外,有訊息稱,由於新產品尚未準備好上市銷售,以及對新冠病毒的擔憂不斷加劇,蘋果推遲了原定於今年3月舉辦的春季產品釋出會。
這次釋出會的主角iPhone SE 2(即iPhone 9)在國內的組裝已進入最後的試產階段,但它並非5G手機。在華為、小米、OPPO 、vivo等相繼推出5G手機的當下,外界對其呼聲不高。
目前,5G手機取代4G手機已是大勢所趨,而蘋果的5G手機預計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才能面世,這給了中國產手機彎道超車的機會,蘋果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將被中國產手機不斷瓜分。
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蘋果本身麻煩不斷,A股市場上的一大批蘋果概念股也受到牽連。
3月16日開盤,蘋果概念股迎來暴跌。截至收盤,立訊精密(002475.SZ)、歐菲光(002456.SZ)、歌爾股份(002241.SZ)等13只個股跌停,板塊內掀起跌停潮。
此外,安潔科技(002635.SZ)暴跌9.74%,工業富聯(601138.SH)、大族鐳射(002008.SZ)等跌超8%,京東方A(000725.SZ)跌超7%,板塊內幾乎全員下跌。
A股哀鴻遍野,港股也未能倖免。工業富聯的兄弟公司,港股上市公司富智康集團(02038.HK)大跌6.38%,最新收盤價報0.880港元,已經墜入仙股行列。
這個富智康集團,前身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富士康,作為蘋果在國內最大的代工廠之一,富士康曾藉著蘋果的東風迅速發展壯大,並順利登入資本市場。
事實上,A股的多隻蘋果概念股也直接受益於蘋果本尊的發展壯大。去年1月至今年2月,蘋果股價從最低138.19美元攀升至最高327.22美元,漲了一倍多。
在此期間,A股的蘋果概念股立訊精密一路高歌猛進,股價從最低9.82元飆漲至最高51.63元,幾乎漲了4倍,簡直羨煞旁人。
但是,立訊精密依附於蘋果之上的暴漲,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並非長盛不衰的存在,一旦蘋果有風吹草動,立訊精密也很難獨善其身。
五北京時間3月16日下午,受關閉中國以外所有零售店訊息影響,蘋果盤前大跌接近9%。
屋漏偏逢連夜雨,彭博隨即報道稱,蘋果在法國反壟斷案件中被罰款11億歐元,蘋果的2家供應商也被罰款,蘋果盤前跌幅擴大至11%。
這並非今年以來蘋果首次“出血”。今年1月,因侵犯加州理工學院的WiFi傳輸專利,美國法院命令蘋果向其支付8.38億美元賠償金。
此後,蘋果同意向美國使用者們支付5億美元和解金,以解決“降速門”事件。2017年至今,“降速門”事件引發全球關注,蘋果名譽嚴重受損。
令人氣憤的是,蘋果支付的大筆和解金,偏偏繞開了國內消費者,理由是國內投訴量不夠大。是可忍,孰不可忍!
蘋果的敷衍態度,徹底激怒了國內消費者,蘋果在國內銷量急劇下滑,大批中國產手機品牌趁機崛起,甚至實現彎道超車。
現在,蘋果麻煩纏身,不過是為自己當初的行為“買單”罷了。國內的消費者們,是時候從對蘋果的“迷信”中清醒過來了。
-
1 #
-
2 #
中國人齊心都不要蘋果手機,美國打壓華為,我們讓蘋果滾出中國
-
3 #
這個蘋果有毒,不吃也罷!!
-
4 #
捧著我的HUAWEI看著這訊息,心裡不禁湧上無限暖意
-
5 #
為什麼美國抵制華為就可以成功,我們就不能抵制蘋果嗎。加油祖國
-
6 #
現在終於有部分人醒了,美國洋人是沒有感情的。
-
7 #
疫情期間哪家活的容易,看實體企業更加難,上半年沒了
-
8 #
美國所有的企業都在呼吸中國人的血,希望國人認真重視,從自己做起支援國貨
-
9 #
首先說明我不是果粉,只是就事論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這個引用比較震撼,但是我想說的是,跌的只是股票面值,只有我們的股票是來套現用的,人家是以技術為支撐的,技術是不貶值的,這個可以參見日本及德國的崛起,精密的儀器咱真搞不定,所以不要當標題黨,這樣不好,發文章鼓勵把技術搞上去才是真理
-
10 #
令人氣憤的是,蘋果支付的大筆和解金,偏偏繞開了國內消費者,理由是國內投訴量不夠大。是可忍,孰不可忍!
-
11 #
華為手機真是物美價廉!美觀耐用,蘋果手機遇冷關機,使用壽命超短,那些崇洋媚外的廣告,該收場啦!
-
12 #
做有良知的中國人!從我做起
醒醒吧,別崇洋湄了,其實現在中國產品牌不比外國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