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了個美股的帖子後,反響非常好,股市小白們說對美股有了初步的理解,老手們也說比較受啟發,很多東西他們也不知道,那篇文章被各個財經大號轉了個遍,也迎來了一波洗稿的新高潮,效果挺出乎意料。
所以我今天想趁著這段時間這個話題比較熱,在把大家更關心的一個問題給講一下,也就是“美股何以至此?”,美股怎麼就爬了這麼高?解釋清楚了美股這些年不合情理地爬了這麼高,也就沒有疑問能理解會摔的很慘,這不是財經問題,這是常識問題。
跟前期一樣,咱們的話題面向的是小白,所以不涉及專業名詞,也會隨時解釋下那些財經概念,本文也延續我們一貫的風格,與其說是講財經,不如說是講常識,而且我們也說過,大家可以不炒股,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懂點股市,這玩意跟所有人的一生是強相關的。
1、為什麼美股不正常先看看美股長啥樣:
這是從2004年到今天的美股道瓊斯指數,如果大家不太理解,把它理解成房價圖也可以,那個曲線越高,說明美股股市形勢越好,如果越低,說明股市出了問題,比如2009年有過一次暴跌,這兩天正在經歷新一輪的暴跌。
美股按理說是跟GDP應該是差不多同步的,規模也應該接近GDP,但是大家都看到了,最近十年美國GDP漲了哪麼點,美股又漲成啥樣了?前段時間美股是GDP的200%,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那這些年發生了什麼呢?
先是奧巴馬時期堅持放水。
然後,特朗普上臺了。
為啥特朗普上臺會對美股這麼大影響呢?
難道他是經濟奇才,一舉提振了美國經濟,讓美國人民信心高漲,股市再上新臺階?
還是因為特朗普是金融煉金術士,有什麼神奇鍊金術?
都沒有,他給美國股市打了兩針冰毒,讓美股就跟聽到哨子的眼鏡蛇一樣立起來了。
那問題來了,到底他幹了什麼事呢?
2、特朗普的第一針特朗普在上臺的時候,美國有財經節目就探討過一個深刻的話題,特朗普的經濟學水平到底是初中水平還是小學水平,因為大部分人關於經濟學,往往學會的第一個觀念就是“減稅有利於身心健康”。
那問題來了,稅收真的是越低越好嗎?
咱們其實做一個思想實驗你就知道了。
假設你是一個美國企業主,突然政府宣佈給你減稅,你們公司賬戶上多出幾個億來,你選擇怎麼操作呢?
擴大再生產,僱傭更多員工,賺更多的錢?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初級經濟學都是這麼邏輯,認為減稅後會擴大再生產,促進就業什麼的。
但是問題就出在,現實世界複雜那麼一丟丟。
首先經濟學裡一直有個假設叫“無限市場假設”,生產出來多少都能賣得出去,所以減稅才會導致企業擴大再生產。不過現實中根本不是這樣,現實中大部分行業都是飽和的,擴大再生產就是找死,消費是不足的,產能是過剩的。
而且公司都是訂單驅動的,比如你是一個生產汽車發動機的公司,減稅後如果訂單不擴大,多出來的那筆錢沒法去僱傭工人生產更多的發動機,因為現在全世界最難的事不是“產能”,而是“賣不出去”。
比如波音,每年能賣多少架飛機都是確定的,多賣一架都費勁,“擴大再生產”這事本身存疑。
而且美國GDP的80%以上是服務業,比如商業諮詢和華爾街金融什麼的,這玩意就更沒法擴大產能了。
那老闆會給員工把這筆錢分了嗎?提高人民收入,增加購買力?
當然不會了,今年減稅漲工資,明年不減稅了,工資怎麼辦?減工資?當然不行了,工資這玩意只能漲,一般不能降,凱恩斯說工資有“粘性”,說的就是這事,大家觀察下,大公司一般會搞獎金制,就是避免工資沒發降的困局,實在不行,就裁員,一般不會動員工的基礎工資。所以公司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普調工資,給自己找不痛快。
如果你是個公司管理層你會怎麼辦呢?
不復雜,有錢花在刀刃上,多出點錢來就應該做點立竿見影的事,啥事呢?
對,回購股票。
炒股的人對這個詞太熟悉了,就跟我們做軟體的人對TCP/IP,SSH那麼熟,不過為了防止小白不知道,我解釋下。
這玩意非常簡單,也就是公司用自己手裡的錢去市場上把股票回收回去。這樣市場上自己公司的股票就少了,正如發生“豬瘟”導致大量的豬被屠宰後,豬肉暴漲一樣,股票少了,可不就股價會上升?
而且股票少了以後,每股的分紅也會變多,這樣投資人會更喜歡這隻股票,大家追漲殺跌,股市一漲再漲。
那問題來了,為啥經理們這麼熱衷拉高股價呢?
這又是一個管理學上的痼疾。近代企業所有權和管理權是分開的,董事會的有錢人們靜靜地在家歇著,讓職業經理人幫他們打理公司,為了提高經理們的工作積極性,就給他們分股票,他們只有打理好公司,股票才會漲,股票漲了他們工資也就出來了。本來設計的挺好。
但是沒想到經理們也不想著怎麼經營企業,直接去拉股票了。
所以他們千方百計地想拉高股價,股價高了公司賬目也就好看了,自己的收入也有著落了,去下一家公司也人見人愛了,回購股票簡直是混跡江湖的“金手指”。
不止減稅減出來的錢被他們拿去回購股票了,特朗普推動美元迴流美國,本來是要讓這些錢回美國去建廠,大家可以看看《美國工廠》,曹德旺是少數幾個真去開廠的,因為他的玻璃主要費用在運輸費用上,而且主要要賣給美國,所以要把廠子建美國去,整個過程中齟齬不斷。其他基本沒成功的,大家可以搜一下郭臺銘美國建廠,簡直是一出鬧劇。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個問題,難道減稅這事不好嗎?
當然不是,這玩意就跟身高似的,太低了算侏儒,不好找媳婦影響生活,太高了照樣很彆扭,一樣影響生活。
比如稅收太高了大家都不去開廠子了,反正賺的錢都交稅了,還幹啥幹?
但是太低又會導致國家赤字,赤字太高會導致政府破產,美國的國債規模馬上就要大到政府連利息都還不上了。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大帝國崩潰基本都是財政的崩潰,這可不是小問題。
所以吧,克林頓那時候美國經濟增長的非常快,他就是加稅的,加稅還國債。
國債這個話題又比較複雜,我們將來專門開貼講。
3、特朗普的第二針儘管經理們拿著減稅的錢去回購股票了,但是大家要有個常識,普通人玩現金,富人玩貸款。
你想想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操作盈利才3%,一堆富人搶著玩,可能有人覺得那玩意咋賺錢?
關鍵就在貸款,我們反覆說,這個星球上絕大部分財富都是貸款貸出來的。
假設一個理財產品收益率3%,你拿投一萬塊進去,只能賺三百。人家專業玩家直接上十倍或者三十倍槓桿,也就是從銀行貸款是本金的十倍到三十倍,一萬塊就能賺3千或者一萬了,收益率衝到了30%或者100%。
但是這裡就有個前提,貸款利息得足夠低,如果貸款利息也是3%,那這個遊戲就沒法玩了。美國搞了那麼多年的零利率,非常有助於玩這種套利遊戲。
所以美國經理人回購股票不是單純用現金回購,而是貸款去回購,反正美元利率低,借錢跟白給似的,為啥不借?就這樣,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美國股市一直漲,主要動力就是經理們借錢回購股票。
那段時間正好是奧巴馬時期,所以奧巴馬也享受了一段低利率推動下,美股持續上漲的幸福時光:
而且低利息對整個社會影響很大。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如果你看上了樓下的一個商鋪,想盤下來賣狗糧,一打聽,需要20萬,當前利息3.45%,你一算,現在貸款20萬年底還銀行20.7萬,你覺得還是能賺出來的,你可能就貸款開始裝修,順便僱傭了一個小妹幫你打理,你也就成了小微企業了。
但是如果利率跟俄羅斯一樣高,20%,你一算,年底要還24萬,覺得太離譜,算了,不搞了。
同理,相同的新款macbook,如果利息足夠低,甚至分期免息,可能很多人買,但是如果20%的利息,大家就選擇觀望了。
大家看出來了吧,利率低大家才會去投資和消費,利率高的話,也就沒這事了。
但是利率太低,很多人的消費和投資會很盲目,這個大家應該非常有體會,店家搞分期免費小夥伴就容易剁手不停,最後還不上懵逼了。
美聯儲作為發行貨幣單位,它就是要捕捉市場訊號,經濟蕭條的時候拉低利息讓大家消費投資做買賣;經濟過熱的時候再拉高利息防止大家不理性。
當初建立美聯儲的時候,美國人做了仔細的權衡,為了防止政府幹預美聯儲的事務,畢竟政府有一直髮貨幣的衝動,所以刻意搞成了一個獨立機構,獨立做判斷。
但是特朗普上臺後,出問題了,因為美聯儲發現市場開始不理性了,要拉高利率,而且經濟危機十年來一次,美聯儲得拉高利率準備下一次衝擊,從2008年之後美國利率太低,如果不拉高,下次危機爆發的時候美聯儲只能乾瞪眼了。
但是這事惹怒了特朗普。
也不復雜,我們上文說了,很多複雜操作都是依賴低利率的,美國人又是借錢消費,如果利率升高,肯定會影響大家消費。這樣經濟就不行了嘛,股市也就上不去了。
特朗普的心態徹底崩潰了,奧巴馬的八年任期美聯儲一直沒把利率拉上去,怎麼自己一上臺就要拉利率?是不是對老川有意見?美聯儲這是要通過拉高利率毀了老川的股市啊!
股市是老川的心頭肉,特朗普日常在微博做這麼幾件事:
1、喊口號;
2、炫耀股市;
3、對某國取得了重大勝利;
4、跟xxx聊得非常開心;
5、股市真好,我真牛逼;
6、再喊一輪口號;
7、甩鍋。
類似這種:
莫名其妙來一番表揚與自我表揚,也不知道啥背景。
或者這種,甩鍋中國:
回到正題,美聯儲拉高利率就是要影響他的股票和經濟了,今後沒法發推特炫耀了,他能同意?
當然不同意,不過2018年之前的美聯儲主席是耶倫,下圖這個,江湖人稱“椰奶”:
這老太太非常彪悍,根本不理特朗普。
但是她也有個軟肋,2018年任期期滿了,按照美國的慣例,一般是要連任的,連任就得總統批,這可把特朗普給高興壞了,特朗普管不了美聯儲主席做決策,但是卻可以決定任免,趁著這次機會,趕緊把她給趕走了,並且推薦了他很看好的鮑威爾。
鮑威爾出身美國豪門,背景深厚,由特朗普的財政部長推薦給了特朗普,倆人挺合得來,特朗普覺得鮑威爾跟耶倫不一樣,應該能聽自己的。這個鮑威爾在華爾街混過,各方也都能接受,所以被提名後順利通過,就去美聯儲上班了。
不過鮑威爾剛去上班,立刻被美聯儲大樓裡的那幫技術官僚給勾搭歪了,大家知道,美聯儲有一堆律師和經濟學家,清一色上過名校,互相是校友,特朗普在他們眼裡就是個土炮。
所以他們攛掇鮑威爾不要理特朗普,美聯儲應該像最高法一樣,獨立王國, 水潑不進,繼續執行美聯儲事先計劃好的漲利率縮表(縮表比較複雜,我們找時間再聊)。多說一句,最高法跟美聯儲一樣,大佬都是總統任命的,但是總統不能管他們具體的事務,最高法更是油鹽不進,誰都不理。
漲利率不就會挫傷經濟嘛,股市也出現疲態,這下特朗普怒了,那段時間天天在微博,哦不,推特上罵鮑威爾,有一個月我數了下,30天他罵了28天,幾乎每天罵一次,沒罵的那兩天去打Golf去了。
特朗普從鮑威爾的人格,到職業道德,再到能力素養來了個全方位無死角的侮辱,還號召老百姓一起罵,一會兒說美聯儲偏袒奧巴馬,一會兒又說鮑威爾要對美國經濟衰退負責。
鮑威爾一開始還死扛著,他的美聯儲同事們還在電視上幫他打氣(美聯儲的經濟學家很多都是什麼特邀評論員或者專欄作者),到了2018年年中,特朗普一度宣佈要開除鮑威爾,美聯儲的人跳出來說你開除不了,特朗普說你等著你看我能不能開除。
到最後,鮑威爾不堪壓力,終於屈服了,美聯儲宣佈降息:
當時有這麼一副漫畫:
那根綠線就是利率,在2018年年中終於下降了,大家融資成本降下來了,終於又可以折騰了,所以在2018年一陣糾結後,美股在2019年繼續一飛沖天,又爬了3000點,爬到了歷史高位。大家再看看這個圖:
但是這種高位本身是被激素給吹大的,美國經濟並沒有明顯改觀,大家看圖就能看出來,美國的GDP並沒有實質改進,股市漲成這樣,正常嗎?
到此,美股也就到了史無前例的高位,風險也前所未有的聚集,所以到了這段時間,跌宕起伏,今天看到一個段子: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一次美股熔斷。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兩次美股熔斷。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歲,只見過三次美股熔斷。
3月16日,巴菲特:我太年輕了。
美股泡沫達到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地步,89歲的巴菲特可不就顯得年輕了嘛。
4、文末總結下整體而言,美股有點像這個:
如果一直往上堆,就算你用盡辦法,這玩意也遲早會塌。
在奧巴馬時期,美股就不太正常地一直在上漲,遠遠偏離了GDP的漲幅,特朗普比較倒黴,他接崗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說,他正好攤上了美國的蕭條週期,美國基本上十來年一個週期,奧巴馬那個週期正好是繁榮週期,所以特朗普不可避免要出亂子。
不過特朗普同志逆天改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把“十年一見”的小亂子搞成了百年一見的大亂子。
美股自從2008年經濟危機後,其實就一直靠激素維持著,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這玩意慢慢變成了個博傻遊戲,有點像擊鼓傳花似的,大家都知道這玩意遲早結束,但是總覺得自己不會接最後一棒,大家都覺得自己足夠聰明可以躲開這一劫,然後一起瘋狂。直到這次疫情徹底將盤子踢翻。
按理說老川應該是要去槓桿的,不過老川不但不接受這個結果,反而繼續加槓桿。
就算沒疫情,企業欠那麼多錢推高股市,這錢總得還吧?據專業人士估算,這批債務會在今年七月全面爆發,也就是說,七月份美股還有一劫,這次躲過去,下次也躲不過去,這就是長期服用激素的效果,遲早會有副作用。
值得玩味的是,美聯儲類似賭氣似的,把利率直接降成了0,相當於步槍沒子彈了。據外界推測,可能是美聯儲已經知道海嘯不可避免,乾脆撂挑子不管了,讓特朗普去折騰,將來出了事,你們自己看著辦。
-
1 #
-
2 #
文章寫的真好,說的深入淺出,即專業又通俗,贊
上聯:百年美聯儲,毀於特朗普下聯:富強美利堅,熔斷每一天橫批:I know everything 美股再熔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