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先期預見了金融危機爆發與美歐股市的牛轉熊,並建議堅決減持海外風險投資與下調A股的持倉,但是對於國際市場短期的慘烈程度還是略感意外,因此關於A股的投資有兩個重點問題需要交代一下,希望引起投資者的重視。
前期我的判斷分析認為,上證指數主要會圍繞周軌道線做箱體震盪,但是本週一上證指數跌破了周線的下軌道線,這令A股趨勢有些變奏。
上證指數週線圖
若上證指數不能有效收復2810,則上證指數中期進一步下行的概率會加大,目標會指向月線下軌2520附近,這就需要引起投資者的重視,如果上證指數技術上破位成立,則有必要下調持倉,將原來的50%持倉再下調一些,以減少A股技術性回撤帶來的干擾。
當初市場普遍判斷,A股市場將會成為國際資本的避險資產之一,在國際資產荒當中,在國際股市退潮過程當中,一部分國際資本會加強對國內A股的資產配置,以規避投資組合風險,這種趨勢確實存在,但是並沒有市場先前估計的那麼強烈,這是因為美歐等市場的慘烈下跌導致一部分境外資本回撤救市,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國際資本還要看美國的臉色,所以流入國內A股的國際資本在速度上明顯減緩,因此對國際資本的流入預期應有所下調。
近期,北向資金撤資的速度又比較快,國內主力與機構也基本處於減倉當中。北向資金週一淨流出98.07億,本月淨流出已達近460億,大手筆減持,而國內主力與機構也始終處於減持過程當中,國內主力與北向的持續減持這顯然會給市場帶來壓力,投資者需要加強對A股資金流向的監控,若國內主力、機構與北向資金依然處於減持階段,則有必要進一步縮小持倉,以規避全球市場的高風險。
在A股的回落過程當中,不排除出現突然性較大反彈的可能,但是從外圍股市的總體趨勢而言,中長期依然還有較大的下調空間,所以內盤若不能有效收復周線下軌,還是暫時規避風險為佳。
最新評論
-
1 #
外圍跌多了,就會比A股便宜,翹翹板效應,資本流出,會往外圍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