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達卡(Mastercard)透過部落格文章宣佈了其即將推出的數字資產計劃,該金融服務公司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支援數字資產。
萬事達卡強調,數字資產在支付世界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萬事達卡將開始在其網路上支援精選的數字貨幣。
也就是說,萬事達卡從今年某個時間開始會啟用消費者對商家的數字貨幣付款,但不會支援所有數字資產。
亞馬遜數字貨幣專案也將首先在墨西哥啟動,後續將擴充套件至巴西和印度,該數字貨幣專案將完全專注於新興市場的支付服務,來自本土新興及外資平臺的競爭促使亞馬遜推出幾項支付服務。
肯亞央行行長Patrick Njoroge表示,肯亞計劃進入比特幣領域,即將肯亞基礎貨幣(法幣)轉換為比特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推動下,比特幣可以解決肯亞貨幣貶值的問題。
繼特斯拉把BTC納入資產負債表以後,出現了肯亞第一家央行要把BTC納入資產負債表。
雖然肯亞比較弱小,但該國央行行長算是國家頂端人才,影響也不容小覷,他認為BTC將會保護肯亞免受外匯損失,甚至會隨著價格的上漲降低該國的國債。
你看,BTC的願景就是這麼偉大,這一輪牛市的推動力如果說是美國先知先覺的機構,那下一輪推動有沒有可能是鐵拳?
老外還是夠意思,知道我們過年,就拉了個BTC的新高,恭賀大家新春快樂!
這一輪比特幣暴漲,欣喜若狂的多數是新韭菜,老韭菜大多很淡定,主要是他們3年前就已見過2萬刀的比特幣,再加上多數人把幣越玩少,從兌換法幣這點來說,沒賺多少,沒有滿足暴富的心理。
年輕人如何才能逆襲?大概有兩個方法。
第一,是投身全新的行業。
以一個二十多歲的投資人為例,TA應該把時間全部花在新興行業上,比如智慧製造、產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等,而所有的傳統行業應該一分鐘時間都不要花,如白酒、銀行、地產等等。
為什麼呢?很簡單,馮柳看白酒看了十幾年,你一個小年輕人憑什麼判斷的比人家還準呢?太難了。
但看區塊鏈,大家的起跑線幾乎相等,而年輕人的優勢是精力旺盛,學習速度快,沒有傳統觀念的包袱等,勝率一下子大了很多。
擇業也是同理,如果去一個傳統行業,你憑什麼比人家幹了十幾年幾十年的人更厲害呢?沒道理呀。
第二呢,是用公理化思維+演繹法去認知世界,而不是用歸納法。
人類認知世界只有兩種方法:歸納法,演繹法。歸納法靠經驗,比如過去每年都有春夏秋冬,所以我預計今年也會有春夏秋冬。
公理+演繹靠邏輯,比如按照萬有引力定律(公理),地球以一個橢圓形的軌道繞太陽轉,不同的位置受光照的角度不同,所以有春夏秋冬。
歸納法需要你已經在地球上生活過很多年,但公理+演繹的話,即使我是火星人,從未來過地球,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
所以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如果只用歸納法認知世界,必然不如那些已經混了十幾年的人,逆襲的機會很小。
但公理+演繹的問題在於,公理本身必須是對的,如果公理錯了,結論必然是錯的,所以用公理 + 演繹法去認知世界的關鍵在於找到合適的公理。
在我看來,對於商業來講,最好的認知世界的公理來自於幾個基礎學科:經濟學、進化心理學、網路理論、複雜理論等,這些慢慢學就是了。
春節或日常聚會的時候,經常會說到吃苦這個詞,大多數人對吃苦的含義都理解得太淺了,窮根本不是吃苦,窮就是窮,不是吃苦。
吃苦不是受窮的能力,吃苦的本質是長時間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在長時間聚焦的過程中,所放棄的娛樂生活、無效社交、無意義的物質消費,以及在過程中所忍受的不被理解和孤獨本質是一種禁慾能力、自控能力、堅持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很大程度說,靠自己做出成績變得富有的人,往往比窮人更能吃苦,否則他就不可能靠自己白手起家。
你會發現,這些人富有了以後,還是比你勤奮,還是比你能忍受孤獨,還是比你能延遲滿足,還是比你簡單純粹。
這才是吃苦!
很多人心裡會不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現在春節過不過有什麼意思?玩兒又玩兒不痛快,工作又很不爽,還沒得錢賺。
你媽問你今年賺了多少錢,你說房租交了4萬,每個月還要吃飯,恐怖的是你沒結婚、沒孩子,每天都想打打王者榮耀,看看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