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疫情爆發,美股三次熔斷,市場一片哀嚎。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想到了遠在美國的表哥,他的職業是一名自由交易員,和幾個美國合夥人一起做證券交易。
作為交易員的表哥,經驗和學識比較豐富,眼光也比較獨到,多次在數字貨幣市場和A股市場給了我指導和幫助,雖然沒有賺什麼大錢,但是也獲得了一定的收益。
我們聊了很多關於股市的話題,出人意料的是,他在這次暴跌行情中賺了100多萬美元。
2月底,他提前預判了市場向下的走勢,通過做空原油、做空標普、恐慌指數等ETF交易,一週之內賺了16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1100多萬。
本以為他會因為賺到錢而欣喜若狂,但表哥卻表露出了沮喪和失落。
原因有2個:
表哥從03年讀大學開始就去了美國,畢業後在美國結婚生子,一家四口人都在美國工作生活。17年的美國生活,讓他們早已養成了出門都是開車、一週購物一次、喝冰水而不是熱水等美式習慣,女兒和兒子也都只愛吃麵包、牛奶、牛肉,不習慣國內的米飯和炒菜,英語很流利,但是中文卻磕磕絆絆。
表哥當時之所以想做空股指,是因為預感到疫情會加劇並蔓延。表哥的父母,也就是筆者的姑媽姑爹,都還在國內生活,所以他每天也很關心國內的疫情。看著國內各類調控政策加劇,他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都能預感到事態的嚴重。但美國硬是沒什麼動靜,新冠檢測等動作都嚴重滯後。
他更不理解的是,在面對疫情大面積擴散和金融市場崩潰的時候,特朗普更為關心的是金融而非疫情。3月15日,美聯儲緊急降息最低至零,推出7000億美元大規模QE計劃,直接all in來拯救金融市場。開閘放水來救金融是一條捷徑,用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開動印鈔機,讓股市漲起來。但問題是,股市漲起來疫情並沒控制,完全是治標不治本。
根據中國的成功經驗,面對疫情大面積爆發擴散,首先要控制疫情和恢復生產生活,把病毒扼殺在搖籃裡,用至少半年時間等股市重拾信心,犧牲短期利益來換取長期收益。
二是他感覺累了。
作為自由交易員的表哥,主要是負責期貨市場的高頻交易,為市場提供流動性。高頻交易有兩大特徵:高換手和低延遲。高換手就是交易頻繁,低延遲是指對資訊的響應速度極快。這對交易員的知識儲備、經驗、判斷,以及身體和心理素質的要求都比較高。
有的時候可以說:“股市一天,人間一年”。金融市場就像把生活快進,2倍,4倍,8倍,16倍……你所有的正確和錯誤的決定,人性的優點和缺點,都在這裡被無限放大。所有普通人十年,二十年的人生,交易員十天數月就能體驗。那種大起大落的感覺,猶如過山車般刺激。表哥就曾經一晚上虧過200萬人民幣,導致他那年春節都沒好意思回國見姑爹。
所以看似“金錢自由、時間自由”的自由交易員,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命懸一線的走鋼絲雜技員,對於這樣的高強度、高風險的職業來說,表哥感覺到了疲倦。
這次疫情是導火索,讓他在疲倦之餘,感受到了憤慨和無奈。在疫情過後,他們想回國一段時間,陪陪家人。畢竟錢也賺了,事情也發生了,是時候停下腳步,考慮下未來的打算了。
最後,在聊天中我也囑咐他,回國後要及時向社群申報,最好隔離,畢竟現在歸國巨嬰太多。
表哥表示,一定會如實申報健康資訊,做好隔離,保護好自己的同胞和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