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災以來,市場經歷了兩次大底!一次就是2016年1月份出現的2638,隨後用時兩年的時間,從2638漲到3500點,不幸的是,因為貿易戰,大盤指數重新回到了2440,也就是第二次大底。2019年1月,隨著貿易戰緩和,貨幣政策寬鬆,大盤從2440直線反彈到3288 ,19年一季度走出了一波牛市。而今年,因為全球疫情以及原油價格戰等黑天鵝,導致大盤指數重新回到2646點,這個位置是出現了底部嗎?
先來說下我的觀點:
我不認為大盤會再次回到2440點的位置,2646即便不是底部,那麼也是在底部附近,2700點以下的A股不必悲觀,A股現在已經處於築底的階段,底部不是一天來完成的,需要反覆的構築底部形態,但是2600點附近就是構築底部的邊緣。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先看下圖:
1、 從周K線來看,大盤跌到2646這個位置,技術指標已經是到了超賣的區域,從WR指標可以看出,大盤每次下跌,當WR指標出現在超賣區域之後,市場就開始了築底,後續開始出現了反彈。
雖然這次A股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比較大,但是終究還是情緒上的影響更大一些,而且本週A股市場持續回撥,技術上已經到了一個超賣的區域,市場接下來將會進入築底的階段,所以這個位置不悲觀,至少短線大跌大買是沒有問題的。
2、從A股市場近期兩次探底回升來看,每次大盤到了急跌或者大跌的時候,總是有一股神祕的資金抄底拉昇,這說明市場在快速下跌的時候,是有主力資金抄底的。而現在來看,國內險資抄底的概率比較大,因為近期的多次高層會議中強調了險資要加大價值投資的配置。
3、科技超跌反彈,權重股大跌,主力資金撤退的同時,超跌反彈有望出現。在A股市場中,外資比較喜愛的就是消費,因為消費是A股市場上的核心資產,而機構則是比較喜愛科技,所以去年到今年2月份,科技走出了一波大的牛市行情。
而最近,隨著全球金融市場表現越來越弱勢,機構資金先是從科技上撤退,緊接外資持續流出,包括說今天外資開始減倉消費和金融,也說明外資想要保住自己流動性的意願非常的強烈。畢竟外圍市場跌的那麼慘,這些外資也是需要抽出一點籌碼去補充保證金的。
隨著這些權重股的殺跌,今天科技等前期超跌的個股,開始出現了反彈,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訊號,很明顯有一些科技股跌不動了,即便再跌也不會跌到哪裡去了。當然,我說的是核心科技,比如說北方華創,韋爾股份、聖邦股份、歐菲光、長電科技等等。
再來說說接下來的操作問題:
現在的市場不應該悲觀,但是倉位也不應該打滿,還是要留有一些子彈,倉位輕一些的,保持在3成以內,適中的留有5成左右,當然了,現在還有滿倉的,這個時候如果你可以扛的話,那麼滿倉扛一扛,等反彈的時候再減。
另一個就是看券商,券商也是今年全年的邏輯,原因就是資本市場改革,券商是作為受益,而在操作的時候,大家也會發現,今天大跌的時候,券商是率先反彈帶動市場情緒的。所以“科技+券商”的組合是短線帶動市場情緒的主力。
最後,我在說一下短期在市場上該怎麼操作的問題,過去是大跌了,都很害怕,漲了都很開心的去買了,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事情都得反著來了。現在做短線,就是大跌了要去買點,等到漲了趕緊賣了,做到快進快出。市場隨著是在築底,但是還會有反覆,所以反向思維在短線操作是比較合適的!
免責宣告:本文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對投資者的任何投資建議,僅作為交流溝通,金融市場存在波動性,投資者做出投資策略需要保持謹慎。
-
1 #
-
2 #
2646-2440的平均點就是這次大盤迴調的底部
-
3 #
2300左右是大底!我夢到了!
-
4 #
所有人都在看空不一定是壞事。
-
5 #
熊市不言底!你要真知道是底,那你發大財了。
-
6 #
一萬個人估計沒有一個人能抄到底,誰都想抄底,這就是人性的貪婪。投資是需要成本和耐心的,你覺得到底了你就進,跌上10%以內都算是底,後期肯定能漲上來,關鍵管家看你後期能拿得住!
-
7 #
現在已經是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而且一季報出來會很難看。還說什麼科技股去看看創業板市盈率吧。2440能不能打住都很難說。
-
8 #
2646沒有計入兩年gdp複合增長率,大概在14%,也就是說,現在的2646,折現到2018大約是2331,2018年的2440按複利計算現在是2770
-
9 #
那個都不是底,兩千必破,
-
10 #
支援,跌不到2400,2600以下滿倉幹大週期!
-
11 #
都不是底部,估計2020是底部!
-
12 #
美股沒到位!我等24402019年,2440我沒抄到2600才進去2800才加倉的!
對於現在的A股市場來說,真正的恐慌是來自於恐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