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01 中鐵系私募退出難:逾30億元產品逾期

近日,多名投資者反映上海檀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檀實資本”)旗下中鐵系列私募產品,自去年5月無法按期退出後,至今未拿到本金及利息。相似的情況還出現在上海洲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洲實資產”)和北京雲集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雲集投資”)旗下的相同中鐵系列產品。

據了解,檀實資本和洲實資產旗下的中鐵系列私募產品屬於契約型基金,基金存續期限預計為12個月。由於中鐵系列私募產品數量較多,大部分產品於2019年5月18日、6月18日和7月18日等時間點相繼出現無法按期清算。涉及到逾期的私募產品逾30億元。

一直延期退出的中鐵系私募的管理人、擔保人、融資方等公司存在錯綜複雜的股權關係,處理延期退出的方案中,由於股權質押等因素干擾,導致專案退出遲遲未見進展。

02 國有機構也爆雷:國釜資管旗下規模逾9000萬元的私募基金逾期

近日,由國釜(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釜資管)管理的“國釜-華府1號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華府1號)繼去年12月展期之後,再次延期。國釜資管成立於2015年4月,註冊資本5億元,屬於國有法人獨資企業,隸屬國務院國資委物資流通國際合作事務中心。

投資者提供的推介材料顯示,華府1號的融資主體為匯川城投,計劃募集資金3億元,最終,總募集資金縮水至9140萬元。匯川城投此前提出,由於公司短期資金流動性困難,展期9個月,分六期還清。按照計劃,目前應歸還本金的40%及相關利息,而投資人對媒體表示,目前僅還了2%的本金。

在2月27日國釜資管的公告中,國釜資管表示,因融資方所在地疫情管控的規定,公司人員目前無法前往,待管控結束後,公司將立即催促及落實華府1號的後續兌付方案。

03 恆宇天澤涉嫌多項違法違規開展或參與具有“資金池”行為的私募基金業務

2017年到2018年間“樂視系”“中弘系”等相繼爆雷,投向這些專案的私募、資管產品也出現兌付危機。其中,在2018年資產配置規模曾達1200億元的北京恆宇天澤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宇天澤”)因此出現產品兌付困難並發展成大面積逾期。

數位投資者表示,目前相關產品兌付比例仍不足兩成。日前,北京證監局給投資者的回覆函(京證監答覆復字第2020-194號)稱,核查發現恆宇天澤有關私募基金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如“宣傳推介存在虛假誤導”“開展或參與具有‘資金池’行為的私募基金業務”等。監管已對私募基金相關負責主管採取了行政監管措施,將反映恆宇天澤等公司涉嫌違法違規的線索證據進行了移送,並向市政府有關部門通報了公司存在的問題及風險情況,同時在積極推動後續風險防控處置相關工作。

對此,恆宇天澤方面向媒體迴應稱,“對於北京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和給投資人回覆檔案,我司認為有關監管部門認定事實錯誤,依據不足。對此,我司已依法提起(行)政複議,上級行政機構已受理我司行政複議申請材料。”

04 鉅派陷多專案“踩雷”危機

“億百潤”平臺的實際控制方——上海鉅派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鉅派”),違規將其線下的私募基金拆分為100元起投的億百潤理財產品,再由其理財師銷售給不知情的投資人,產品存在期限錯配、‘拆大為小’繞開監管的問題。

有投資人直言,鉅派多個專案到期不能退出暴露出管理能力缺陷,部分專案在借款主體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等存在明顯風險的情況下仍正常放款,風控形同虛設;部分專案投後管理混亂,到期不能退出後以債轉的形式誘騙新的投資人和員工接盤;部分產品層層巢狀,拿到通道費以後甩手不管,資產不透明、信披不充分……

根據投資人投訴梳理的問題產品表顯示,包括鉅寶盆、億百潤等專案,加上鉅派發行的股權類、供應鏈金融類和影視類的基金,共計55個專案存在問題。

05 傳出爆倉 橋水也“裸泳”?

3月18日,中國投資人圈中流傳著一份微信聊天記錄:管理著2348.57億美元的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爆倉”了。

當晚22時,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在個人微博上宣告:“我保證橋水是安全的。今天在中國國內傳聞橋水“崩潰”(crashed)或“遇到麻煩”(is in trouble),我向你們保證這是完全錯誤的,橋水一切安好。”

橋水成功預測了2008年金融危機,這次卻沒能倖免。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在3月18日傳送給客戶的一份《橋水每日觀察》(BDO)中,公佈了旗下各支基金今年以來的表現:全天候(10%vol)下跌了約12%;全天候(12% vol)下跌了約14%;全天候中國(人民幣)下跌了約9%;絕對阿爾法(12% vol)下跌了約14%;絕對阿爾法(18% vol)下跌了約21%;絕對阿爾法主要市場(14% vol)下跌了約7%;絕對阿爾法主要市場(21% vol)下跌了11%;最佳投資組合(10% vol)下跌了約18%。

全天候和絕對阿爾法,是橋水兩大知名的策略產品,但在疫情衝擊之下表現不盡人意。達里歐還提及,雖然橋水遭受了一些損失,但損失仍在有可能恢復過來的可接受範圍內。“我們仍保有流動性,有能力調整頭寸讓客戶獲得流動性(資金),而不是限制客戶贖回。”

06 “內憂外患”,爆雷頻發並非偶然

上述延期退出的私募產品型別主要包括供應鏈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前者資金最終指向供應鏈生態公司,後者則是通過投資股權等關係流入供應鏈專案。

供應鏈私募也稱供應鏈金融,主要是圍繞某個企業以及其上下游提供流動資金,從而幫助核心企業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效率。2017年前後,供應鏈私募曾有過短暫的激增——中基協官網顯示,2017年全年新成立供應鏈私募基金數量多達近百隻,累計成立基金數量超過130只。然而,2018年以來,陸續出現資管機構旗下私募產品涉及供應鏈專案而引發信用風險事件,比如2019年7月,諾亞旗下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的某私募基金產品。

此後,供應鏈私募產品開始降溫。2019年,供應鏈私募成立並已經通過備案的數量銳減至個位數。據專業人士表示,供應鏈私募產品的風險主要在於底層資產,接觸此類產品需要注意三點:首先,產品結構上,能否直接穿透底層資產,查清投資資金流向;其次,底層資產償債人還款能力評估;最後,第三方擔保人擔保措施是否真實有效,擔保方還款能力信用評級,各方面資質是否真實可靠。

而私募股權類的產品,對普通投資人來說風險更大,投資後無法跟蹤到資金去向與具體收益,近期恆天財富代銷私募股權產品也遭到投資者投訴。股權投資就是投人品,非專業投資人還是要謹慎涉足。

當前私募基金市場魚龍混雜,很多產品為了吸引客戶,在前期宣傳上會大打擦邊球。個別產品募集說明書會誇大宣傳,找一個似是而非的國企等機構來借靠或者背書。業內人士表示,2019年下半年開始陸續到期的私募基金遭遇退出難題,主要原因是2015年至2018年泡沫太多,前期估值過高,股權類私募基金很多退不出來,加之巨集觀層面去槓桿、產業轉換,容易導致投資專案失敗,也存在私募基金管理人捲款跑路的風險。

以“資管新規”的正式推出為標誌,中國已正式越過了本輪金融週期的頂點。而在金融週期的下行期,加槓桿變為去槓桿,寬監管變為嚴監管,信貸緊縮將成為常態,部分資產價格的縮水也將不可避免。從週期的角度看,過往收益最高的,現在可能也是最脆弱的。

此前,中國私募基金數量連續幾年都呈現出“高歌猛進”的爆發式增長,而在金融週期下行、巨集觀金融資料中樞下移的大背景下,私募基金的良莠不齊將不可避免地暴露,再加上疫情的負面衝擊,抗壓能力不足的產品將在洗牌中面臨清算。

“野蠻生長”的模式或許可以在前期星火燎原,但與能力增長相匹配的,永遠是肩上的責任。中國一路狂飆突進的私募行業,已到了反思自身的責任時刻。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龍虎榜覆盤!網際網路醫療獲機構追捧,大基金二期資金出現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