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歐美疫情持續快速蔓延,全球股市大幅下挫、原油、商品期貨等等也沒能避免,甚至有少數品種短短几個交易日下跌超過50%,自3月9日以來,美股已發生4次熔斷,而此前美股歷史上也僅有1次熔斷,可見本輪市場下跌之劇烈。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釋出的實時統計資料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1日6時43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27萬例,死亡病例也超過1.1萬例。美國多州頒佈“居家令”,全球美國簽證業務也已暫停辦理。
為對抗疫情,3月以來共有39個國家或地區66次推出重磅政策,而在本週3月15日以來就有31個國家41次推出政策救市,佔比總數高達62.12%。其中美國、紐西蘭、南韓、越南、巴林、阿聯酋、卡達、斯里蘭卡、智利等多國央行集體降息。此外還有多國央行通過其他操作緊急注入流動性。
面對當前全球系統性風險,需求側受到嚴重衝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各個國家都推出了各類救市政策,這也代表全球已共同開啟需求側改革模式。
國家的經濟政策,通常可以劃分為需求側和供給側兩派:簡單粗暴,直接干預,放水撒錢的就是需求側改革,如羅斯福新政、QE量化寬鬆、四萬億;而推陳出新,自由市場,提高效率的就是供給側改革,如工業革命、改革開放。
因此,這也意味著,中國自2015年以來開啟的供給側改革,已暫時告一段落,至少近期的政策,需求側改革將佔主導地位。
那麼也就意味著,之前一切以供給側改革為主導的投資邏輯,短期都將失效,在市場重啟供給側改革之前,需求側改革的邏輯將深刻影響市場的投資風格。
那麼需求側改革下,資本市場是如何表現的呢?其實很簡單,和供給側改革的邏輯相反就對了。供給側改革代表市場經濟,強者恆強,效率優先,價值股、績優股會跑贏市場,走出慢牛;而需求側改革時則正好相反,在政府救市、放水撒錢的情況下,首先受益的是弱者,是那些瀕臨破產、業績反轉的企業,是那些連續下跌、估值見底的公司。
最近典型例子,就是我們2008年開啟的“四萬億”,四萬億開啟後1年,漲幅前10的板塊如下:
同時,需求側改革開啟時,往往是全球經濟、局勢動盪之時,這意味著資本市場面臨著大幅波動、暴漲暴跌,此時的市場往往難以把握,對投資者來說,更需要堅定信心、保持耐心、相信規律、嚴守紀律。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相信,寒冬終將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待市場重回正軌,我們的供給側改革仍會重啟,我們的全球化不會止步,我們的崛起之路只會愈加清晰,因此當前我們要做的,是儲存實力,等待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