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5年中國“二孩政策”全面放開,著實讓母嬰市場興奮了一把。大大小小的母嬰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區域性母嬰店品牌將觸角伸至外省;在城市發展的母嬰店開始拓展鄉鎮市場;在一些競爭激烈的城鄉結合部,一條街道往往湧現出5-6家母嬰店,甚至出現了兩家店鋪面對面競爭的情形。

但過於樂觀的從業者高估了政策的紅利效應。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二孩政策”全面放開之後的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達1786萬的短暫頂點之後,2017、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接連下跌。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1523萬,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

其中最艱難的屬於夫妻店模式的“個體戶”母嬰店。《2018母嬰門店店主生存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在受訪者中,65%的母嬰店規模只有一家門店,門店數在10家以上的連鎖母嬰店佔比只有8%。

此外,由於經濟相對發達,網際網路化程度高,城市人群獲取母嬰用品的途徑也更為多元,海淘、網購的途徑比鄉鎮更豐富。這也使得參與調查的母嬰店中,位於鄉鎮市場的母嬰門店在數量上略勝一籌,佔比59%。相比之下,位於市區母嬰店數量佔比為41%。

“黃金時代”已走遠

主力品類毛利率持續走低

劉步在北京經營著8家母嬰用品店,他在2008年開出自己的第一家母嬰用品店。劉步稱自己趕上了2008年至2013年母嬰渠道的黃金五年。

據劉步介紹,當時主流的品牌奶粉毛利率一般在40%左右、紙尿褲毛利率在30%左右,而一些小眾品牌的毛利率會高一些,但銷量一般。此外,奶瓶、奶嘴、沐浴露等日用品的毛利率大概在30%左右,嬰兒手推車利潤率在40%—50%,玩具和童裝的毛利率有70%。綜合算下來,平均一家母嬰店的毛利率有50%。

2013年前後,母嬰店行業競爭加劇,再加上電商平臺發起價格戰。跟很多同行一樣,劉步的母嬰店日子開始緊張起來。

當電商的流量紅利逐漸消失,母嬰店格局又一次發生變化。一方面,電商大鱷紛紛線上下收購、兼併、拓展實體店;另一方面,處於第一陣營的母嬰店連鎖品牌也在緊鑼密鼓佈局新零售,如打造智慧門店、拓展全渠道等;此外,由於缺乏技術、資金、人才,中小型的個體母嬰門店再一次面臨危機,加速淘汰。

2016年開始,跨境電商的發展讓主打進口品牌的母嬰連鎖店遍地開花,進一步擠壓了傳統母嬰店的利潤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母嬰店各品類的毛利率和銷售額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

以愛親母嬰生活館為例,它的銷售資料顯示:服紡產品毛利率逐年升高;兒童護膚品類產品的毛利率也穩步攀升;餵養用品、洗護用品及營養品的毛利率也較為可觀,但母嬰店的傳統利潤來源——奶粉、紙尿褲、玩具等銷售佔比較高的品類毛利率卻在降低。

舉例來說,奶粉依然是母嬰店的“主力軍”。在以前,奶粉的毛利率在50%以上,而現在,“通貨”奶粉(指市場知名度高,不控貨的奶粉品牌)價格幾乎都是透明的,沒有利潤空間可言。反倒是一些自主品牌奶粉,由於知名度相對較低、售賣渠道較單一,它的利潤空間相對較高。而高階自主奶粉(特指單罐價格在358元及以上的自主品牌奶粉)才是主要盈利的來源。

母嬰店銷售一線品牌的奶粉基本沒有利潤可言,它們充當引流品類的作用。整體算下來,母嬰店的快消品類(奶粉、紙尿褲)毛利率10%—15%。

玩具是母嬰店利潤較高的一個品類,該品類毛利率為40%—60%。但據多個母嬰店主反饋,玩具銷售佔比在母嬰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再以兒童車、嬰兒床為例,按照官方指導價計算,這一品類有30%左右的毛利率。但由於淘寶等電商平臺的存在,很多代理商以出廠價加極低的利潤率在網上銷售,所以母嬰店很難按照官方指導價銷售,扣除各種費用後僅有有5%左右的利潤。

無活動,不消費

無效活動如同“飲鴆止渴”

當前的母嬰店市場陷入一個怪像:無活動,不消費。這不僅存在於規模較小的夫妻老婆店,甚至孩子王、小飛象、愛親等連鎖母嬰店也參與其中。

“市場秩序已經亂了”,這是母嬰店主的一致看法。奶粉是母嬰店一直以來收入和利潤的源泉,但2019年的奶粉行業蕭條,將廠家的焦慮傳導至下游母嬰店。

周女士經營的母嬰店已經連續促銷兩個月:中秋促銷一個月,國慶又要促銷一個月。某品牌奶粉新進市場,帶來了誠意十足的“見面禮”,只要拿著孩子的出生證明,消費者就可以免費獲得該品牌一罐奶粉。活動期間,該品牌總共送出了2000多罐奶粉。

奶粉生產企業的贈送活動在開在購物中心的大型母嬰店也常常上演。以前是“買6送1”,現在直接是“買6送2”或買“6送2再減200-300元”。銷量上來了,可是消費者的埋怨也來了。母嬰連鎖品牌小飛象的店員常常聽到消費者說:“母嬰店以這樣大力的促銷都能掙錢,以前為啥不促銷?以後你不做活動,我們就不買了。”

“打個比方,以前一個門店每月能賣2000罐奶粉,以此保證當月的利潤。而一旦搞促銷,2000罐中的600罐都是免費送出去的,那廠家、經銷商,還有門店還能賺到錢嗎?”一名母嬰店員表示,他們並不希望做這樣的推廣。

“廠家推出的高力度促銷活動在流通鏈條中形成了惡性迴圈:你不推行買贈活動、別人就送;於是犧牲利潤、誰也沒賺到錢,反而讓產品的流通效率變低了;雖然看似留住了客戶,可是一旦沒有促銷,客戶就不會產生購買……各環節的企業都失去了利潤空間”,一位母嬰店經營者表示,他希望看到的是更加穩定的行業環境,而並不是看似熱鬧,實則無序的競爭。

竄貨現象嚴重

自有品牌或成突圍之路

這位母嬰店主表示,廠家的苛刻政策是竄貨的原因之一。“我代理的這個奶粉品牌本身就是小品牌,主要針對的是低端消費群體,當初與廠家聯絡的時候,對方都對個體戶不屑一顧,好不容易談成代理,但廠家定的返點政策相當苛刻,每個月必須完成多少量、年銷售量等都有要求。靠我自己一家店,很難完成任務。為了順利拿到返點和廠家更多的營銷支援以及優惠政策,我們會和其他個體母嬰店合作。”這位店主表示。

儘管開放加盟的連鎖母嬰店有區域保護政策,但竄貨現象同樣也比較嚴重。這主要是由於連鎖母嬰店加盟商也要追求價格優勢。

“加盟總部給予加盟主的支援有限”,一位母嬰店品牌加盟商這樣解釋竄貨現象。一個品牌產品,在加盟總部拿貨可以打5折,而去本地代理商拿貨可能也是相同的折扣,甚至更低。沒價格優勢不說,關鍵是在總部拿貨的時間、運輸成本高、消費者退換貨也不方便,加盟總部跟本地代理商相比毫無優勢。

“就算加盟了某個母嬰店品牌,門店經營還是要靠自己,加盟總部後續很少會關心單個加盟商的門面。所以,母嬰店要賺錢主要是做區域保護,與某個品牌的地區代理商合作,品牌商在一個地區只給一家賣,價格基本就穩定了而且店主也可以根據店面銷售情況調整賣價,而不是看對手臉色”。他表示。

連鎖品牌愛親母嬰生活館的加盟商李先生舉例道,A品牌奶瓶在某一區域有且僅有甲店有售,並且暢銷,那麼甲店在銷量和利潤上均有保證。但如果另一家店在甲店的區域保護範圍內銷售A品牌奶瓶,就屬於竄貨行為。孕嬰行業沒有竄貨相關的法律,區域保護也只是代理商與門店之間的協議。因此,無法有效解決竄貨問題。

而且,大部分新開的母嬰店都沒有客戶群,找對手開發的貨品是慣用操作,由於不違法,就算是竄貨了,品牌商解決辦法不外乎取消代理資格獲現金處罰。

不過,一些分析人士認為,C2M模式(顧客對工廠模式)在母嬰行業的實踐,能從供應鏈起點更好的滿足使用者需求,因此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

據愛嬰室2019年半年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自有品牌商品銷售1.09億元,佔商品銷售的9.82%,同比增長36.33%。目前愛嬰室擁有超過16個自有品牌和4個授權代理品牌,主要集中在嬰幼兒服裝、溼巾、洗護液、紙尿褲等領域。2017年自由品牌佔比約7%,2018年約近9%。【完】

最新評論
  • 1 #

    零售個體戶艱難就對了!毛利低就對了!沒技術沒服務,開個小店就想高利潤?不就是想把消費者當冤大頭來宰嗎?以前這種店混的下去,是因為中國實體商業太落後,附近沒有更多選擇,消費者明知被宰也得買!可惜這是網路時代了,購物沒有地理限制了,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網店可以熱賣全國,沒優勢的小店憑什麼還想過得好?市場經濟本來就是這樣,最優秀的通吃,效率低下的被擊垮,全社會經濟效率才會提高,消費者才能得到好處。

  • 2 #

    奶粉是暴利好吧。掙一大半好吧

  • 3 #

    早該打擊了,無辜把養孩子的成本提高了很多倍,產品隨便換個商標就是好東西這種行為必須嚴懲不貸。

  • 4 #

    如果毛利率真的能達到50%,那肯定是讓我們這些母嬰店高興的事情了。可事實上真不是這樣。

  • 5 #

    母嬰店不賺錢,為什麼滿大街都在開啊,筆者能解釋下嘛

  • 6 #

    中國大多數產品都是供大求,不管是什麼模式營銷(促銷),最終反應出來的還是價格戰。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美商務部再將8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中方企業迴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