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價值投資的風格多種多樣,並非鐵板一塊,有的信奉格雷厄姆與施洛斯的所謂價值派,主張“低估、分散、不深研”、“保守、逆向、平均贏”的投資理念,有的以費雪和芒格為思想核心,致力於尋找優秀成長股,集中持有穿越牛熊。對此之之比較贊同巴菲特的一個觀點:人為把價值和成長割裂開來的做法本身就不可取,價值派完全可以深研個股,而成長派也需要重視安全邊際,兩者並非不能相容。

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對那些投資歷史中的“巨人”們用畢生經驗總結出的估值思路的比較和分析,再做出有選擇性的揚棄,相信您也同樣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前人目不能及的遠方。

格雷厄姆的估值思路

本傑明·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出生於英國倫敦,從小隨父母移居紐約。他是巴菲特的導師,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代表作品有《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等。其中前者被譽為價值投資界的“聖經”,自1934年出版以來,八十多年來暢銷不衰,被譽為價值投資的開山之作。毫不誇張的說,正是格雷厄姆一手開創了價值投資,使之成為一門嚴謹的投資學科,並在其高徒巴菲特手中被逐步完善併發揚光大。

在1929年9月5日開始的華爾街崩盤中,格雷厄姆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也正是在那種境況下,格雷厄姆關於證券分析理論和投資操作的技巧日漸成熟,於是才醞釀出《證券分析》這部不朽的著作。由於親身經歷了大崩盤,致使格雷厄姆在估值方面極其謹慎,他主要採用資產價值評估,非常重視公司的有形資產淨值。用他的話說:“盈利或現金流可能是短暫的,有形資產的價值才能指望”。

清算價值法:估算破產時能變賣的家當

格雷厄姆相對更重視賬面資產,而對於市盈率估值的方法則非常保守,也用的較少。他認為:所有的問題可以總結為一條基本原理:如果一隻普通股市值長期低於其清算價值,則表明要麼市值太低,要麼公司該清算了。因此,一家公司股票的價格不可能長期低於其清算價值。既然如此,那麼在多數情況下,市值低於清算價值的股票相對而言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清算價值法主要用於困境、夕陽或菸蒂公司,我們要明確這家公司的深度安全邊際,才能放心買入等待市場情緒或業績反轉。如果公司所處的產業沒有發展前途,或者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瀕臨破產,這時公司的資產價值就相當於其清算價值。

不同型別資產清算價值的確定方法大致如下:

(1)、流動資產重置成本:現金和有價證券一般可按賬面價值計算;應收賬款可根據可收回的可能按賬目淨值的一定比例估算;存貨的清算價值則取決於存貨的型別:屬於普通商品、容易出賣的存貨可以較小的折扣估算,而具有特殊用途的存貨,則需要根據其特性區別對待。

(2)、固定資產重置成本:公司固定資產主要包括土地、設施、裝置等,估算其清算價值要求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

(3)、商譽:估算清算價值時,商譽沒有任何價值,需予以扣除。

估算企業的清算價值需要投資者對於資產特性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估值並不容易,且實用性並不強,這裡就不詳細展開了。同時,它還忽略了組織能力,只有在少數情況下(如破產時),公司才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清算變賣價值的估算。一般情況並不容易精確計算,只能大致評估。

流動資產價值法:比清算價值更保守的估計

一般來說,流動資產比非流動資產具有更可靠的變現能力,因此也是企業被清算時相對更可靠的資產部分。

在粗略計算一家企業的清算價值時,一些投資者會仿效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當年的做法,就是計算“純運營資金淨額”,它是用企業的流動資產減去企業的流動負債,再減去所有的長期債務,得出的數值如果仍高於股票市值,則表明股價極其低估,該企業清算比繼續經營更有價值。

這裡說句題外話,低價買入再清算公司的做法在商業上固然可行,但忽略了社會影響。作為格雷厄姆的忠實學徒,巴菲特早年也曾玩過這種“野蠻人遊戲”:收購低估值公司,然後分拆賣掉資產,清算公司,結果有一次被管理層、員工和周邊居民罵得狗血淋頭。從此以後,老巴發誓金盆洗手,之後收購的公司基本都是建立在與管理層充分溝通和理解的基礎上,達到互信雙贏的結果。而同時代那些熱衷於槓桿收購惡意舉牌的“野蠻人們”,最後大多被市場消滅了。

企業的純運營資金淨額無論按清算資產還是按重置成本計算都不會產生太大的誤差,因為絕大部分負債都已從流動資產中扣除,以得到最保底的那部分資產。這種估值法非常安全,但在市場上很難找到這樣的機會,只有在股市極度低迷時才可能出現。

以這種低價買入股票的投資者會受到流動資產清算價值估計值的保護(深度安全邊際),只要運營資金沒有虛報,業務沒有快速消耗現金,企業可以清算它的資產,償還所有債務,並仍能給投資者提供超過市價的回報。但是,企業持續虧損也會快速消耗企業的純運營資金淨額,因此投資者在購買前還需綜合評估該企業當前的狀況。

企業的流動資產價值法比清算價值法更保守。查理·芒格認為這種極端保守的投資方法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已經很難找到了,但是格雷厄姆的追隨者們也在不斷調整標杆上的刻度以適應新環境。用芒格的話說:就象是在廢墟上不斷調整探雷針一樣,居然也取得了很好的結果。比如施洛斯就是格氏理論體系的成功踐行者,國內比較知名的如雪球大V管我財、Passion啟航等人也屬於典型的“格派”投資者,主要活躍於港股市場中。

在A股市場上,雖然極難找到那些市值低於“純運營資金淨額”的股票,但那些市值低於“運營資金淨額”,即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的股票也十分值得關注。根據格雷厄姆的觀點:“普通股售價低於其流動資產淨值,自然也就低於其清算可變現值。”低於清算價值的運營資金淨額本身已經提供了一個較大的安全邊際,如果投資者能找到這樣的公司,很可能就意味著翻到了值錢的貝殼。

費雪的估值思路

菲利普·費雪1907年生於美國舊金山,他被視為現代投資理論的開路先鋒之一、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教父級的投資大師、華爾街極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資專家之一。其名著《怎樣選擇成長股》一經出版,隨即成為《紐約時報》有史以來登上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一部投資類著作,是價值投資者又一部必讀的教科書之一。

如果說本傑明·格雷厄姆是“低風險”的數量分析家,菲利普·費雪則是“高風險”的品質分析家。與格雷厄姆相反,他主要側重於分析公司的內在價值、發展前景和管理能力。他建議投資者購買有成長價值期望的股票,並建議在投資前,對目標公司做深入的研究和訪問。他認為投資組合應該集中化,僅買入一種或少數幾種股票。

相較於格雷厄姆看重的低估值和多元化投資組合,費雪更傾向於尋找那些具有競爭優勢、真正傑出的公司,並且集中投資、長期持有,甚至永遠持有。費雪對於股票品質的重視,也意味著對於量化分析的輕視。他認為未來公司的成長性越高,投資者需要擔負的市盈率也越高,所以即使現在的(市盈率)估值已經很高了,只要公司能不斷開發出新的獲利來源,仍然是非常值得投資的。不過他同時也承認,買入的最佳時機是:公司業績即將大幅改善,但這種展望還沒有推漲公司的股票價格之際。

費雪並不主張投資者一定要在市場崩潰後尋找買入時機,他認為在1929年股市崩潰後的兩年內有勇氣買入並持有幾支股票的投資者收益率固然可觀,但在50年代以合理的價格買入成長股的投資者也獲得了驚人的回報,該觀點對於巴菲特的影響很大。

他堅決反對投資者去預測所謂經濟景氣高點和低點,以作為買入或賣出的根據。他諷刺道:“如果投資者有耐心查詢下每年在商業週刊上刊登的經濟學家對未來的預測就會發現,他們成功的概率極低。經濟學家們花費在經濟預測上的時間如果拿去思考如何提升生產力可能對人類的貢獻更大。”

不光是費雪,幾乎所有的投資大師們,都對依賴經濟景氣預測作為投資判斷的觀點嗤之以鼻。彼得·林奇說過:美國有6萬名經濟學家,卻沒有一個人預測到1987年的股災。巴菲特也說華爾街的經濟學家都睡大覺,可能是投資者的好訊息。熱衷於巨集觀經濟的預測對投資毫無益處,比如在2007年中國經濟景氣高峰時,幾乎沒有經濟學家對未來抱有悲觀看法,狂熱的樂觀派,以及股市“萬點不是夢”、“死了都不賣”的呼聲到時不絕於耳。

總體來看,對於費雪所倡導的尋找那些具有持續性競爭優勢、真正傑出公司的觀點,我是極為推崇的。正如巴菲特所言: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一家優秀的公司,勝過以極低的價格買入一家普通的公司,就是受費雪的這一思路影響。但我個人對於費雪並太不重視安全邊際,並過度強調集中投資的觀點還是持保留看法。

巴菲特的估值思路

大名鼎鼎的沃倫·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的人物生平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這裡不多做介紹。與其他投資大師所不同的是,從業60多年以來,巴菲特本人並沒出過書,市面上關於他的投資類書籍基本都是其他人根據他的投資思想所寫的。但這並不代表他的文筆不行,事實上,在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投資人生中,每年致股東的信都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個人認為,比起格雷厄姆和費雪的那些經典著作,巴菲特60多年來致股東的信更具有可讀性。段永平甚至說過,如果只能向投資者們推薦一部書,讀透巴菲特每年致股東的信就足夠了。

85%格雷厄姆+15%費雪

巴菲特的投資思想起源於導師格雷厄姆,進化與費雪和芒格。巴菲特曾經說他的投資哲學85%來自格雷厄姆,15%來自於費雪。他融合了兩者的理念與邏輯,既為他自己及伯克希爾公司的投資人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也造就了現代資本市場的投資典範。

中後期的巴菲特雖然已基本摒棄了格雷厄姆的菸蒂式投資法,但其85%格雷厄姆的說法絕非只是出於對恩師的尊敬。格雷厄姆提出的投資三大基礎原則:股票代表企業部分所有權、安全邊際、市場先生依然是巴菲特整個投資體系的基石。

隨著巴菲特的自我進化,以及在費雪、芒格等人的影響下,對格雷厄姆關於“股票代表企業部分所有權”的內涵做了一些改良,即從格雷厄姆的“股票代表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進化為“股票不僅代表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更代表著企業未來現金流分配的參與權”,並在此基礎上進化並總結出堅持投資具備“護城河”的企業,以追求未來現金流的可持續性和可預測性。

為了更好的預測出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巴菲特進一步提出了能力圈原則。追求在自己有能力理解和預測的企業裡獲取對於其他投資者的相對優勢,這是對有效市場理論的有力駁斥,以及對價值投資體系的重要昇華。從此,巴菲特擺脫了單純依靠量化分析的思維,建立了“財務資料僅僅是研究企業起點”的重要思想。

企業內在價值評估

內在價值是一個非常難以把握和精確測量的概念,因此,投資者需要盡力去尋找那些我們能夠大概率預見未來的公司。這就好比一旦你擁有了一條輸氣管道,走錯的機率也就沒那麼高了。

巴菲特說他並不會只盯著像市盈率(PE)這種單一估值指標看,也不認為其他如市淨率(PB)、市銷率(PS)等類似的相對估值指標能告訴你什麼有價值的資訊。對於投資而言,一個合理的價格倍數與標準普爾500指數相比孰優孰劣,很大程度上決於公司自身的淨資產收益率(ROE)和投入資本收益率(ROIC)。

人們總是試圖獲得一個估值的萬能公式,然而這並不容易。想要對某個生意進行估值,你需要掌握它從現在開始在餘下壽命中產生自由現金流量的動向,然後再把它們以一個合理的折扣率折現回來。現金面值多少就是多少,你只需要評估這門生意的經濟特徵。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也沒有任何人能幫得了你。說到底,能計算出所有企業內在價值的萬能公式並不存在,你得先了解這家企業。

巴菲特很少會去預計企業的長期高增長率,也許有的時候這樣也會錯,他可能會因此付出踏空的代價,但依然願意保守一些。縱觀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頂尖企業,並沒有多少能長期保持10%的增長率,至於15%增長率的企業就更是比“雞嘴裡的牙還少”。因此在估值時,投資者對於引數的設定務必需要謹慎,寧嚴勿寬。

彼得林奇的估值思路

彼得·林奇1944年1月19日出生於美國波士頓一個富裕的家庭裡,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他在麥哲倫基金任職的13年間,資產規模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持有人超過100萬人,成為當時全球資產管理金額最大的基金。麥哲倫的投資績效也名列第一,13年的年平均複合收益率高達29.2%,由於資產規模巨大,林奇13年間買過15000多隻股票,其中很多股票還買過多次。

林奇認為,只要用心對股票做一點點研究,普通投資者也能成為股票投資專家,並且在選股方面能做的像專家一樣出色。投資機會隨處可見,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商業的發展趨勢,留心周圍的世界。比如從購物中心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你就可以比專業分析師更早發現那些潛在的、會大獲成功的公司。

避免市盈率被誤用的三條原則

市盈率是投資者最常用,也最常被誤用的股票評估方法。市盈率的有效性取決於公司未來每股收益的正確預期和選擇合理的市盈率倍數,而這兩個條件在實際操作中是很難滿足的。不但每股收益的品質難以保證,波動性也很大。此外,關於市盈率的合理倍數也難以確定,且在收益為負數時,市盈率便沒有意義。

對此,林奇根據其多年的投資經驗,總結了避免市盈率被誤用的三條原則:

(1)、不要過於相信專家對公司收益的預測:儘管沒有人總是能夠準確預測公司未來的收益,但至少可以分析公司為增加收益所制定的計劃實施效果如何。專家的意見可以參考,但決不能輕信,投資者需要具備獨立思考、獨立決策的能力。

(2)、低市盈率股票並不一定值得購買:一些投資者認為任何股票,只要它的市盈率低就可以購買,這是不正確的。因為不同性質的商品間沒有可比性,可樂和茅臺都是好公司沒錯,但你不可能用買一瓶可樂的價錢去買茅臺。

(3)、千萬不要購買市盈率特別高的股票:影響市盈率的因素主要是市場利率、收益預期和心裡波動,林奇告誡投資者:市盈率代表投資收回成本所用的年數,即使再好的公司,買入價格也不能超過三位數的市盈率(除了個別收益不正常年份的市盈率),否則投資者要收回投資所需的時間可能比投資者本人的壽命還要長。

PEG估值法:歐普康視——買入還是等待?

PEG(price to earnings growth,即PEG)這個指標顧名思義,就是市盈率(PE)相對於公司業績增長(G)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PEG=市盈率/(企業年盈利增長率×100)。該方法最先由英國投資大師史萊特提出,並由美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繼承併發揚光大。該指標既可以通過市盈率考察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又能通過盈利增長速度考察未來一段時期內公司的增長預期,以此來判斷股票是否高估。

林奇告誡投資者:風險和成長性常常成正比,高盈利成長的同時也意味著高風險。一旦成長性不及預期,公司的高估值就會面臨被市場雙殺的險境,因此投資者對於公司成長性的預估需要更加謹慎。實現預期增長率的可能性:如果能用較少的槓桿率和資本支出產生相同的增長率,這樣的公司應該更有價值,它要冒的風險也相對較小。

公式分母端的年盈利增長率,主要是指未來三到五年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而非僅僅是未來一兩年的業績增速,對此林奇建議我們可以參考歷史長期的年度平均淨利潤增長率。一般來說,當PEG<1時,說明風險總體可控;如果市盈率只有增長率的一半,那麼這家公司就非常不錯了;相反,如果市盈率是增長率的兩倍以上,那麼這家股票的投資吸引力就不是很大,即使增長率預期再高。

【案例解析】怎樣給高市盈率的公司估值?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合法生產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氣接觸鏡的企業,歐普康視擁有較高的行業壁壘、優秀的盈利能力以及穩健的財務水平,產品中短期內也不存在被替代的風險。好的生意模式自然也帶來了較高的估值水平,如下圖所示,為歐普康視的歷史市盈率走勢:

從圖中我們能看到,公司的歷史市盈率一直在45-60倍之間上下波動,中位數估值高達53倍左右。角膜接觸鏡在上世紀90年代才進入中國,塑形鏡更是直到2012年以後才逐漸被福斯認識和接受,這個市場才剛剛起步,未來空間廣闊。也正是出於對這片藍海市場的看好,以及較高的行業壁壘,市場才給了歐普康視這麼高的估值。

由於業務特殊,歐普目前沒有可對標的已上市同類標的(幾乎是國內唯一),所以難以做估值上的橫向比較。那麼,面對高高在上的市盈率,又沒有合適的對標作比較,我們該如何給這樣的公司估值呢?這時PEG便有了用武之地。

考慮到未來兩三年正好是募投專案的建設週期,歐普增長的確定性較高,如果公司按照未來三年30%的複合收益率計算,我能接受的極限PEG價格為1倍。根據2018年公司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的資料,計算得出截止年中公司的滾動淨利潤(TTM)為1.74億元,根據PEG=市盈率/(企業年盈利增長率×100)的公式,1倍PEG相當於滾動業績的30倍市盈率,即:1.74×30=52.2億元,這便是我能接受的最高買入市值(分批次買入的最高價)。截至目前,公司的市值為75億,離52.2億的目標價還有一定的距離。

困難想的多點總不是壞事,大不了錯過也比做錯好。考慮到目前國人對於公司主要產品(角膜塑形鏡)認知度不高,以及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產品競爭力相對國外大企業並不佔優。如果要我買的話,我並不願為此支付過高的溢價。

也許有人會問:萬一這又是一家新的愛爾眼科呢?沒錯,確實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兩家公司在業務上也有往來,但這不是說服我支付過多溢價的理由,寧願錯過也不能做錯。真正的好機會不是算出來的,往往毛姑姑就行,估值也能大道至簡。

PEG估值法的關鍵在於分母“G”上面,問題是我們該如何保證公司未來三年內30%利潤增長率不會出現大幅的下降,這就需要我們對公司的基本面做出系統性的分析。所謂“分析一兩週估值五分鐘”,無論何種估值,前提都必須以紮實的基本面分析作為基礎,否則再好的估值指標也只是空中樓閣,缺乏事實的根基。

約翰聶夫的估值思路

約翰·聶夫1931年出生於美國的俄亥俄州,1964年成為溫莎基金經理,直至1995年退休。在溫莎31年間,複合投資回報率達13.7%,戰勝市場3%以上,22次跑贏市場,總投資回報高達55倍,是著名的低市盈率投資者。

有人說聶夫是比肩林奇,不輸索羅斯的傳奇投資大師,我認為比起林奇的13年29%的複合收益率,我更推崇聶夫的31年13%。資本市場上明星常有,壽星卻不常有,自知之明更不常有。我們中的多數投資者都不具備像大師們那樣的能力和資源,可以擁有的只是一點自知之明和一顆對複利的敬畏之心而已。

說起這個聶夫有點意思,在31年間,他把一度曾在破產邊緣的溫莎基金經營成為當時全美最大的共同基金,並創下了年投資複合回報率高達13.7%的優異成績。也許這和彼得林奇13年29.2%的業績相比並不十分突出,但聶夫的投資週期長達31年,而被公眾所普遍推崇的林奇掌舵麥哲倫基金僅僅13年,因此我不難理解為何林奇當時會做出急流勇退的決定。確實,普通人要想複製像林奇那樣研究了超過兩萬家公司,並取得非凡業績的經歷太累,也太難了。

林奇用13年的時間證明了自己的成功,但我們永遠也沒機會知道下一個13年他是否還能複製曾經的輝煌。就像米勒連續13年戰勝市場,卻在第14年虧掉的錢比他前13年賺的總和還多:歷史業績未必具有可複製性,投資人永遠沒有片刻懈怠的理由。如果把投資比喻成一場龜兔賽跑,與傳統不同的是,林奇是隻勤奮的兔子,而聶夫則是隻激情的烏龜:誰都不比誰差。

聶夫喜歡將自己的投資風格定義為“低市盈率投資”。儘管這個指標也有它內在的缺陷和條件限制,但所謂大道至簡,萬變不離其中。聶夫選股的思路,即在被市場暫時忽略和低估的公司中尋找投資機會,而對於成長性並沒有太高的要求(超過7%即可)。畢竟,股票的長期收益並不依賴於實際的利潤增長情況,而是取決於實際的利潤增長與投資者預期的利潤增長之間存在的差異。對於他的選股標準,主要有以下七點:

1、低市盈率;

2、基本增長率超過7%;

3、收益有保障;

4、總回報率相對於支付的市盈率兩者關係絕佳;

5、除非從低市盈率得到補償,否則不買週期性股票;

6、成長行業中的穩健公司;

7、基本面好。

根據上述七點總結,1和2代表聶夫的投資風格;3說明聶夫很看中分紅,但也不強求;4即聶夫的投資標準;5說明聶夫對於週期性股票的投資方法(聶夫的能力圈同樣很廣,並不亞於林奇,31年來他的投資標的涉及幾乎所有行業的公司);6和7並無太多新意,但也證明了聶夫的價值投資傾向。

聶夫的投資標準其實很簡單,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我的理解大致是:通過包含股息率在內的總回報率,比較它與市盈率的倍數關係,這也可以近似看作是PEG的倒數。說到PEG,自然就會想到林奇,聶夫的投資方式就是把PEG倒過來看(所以我才說這個聶夫很有點意思)。在這個問題上,兩個人卻又表現了出驚人的相似性:林奇說,當增長率超過市盈率,機會就來了,而聶夫就曾用14倍的市盈率(股息率約為4%)購買了的ABC電視的股票,並獲得了可觀的投資回報。

然而,並不能因為上面的例子輕易就把兩人的投資標準劃上等號。聶夫尋找的,經常是總收益兩倍以上於市盈率的公司,即低於0.5倍並考慮包括股息收益率在內的PEG。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聶夫並不固執於如此低估的公司,而現實的問題則是這樣的公司也確實非常少見。因此,聶夫的標準實際上是相對於市場平均價格打對摺的股票,我在這裡用一個比較極端的等式來說明:

聶夫的估值思路:(公司業績增長率+股息率)/PE=2(市場平均增長率+平均股息率)/平均市盈率,即:(換算為)目標價格=[(公司業績增長率+股息率)×每股收益×平均市盈率]/2(市場平均增長率+平均股息率)

上式看似複雜,你可以把它看做市場平均估值中樞的對摺。舉個例子,假如市場的平均收益增長率為8%,加上平均1.2%的股息率,得到的總回報率是9.2%,此時若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或者你也可以在網上查到關於滬深3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20倍,則總報酬率為0.46。這時,如果你目標公司的總回報率為0.92,即市場的兩倍,便符合了聶夫的標準。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投資者依然是雲裡霧裡,希望下面這個具體的例子能幫您解惑:假如一家公司的市盈率為15倍,股息率為3%,如果你能確定公司未來三到五年的業績增速將達到12%時(15/100-3%),則公司便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聶夫卻認為,從更安全的角度來看,只有當公司未來三到五年的業績增速達到27%時(15×2/100-3%),公司才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即用15倍的價格買入一隻股息率為3%,未來三到五年業績增速不低於27%的公司,一旦你發現了這樣的投資機會,你就很可能找到了一座未被開採的金礦。

總結:

•人為把價值和成長割裂開來的做法本身就不可取,價值派完全可以深研個股,而成長派也需要重視安全邊際,兩者並非不能相容。

•通過對投資大師們總結出的估值思路的比較和分析,再做出有選擇性的揚棄,普通投資者也同樣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前人目不能及的遠方。

•格雷厄姆在估值方面極其謹慎,主要採用資產價值評估,非常重視公司的有形資產淨值。他相對更重視賬面資產,而對於市盈率估值的方法則非常保守,也用的較少。

•清算價值法主要用於困境、夕陽或菸蒂公司,投資者需要明確計算這個公司的深度安全邊際,才能放心買入等待市場情緒或業績反轉。

•流動資產價值法比清算價值法的估計更保守,如果投資者能找到那些低於運營資金淨額(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的公司,很可能就意味著翻到了值錢的貝殼。

•與格雷厄姆相反,費雪更傾向於尋找那些具有競爭優勢、真正傑出的公司,並且集中投資、長期持有,甚至永遠持有。

•股票代表企業部分所有權、安全邊際、市場先生是巴菲特投資體系的三大基石。在此基礎上,他進一步認為股票不僅代表企業淨資產的所有權,更代表著企業未來現金流分配的參與權,並提出了“護城河”與“能力圈”的概念以輔助這一思想。

•內在價值是一個非常難以把握和精確測量的概念,因此,投資者需要盡力去尋找那些我們能夠大概率預見未來的公司。

•為了避免市盈率被誤用,投資者不應過於信賴專家對公司收益的預測、低市盈率股票並不一定值得購買、並且千萬不要購買市盈率特別高的股票。

•PEG既可以通過市盈率考察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又能通過盈利增長速度考察未來三五年內公司的增長預期,以此來判斷股票是否高估。該指標越小,說明投資風險也越小。

•無論何種估值,前提都必須是通過紮實的基本面分析後所得,否則再好的估值指標也只是空中樓閣,缺乏事實的根基。

•假如你能發現一家公司的收益增長率+股息率兩倍於股票的市盈率,那麼你就可能找到了一座未被開採的金礦。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再看工業4.0:製造業強國日本眼中的工業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