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疫情的中心,武漢已經連5天新增確診、新增疑似、存量疑似三“清零”,相反,海外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了26萬,急劇擴散的勢頭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恐慌。
這種恐慌情緒傳導到國內,直接轉化成了A股的殺跌動能,上證指數有效擊穿了2685點的疫情底,這發生在上週末“一行兩會”剛召開完“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有關情況”會議的大背景之下。
目前市場對行情有三大疑問,監管層的維穩會不會上升為救市?如果救市的話,有哪些具體政策值得期待?救不救的起來?
今天嘗試對這三個問題做分析、研究:
救市是防止金融風險向實體經濟蔓延
近六個交易日,因疫情擴散帶來了全球金融、商品市場暴跌,美股帶動新興市場頻繁熔斷,輸入型金融風險也加劇了A股的調整,雖然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的中國股市相對抗跌,但調整勢頭正在加劇。
正是這種苗頭的出現,讓一行兩會和外管局一起召開了金融市場維穩的新聞釋出會,因為股市的急劇下跌,所蘊藏的風險,很有可能會傳導至實體經濟。
百股跌停已經成為A股的常態,尤其彈性較大的創業板,一旦股市大面積跌停,流動性就岌岌可危。市場上股票賣不出去,基金公司沒有贖回的資金來源,面臨崩盤風險。
市場上許多對應股票的信託集合計劃或者投資計劃都涉及銀行理財資金,如果繼續下跌,資金繼續斬倉,信託公司將無法歸還銀行的理財資金、面臨崩盤。股票市場處於沒有流動性狀態,投資者開始從債券市場進行拋售,利率體系面臨被沖垮風險。若任由流動性危機蔓延下去,整個金融體系都將受到衝擊。
同時,股價不斷下沉,讓證券公司兩融、股權質押業務和銀行優先順序資金很可能出現危機,那麼接下來出問題的很可能是就不只是股市和金融系統了,實體經濟也會受到牽連。
所以,不管口頭承不承認,救市是一定的,一行兩會上週的新聞釋出會的主旨就是吹風與背書。
開啟監管層的救市工具箱
上週一行兩會的新聞釋出會,除了一堆心靈雞湯之外,全場釋出會唯一的乾貨是:部分保險公司可以突破股市投資比重的30%上限。
簡單測算一下,當前險資頂格增倉股市的資金空間約3.66萬億,加上突破投資比重的部分,增量資金至少5萬億+。
當然,理論值並不表示實際進場數,險資目前的倉位不高,既是潛力也是態度。
這個救市手段太模糊,指令也並不清晰,只能算是“訊號槍”。
中國央行降息已經在路上?
美聯儲則在在3月3日以及3月16日兩次降息,降息後基準利率為零。
本次美聯儲降息後,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開啟空間——降息後,外部壓力不會太大,匯率也不會有太大的貶值壓力。在疫情影響之下,降息成為拉動需求、應對金融市場波動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美元在流動性危機下走強,帶動人民幣走弱,央行需要維護匯率穩定,不願降低利率。同時,這也是留有“後手”的政策思路,留待最危急的時候,央行會毫不猶豫的出手降息。
繼續實施禁空令:限制融券業務賣空業務的規模;
提高社保、保險資金的入市比例;
擴大對股票押壓業務的資金救助,並且要求券商提升對強行平倉的容忍度;
組建“國家二隊”,有選擇性的找準時機建倉掃貨;
央行向證金公司提供無限流動性支援……
在我看來,短期內監管層的救市一定是有效果的,就像2015看的連環股災,只要解決了“流動性”的問題,基本面並不差的A股,在扶一把(救市)之後,就能自己重新走上正常的軌道。
目前面對西方社會不確定的抗疫處理措施,不確定的新增感染者,不確定的經濟影響。在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下,老特領導下的美國政府還沒有采取高效的措施,釐清這些不確定。
美國、歐洲的經濟增長已經跌入了未知區域,很多金融企業包括中小企業在後面一段時間會遭遇各種巨大的挑戰,失業會是一個大問題,社會的穩定也會是個大問題。
環球外部經濟增長的風險,對於改革開放逾40年的中國來說才是大的挑戰,也是A股市場不容忽視的長期風險爆發點。
因此,中國股市短中期的行情,在救市政策儲備充足的條件下,有一定的拓展反彈空間,但長期行情,卻取決於海外疫情的增長拐點什麼時候出現,以及特效藥和疫苗的研發進展。
-
1 #
-
2 #
等到熔斷的時候降息管用嗎?看看美股就知道了
-
3 #
只有祈禱美國股市上漲暴張,我大A才能小漲。唉無語了
-
4 #
停止發行新股就會有得救
-
5 #
哪有什麼工具箱,有誰見過一樣管用的東西嗎
-
6 #
你的標題就已經點題了
-
7 #
流動性的黑洞,是股市跌了的根本原因
-
8 #
工具箱裡只用一個喇叭!
-
9 #
他們的任務就是發新股。
-
10 #
A股跌是常態化,漲才是奇怪
-
11 #
繼續發新股吧,每天發個10只20只就好了
-
12 #
今天下午的A股市場,上下兩難!只有久盤必跌了!
-
13 #
工具箱裡有新股、新股、還有新股
-
14 #
取消印花稅,暫停新股!
-
15 #
長期行情也是3000點
說的很到位,沒有人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