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文刀
昨日,兩張“維權”圖片流傳幣圈,涉及OKEx和火幣兩大數字資產交易平臺, “維權”原因指向3月12日比特幣極端行情下兩家交易出現宕機情況,部分投資者因此無法立刻管理倉位導致資產損失。
事件發酵的當日下午,OKEx率先發布了相關處理方案表示,因平臺自身原因導致的無法交易,平臺會給予相關使用者合適比例的補償。火幣全球站則對蜂巢財經表示,在火幣中國園區門口聚集的部分人員並非火幣全球站使用者,另有部分在當日行情大跌時無交易操作。同時,平臺也表態已安排專人與其中4位有交易的使用者聯絡跟進。
就在兩家平臺齊遭“維權”的一天前,中國人民銀行的官方公眾號上,釋出了最新一期“3·15”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系列圖文,內容提醒投資者警惕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套路”,其中包括惡意宕機、操縱市場。
社交網路上,有業內人士將央行的圖文與兩家平臺的快速回應聯絡在一起。
事實上,自3月15日起,央行的公眾號就開始以“金融權益保護”為主題,面向公眾釋出了9篇針對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等各類防範金融風險的圖文。蜂巢財經注意到其中3篇涉及區塊鏈和數字貨幣。
無論是對普通福斯還是從事加密貨幣行業的人來說,國內監管對涉幣融資等行為的態度始終保持著“打擊”的態度。
兩大平臺應對“維權”傳聞
3月23日上午,兩張“維權”圖片傳遍了幣圈,“維權”物件分別指向兩家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火幣和OKEx。涉及兩家平臺的網傳“維權”圖中均有人員聚集、手持大字報等行為。
目前,火幣和OKEx都提供合約交易服務。有投資者反饋,3月12日,比特幣從7780美元暴跌超過20%收於6133美元,極端行情下,火幣和OKEx的合約交易頁面都曾出現過卡頓情況,使用者的平倉、開倉操作受到短暫影響。極端行情下,使用者無法操作倉位,常被投資者稱為“宕機”。
3月23日下午,OKEx和火幣相繼針對“維權”事件做出迴應。
OKEx“關於312極端行情造成永續合約短時間卡頓的處理方案”的公告顯示,3月12日18:50 ~ 19:40(HKT)期間,OKEx永續合約出現了短時間的卡頓。該平臺表示,由於平臺自身原因導致的無法交易,平臺會給予使用者合適比例的補償。
OKEx針對合約卡頓的處理方案
公告稱,OKEx的工作人員已經主動聯絡在此期間確有登入日誌和永續合約的操作的使用者,商討具體方案,目前已經與大部分受影響的使用者進行了第一輪溝通,達成了互相滿意的方案。OKEx提示,如果有使用者在卡頓期間有登陸和交易操作,仍沒有和工作人員對接上,可以通過平臺提交工單進行反饋,而後會有專人聯絡。
火幣全球站對蜂巢財經回覆了有關 “維權”的調查情況。相關負責人稱,23日上午9點左右,有10多人到火幣中國的辦公園區門口聚集,集體喊口號並拍錄照片和視訊,數分鐘後離去。經核實,上述人員有部分並非火幣使用者,另有部分在3月12日行情大跌期間並無任何交易操作。其中有4位為火幣全球站使用者且在3月12日有交易,火幣已經安排專人聯絡跟進。目前,火幣全球站成立了專項處理小組來答覆使用者訴求。
對於“宕機”,火幣則迴應,經反覆查證,在當日的行情暴跌期間,火幣全球站的交易系統基本保持了穩定,“資產系統產生一定範圍的劃轉延時現象,但不影響對交易的正常操作,目前接觸到的客戶爆倉案例,並非由此引起。”同時,火幣也表態,如果有使用者因系統問題導致爆倉虧損,可通過郵件提交關鍵操作資訊,平臺會調取後臺日誌確認情況及明確責任歸屬,並根據責任認定做出相應處理。
針對“維權”行為,OKEx和火幣全球站均表達了對惡意維權的抵制態度。
OKEx表示,因正常交易方向錯誤導致的虧損或並非真實使用者藉機敲詐勒索,平臺會保留追求法律責任的權利。火幣同樣表示,平臺不會應允“以技術故障為由頭來開展不當索賠”的行為。
央行3篇圖文提示涉幣風險
一天之內,兩大交易所相繼傳出“維權”事件,巧合的是,就在一天前中國人民銀行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有關“3·15”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系列圖文的最新一期內容中,標題正好是 “不要被虛擬交易平臺騙了”。
文中指出,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存在三大“套路”,包括刷交易量,營造繁榮假象,誘引投資者入場;惡意宕機,逼迫槓桿交易“爆倉”,操縱市場;線上詐騙、洗錢等。
央行警示交易所惡意宕機套路
圖文預防的第二天,兩大交易平臺就被傳因“宕機”遭致維權。社交網路上,有業內人士認為,兩大交易所緊急迴應維權事件,或是在央行的警示文章中感受到了壓力。
一直以來,數字資產交易在各國都面臨監管,數字貨幣圈又是金融詐騙、非法集資亂象的重災區。每年的“3·15”晚會都會讓幣圈人士警覺,擔心數字貨幣行業會成為被曝光的物件。
不過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影響,央視宣佈延遲播出“3·15”晚會。延遲並不意味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舉措消失,“雖遲但到”先從央行對福斯防範金融風險的提示開始。
事實上,從3月15日開始,央行的公眾號接連發布了9篇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系列圖文。蜂巢財經注意到,其中3篇提及了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相關騙局,包括央行數字貨幣、利用區塊鏈概念投資理財和虛擬貨幣交易平臺。
除了最新一期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套路外,系列圖文再次提示,央行數字貨幣(DC/EP)目前還在研究測試中,個別機構冒用人民銀行名義推出“DC/EP”或“DCEP”在資產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的行為,可能涉及詐騙和傳銷;投資者在投資虛擬貨幣時,務必提高警惕,防範非法集資。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子彈”仍在路上,亂象叢生的數字貨幣行業不排除會成為目標。無論是對普通福斯還是從事加密貨幣行業的人來說,國內監管對涉幣融資等行為的態度始終如一,防範金融風險的警戒線仍在。
互動時間
你如何看待維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