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總言

現在股市概念題材:高階裝置製造、晶片、軟體、新能源、氫能源、5G、生物製藥……

還有就是ABC =AI(人工智慧)+Big Data (大資料)+Cloud(雲端計算)的合成詞

(亞馬遜、微軟、谷歌,中國的阿里、 騰訊、華為等科技巨頭,斯坦福、麻省理工、伯克利、清華、 北大等全球知名高校,均加入雲端計算領域的研究隊伍當中。)

今天帶給大家的這家企業是科創板首家雲端計算領域企業——U-Cloud(優刻得)

重點關注:科創板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中國移動站臺直接為其提供基礎裝置

近3年財務資料

2016-2018年

營業收入:5.16億元、8.40億元、11.8 7億元,

淨利潤:-2.11億元、0.59億元、0.77億元,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0.88億元、1.93億元、4.46億元,

毛利率:29.0 7%、36.43%、39.43%,

淨利率:-40.89%、7.02%、6.4 9%。

財務資料分析:

行業財務關鍵點:現金流

現金流遠要與淨利潤;

毛利率、淨利率大幅上升;

三年複合增速高達51.6 7%。

值得關注的是,同行業巨頭阿里雲,仍在虧損,仍處於大筆燒錢階段,而優刻得已經開始扭虧為盈

行業分析

1、雲端計算的生意邏輯

雲端計算,是繼大小型機時代、PC時代、網際網路時代後的第四次IT產業革命。

第一次革命以積體電路為基礎

第二代革命以微處理器和作業系統為基礎、

第三代革命以因特網 和虛擬化技術為基礎、

第四代革命以虛擬化和分散式技術為基礎

注:在雲端計算開始之前,企業的IT系統必須依託於購買伺服器、交換機同時需要同步購買捆捆綁付費軟體、招聘專業人員維護來實現企業的自有IT系統搭建,硬體及人員成本極高,很多企業的IT系統搭建並非在經營商給企業帶來實際效益,更多的是工具及應用。

雲端計算的出現讓企業實現按需購買服務,給企業節約了很多系統搭建的成本。

雲端計算背後的技術包括:虛擬化、分散式資料儲存、資料管理、程式設計模式、資訊保安等。

行業發展歷程:

1965年——由IBM推出System/360 Mod el 67 和TSS分時共享系統,解決了當時流行的大型機價格貴、 使用成本高的弊端。

20世紀80-90年代——,IBM搭載英特爾的X86微處理器和微軟DOS系統 的PC電腦。

1998年——VMware公司首次啟動Windows 95。

21世紀初——伴隨著英特網和虛擬化技術的出現,伺服器門檻不斷降低,雲端計算開始有了豐沃的發展土壤。

網際網路下電商、社交、郵件、音訊、視訊等業務的層次不斷,對資料運算、儲存、處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儲存裝置成本及人工維護成極高,因此資料的運算、儲存需求應運而生。

電商業務真正將雲計算髮揚光大

亞馬遜——電商行業存在明顯的季節性、銷售的時點特定化等問題,亞馬遜的技術團隊為了滿足資料處理的穩定問題,提出把IT基礎設施分 化到最小的原子單元,讓程式設計師可以以最大的自由度來選擇各類stack。2006年,亞馬遜以Web服務的形 式,向企業提供雲端計算服務。

微軟——2008年,微軟釋出公有云計算平臺。

阿里——2008年,伴隨這淘寶、支付寶使用者激增,特殊時間段伺服器的使用率飆升至爆棚數值,阿里的技術框架只能通過購買伺服器進行解決,且當時阿里處於快速擴張期,資料多,費用高,最理想的方案就是建設自己的計算架構,滿足資料同時調取及處理的需要。

於是2008年,阿里研究院成立, 職能就是組織阿里雲端計算架構開發。最終,成功開發出“飛天”系統。並在2010年,開始平穩執行。

2009年後——產業飛速發展,形成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三大巨頭。

公司分析

創始人:季昕華

同濟大學電氣自動化學士、復旦大學軟體工程碩士, 是“中國第一代黑客”代表人物。

曾任職“騰訊、盛大”等公司負責黑客入侵、網路安全等工作。並結識了莫顯峰、華琨之後成為優刻得的創始人(三人為一致行動人)。

公司發展歷程

2012年 創立UCloud,聚焦於雲端計算。

2013年 手遊爆發。手遊的研發及應用基於雲端計算成為大勢所趨。

2013年 獲得得DCM、貝塔斯曼的A輪融資1000萬美元。

2014年 獲得君聯資本、貝塔斯曼、DCM的B輪融資5000萬美元;

2015年,獲得君聯資本、VMS Legend InvestmentFundI、光信資本等C輪融資1億美元;

2017年,獲得元禾控股、中國國際金融的D輪融資9.6億元;

2018年,完成E輪融資,投資方為中國移動旗下中移資本。

核心技術

全球有21大資料中心、5萬多家客戶,間接使用者量近 10億,業務也從最早爆發的手遊,擴充套件到政企、金融科技、新 零售、線上教育、智慧醫療等眾多領域。

股權解讀

季昕華、莫顯峰、華琨在2018年5月簽訂《一致行動協議》,三人為優刻得的實控人,共持有29.73%的股權。其在2018年進行股改,設定A、B類股和特別表決權。如此一來,季昕華、莫顯峰、華琨三人合計擁有64.71%的表決權。儘管之前經過多輪融資,但其對企業經營方向仍有絕對話語權。

雲端計算的產業鏈

上游——為基礎設施提供商,如伺服器(中低端佔據85%的市 場規模)、網路傳輸裝置等裝置供應商和IDC資料中心服務、網路頻寬、IP、CDN等資源供應商,代表公司為萬國資料、世紀互聯、Equinix、浪潮資訊、IBM等。

中游——雲端計算服務供應商,可劃分為三類:IaaS(基礎設施 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體即服務)。

下游——即需要IT雲服務的各行業企業。

優刻得對上游採購裝置及資源,集中度50%左右,對下游提供定製化服務,客戶集中度很低。

基於產業鏈下優刻得的收入情況是怎樣的呢

收入構成

2018年

公有云:業務收入佔比:88%,毛利率為41%;

(公有云的收入構成有:計算、網路、資料庫、儲存、資料分析、雲分發、 雲安全等,其中計算機、網路、資料佔收入的85%以上)

私有云+混合雲:業務收入佔比:10%,毛利率分別為44%、25.7%。

PS:

公有云:

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為使用者提供的能夠使用的雲,公有云一般可通過 Internet 使用,可能是免費或成本低廉的,公有云的核心屬性是共享資源服務。這種雲有許多例項,可在當今整個開放的公有網路中提供服務。

私有云:

私有云可部署在企業資料中心的防火牆內,也可以將它們部署在一個安全的主機託管場所,私有云的核心屬性是專有資源。

混合雲:

混合雲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是近年來雲端計算的主要模式和發展方向。我們已經知道私有云主要是面向企業使用者,出於安全考慮,企業更願意將資料存放在私有云中,但是同時又希望可以獲得公有云的計算資源

三種雲服務的區別在於,是否存在共享性,私有云主要應用在大型企業,雲服務上相當於“管家服務”,按提供的託管服務收取費用。

生意流程:

裝置採購——研發——簽約——銷售

生意模式:

To B

資產結構

總資產:21.56億;

總負債:4.35億;

貨幣資金佔比:43.63%;

固定資產佔比:38.56%;

應收賬款:8.15%;

從負債結構上來看,主要是應付賬款及預收賬款,分別佔比8.79%、5.83%。

利潤結構

2018年淨利潤7.14%

2018年公司收入的60.25%用於經營成本,研發費用佔比13.51%,銷售費用佔比11.92%,管理費用9.64%;

綜上所述:

從公司賬面現金、應付及預收款佔比來公,公司具備一定的話語權、公司屬與重資產投入、重研發型公司。

伴隨著收入的增加,公司必須投入工作的自己,購置硬體、資料、網路資源,前期投入大(折舊攤銷多),公司擴大盈利,必須實現超大規模化運營。

行業地位

與優刻得處於同一IaaS細分賽道的公司分別是

全球前五

亞馬遜(51.8%)、

微軟(13.3%)、

阿里巴巴 (4.6%)、

谷歌(3.3%)、

IBM(1.9%);

國內前五

阿里 (45.5%)、

騰訊(10.3%)、

中國電信(7.6%)、

金山雲 (6.5%)、

AWS(亞馬遜旗下,5.4%)

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可以看出市場的集中度相當之高,具備“贏家通吃”的屬性。

當然,不同公司見,雲端計算的投入佔比也有顯著的不同。

然而,優刻得的營收不足阿里雲營收的1/10,是否可以與同產業鏈環節中的PaaS、SaaS服務商對比嗎?

上面我們介紹過,PaaS、SaaS服務商主要提供的是平臺及軟體服務,對硬體的要求並不是很大,固定資產佔比小,因此,SaaS的邊際使用成本很低,與優刻得的可比性小。

那麼我們將可比公司擴大到產業鏈的上游公司(網路傳輸裝置等裝置供應商和IDC資料中心服務),具備大型裝置購入性質的公司,比如:

資料港、萬國資料、世紀互聯、光環新網、Equinix等IDC服務公司;

上游IDC服務類公司的資產較重,以機櫃、建築為主,還包括了核心系統,再建工程等。

募資用途

可以看出,此次其募資用途,主要用於內蒙古建設資料中心,擴大規模。

技術實力

雲端計算設計到的技術有:虛擬化技術、分散式資料儲存、技術管理、程式設計模式、分散式資源管理、資訊保安調查、平臺管理等技術。

從智慧財產權上,目前優刻得在分散式儲存、資料讀寫、雲端資料託管和熱補丁載入技術方面擁有5項專利技術,

在研專案10項,主要集中在RDMA(遠端直接資料存取,解決處理延時問題)、虛擬化、資料加密、智慧化發展。

研發費用方面

2016-2018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為0.98億元、1.06億元、1.60億元,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8.97%、12.68%、13.51%,零資本化。

可以看出,在研發費用上,業務相近的光環新網的研發投入較低,這主要是因為, 其雲端計算服務主要依託亞馬遜AWS研發,因而研發投入較少。

從研發人員上看,優刻得擁有543名研發人員,佔員工比例51.4%,招股說明書顯示核心技術人員季昕華、莫顯峰、楊鐳,其中前兩位為實際控制人(一致行動人),公司核心技術團隊比較穩定。

市場分析

優刻得的客戶分為兩種,一種是需要提供定製化服務的大客戶,另一種是提供標準化服務的中小客戶,收費模式大客戶為,接受後付費模式,因此公司的應收款的形成是由定製化服務產生,中小客戶的收費模式為線上充值,按照提供的服務進行閱讀結算,因此公司的應收的形成是由中小客戶的標準化產品形成。

從資料上看

從資料上看,產業鏈的上游公司的預收款佔比較少,應收款佔比較高,從客戶機構上裡看,Equinix客戶陣容強大,應收款佔比最低,對下游具備絕對的話語權。

從SaaS行業來看,賬戶要提供軟體服務,以預收為主,SaaS預收佔比在30%以上,其中之前提過的Adobe、Salesforce、 的預收金額更是高達60%。更是秒殺ERP領域的用友、甲骨文、微軟等巨頭企業。

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優刻得在雲端計算服務領域的話語權,優於上游的IDC資料計算服務,更接近於終端SaaS服務,預收較高。

然而從三年的應收、預收資料上看,優刻得的應收比例在上升、預收比例在下降,可能是為了佔領市場份額,在大客戶的付款方式上做了讓步,以及小客戶的獲取上市場競爭加劇。

未來預期

市場發展——中國公有云市場,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 並且,公有云細分市場中,IaaS增速最快,發展潛力最大。

競爭情況——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馬太效應明顯

2016-2018,優刻得的市場份額均出現下滑,R3集中度提升,行業出現強者恆強的局面。雲端計算行業雖然高速發展,但最終享有市場紅利的還是排名靠前的寡頭企業。這種格局同樣出現在全球雲端計算市場。

然而,為什麼優刻得在財務資料上能夠領先阿里,率先扭虧為盈呢?

其實優刻得並非真正的盈利,而是2018年進行了股改,未分配利潤受股改淨資產折股影響,虧損減少1.53億元。

估值定價

綜合考慮,1、優刻得仍處於告訴成長階段,未形成盈利規模,研發投入很高;2、雲端計算服務商的收款模式為預收款高,可轉換收入的確定性,我們採用PS及現金流貼現法進行估值;

綜合估值我們會在近期更新。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謀篇5G新時代,加倉網路安全股(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