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格力電器電器近日動作不斷,從製造口罩到釋出可以有效消滅病毒的空氣淨化器,格力貌似總能緊跟一些事件發展形勢。可是一頓操作猛如虎,格力的股價卻是掉的有點狠。

2020年3月23日,格力電器股價下跌4.56%;收於49.22元/股,較春節前70.56元/股的高點已經下跌30.24%;總市值為2960.94億元,距離美的集團當日的市值差距已經高達287億元。

格力電器作為中國產家電的雙寡頭之一,春節前借股權改革的利好,市值一度超過美的集團。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兩家企業之間的差距又被迅速拉開,不禁有人會產生這樣的疑惑,格力電器到底怎麼了?

家電龍頭還是空調龍頭

在普通人的認知裡,格力電器是做空調的。了解格力電器的人肯定知道這種認知並不不正確,但是普通人產生這種認知也具備合理性。從2019年Q2財報看,格力電器旗下業務除了空調外還包括生活電器、智慧裝裝備、廢舊家電回收業務等,具體經營產品也有風扇、電飯煲、冰箱、洗衣機等其他常見的家電產品。說格力是做空調的企業嚴格意義上是錯誤的說法,但是其他家電產品佔比格力總收入比重非常的低,空調所佔比重非常的高。

資料顯示,格力電器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983億元。其中空調業務收入為793億元,佔總收入比為80.67%;生活電器業務收入為26億元,佔總收入比僅為2.64%。個位數百分點的收入比,就是格力旗下其他家電產品沒有太強存在感的重要原因。

反觀美的集團,同期美的集團營業收入1543億元。其中空調業務收入714億元,佔總收入比為46.27%;消費電器業務收入為584億元,佔總收入比為37.85%。相較而言,美的的集團的空調業務體量稍微小於格力電器,但是美的總營收體量要遠大於格力,並且美的其他家電業務的體量也遠大於格力,業務更多元更均衡。

所以嚴格意義上講格力是空調行業的龍頭,但是空調行業是雙龍頭格局。而美的集團是更大的家電行業的絕對龍頭。業務單一或者多元只能說是企業的經營特色,並不好用來判定是企業的優勢還是劣勢。如果非要比較的話,就要分情況看。

順勢的時候,單一業務的經營可以集中資源把更細分的領域做大做強,這也是格力在收入體量遠不及美的的情況下,市值能夠超越美的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場更願意給某個領域更專業的企業更高的估值。而亂勢的時候,業務更多元的企業顯然具備更好的風險抵抗能力。這是個很淺顯的道理,就是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時下,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巨集觀基本面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業務更加多元更加均衡的美的集團,二級市場表現好於格力電器也是存在邏輯支撐的。並且,這次疫情有可能會對空調消費造成比較大的衝擊。

病毒對溫度敏感,空調行業恐受衝擊

3月17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走進格力·對話董明珠”的直播中表示,格力二月份基本上一個月都沒有銷售,相較於往年銷售一百幾十億、兩百幾十億的資料,今年幾乎為零。

此訊息一出,有的人誇讚董明珠講了實話,有的人質疑董明珠如此形容二季度業績是否涉嫌違規信披。斑馬君看到這則訊息的反應是,為什麼新冠疫情對格力的業績影響如此之大。就像前面講到的,格力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空調業務,如此大的單月份業績變臉勢必也是因為空調業務受到嚴重影響。細想一下,新冠病毒和空調行業確實存在著值得注意的聯絡。

我們都知道,空調行業原本是季節週期非常敏感的行業,春冬是行業淡季,秋夏是行業旺季。造成這種季節敏感的原因是由於中國的空調多用於製冷而不是制熱。平時格力電器通過計提鉅額的渠道返利基本上能做到空調的四季產銷均衡,為什麼這次就做不到呢?因為空調製冷的消費需求可能會因為低溫環境更適合病毒生存而下降。

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階專家組組長張文巨集強調,很難講天氣熱了,病毒就消失,但可能是。美國H1N1、中國的SARS也跨季了。所以並不是一到夏季就沒有了。所有的窗子都開啟,拼命通風,是有用的。開窗通風極為重要,夏季炎熱可能對病毒有一定壓制作用,幾個月防控下來後,正好到了這個時間點,可能也是時間上的巧合,很難分辨什麼是巧合,什麼是科學。因此,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說炎熱對新冠病毒的抑制作用是存在很強共識的,並且從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的疫情現狀來看,疫情很難因為夏季的到來而完全消失。那麼炎炎夏日,開不開空調製冷就成為了一件值得深思熟慮的事情。即使選擇開空調,那麼要不要開窗通風呢,感覺好糾結。當一種產品的消費需求下降的時候,想去取得更好的產品銷量確實是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對於過於依賴空調主業的格力電器來講,原本應該是銷售旺季的這個夏季可能也要面臨消費需求下降的挑戰。而美的集團由於更多元更均衡的業務受到的衝擊就會小一些。有了這樣的預期,格力二級市場表現相對弱勢也是合理的。

好企業不懼短期調整

格力電器作為A股市場上知名的藍籌績優股,雖然近期股市表現不及競品企業美的集團,但是和其餘企業比起來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股權分置改革對於格力電器來講最重要的改變就是企業管理層要面臨更大的業績壓力。因為管理層的治理權是依靠槓桿以小博大取得的。只有取得更好企業經營業績以及企業股價更好的二級市場表現才能有效維持槓桿資金的穩定性。

董明珠女士真的是很發愁,至於是否是違規信披也沒有什麼必要過度去苛責,畢竟她並沒有準確的量化二月業績。管理層壓力大實際上對於企業投資者而言是好事情,有壓力才有動力。相信做口罩、釋出能夠消滅病毒的空氣淨化器,格力電器的響應速度如此之快,這背後股權分置改革造成的業績壓力功不可沒。

並且股權分置改革後,格力電器的多元化發展是很值得期待的。當年董明珠本來想主導格力電器入主珠海銀隆,卻遭珠海國資委否決。之後董明珠以個人身份聯合萬達、京東對珠海銀隆增資30億。雖然珠海銀隆後續發生了一些討債、裁員等負面事件。但是從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董明珠確實看對了趨勢。

經過一系列調整之後,現今珠海銀隆已經在董明珠的掌控之中。珠海銀隆作為格力電器的關聯方,兩家企業的互動也是日益頻繁。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之間的關聯交易總額為2.71億元,較上期有所提升。其中,0.1億元是格力電器向珠海銀隆採購新能源車輛及儲能裝置;2.61億元為格力電器向銀隆銷售的產品與商品,主要為智慧裝備與大巴空調。

格力的電器的投資者們看到這樣的資料,應該感到欣慰。這表明格力電器對珠海銀隆的業務主要是是以銷售為主。現在董明珠也取得了格力電器的治理權,以後格力和銀隆的故事會不會是新能源與家電的強強聯合呢?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外資重回,搶股搶房初現端倪,哪幾類可轉債進攻性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