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併購吳曉波旗下巴九靈終止,宣告全通教育4年3次重大資產重組均以失敗告終。

依靠外延式併購快速催肥的全通教育,股價一度超越貴州茅臺,登頂滬深兩市“股王”,公司總市值曾達到535億元,現在跌到僅有34億元。

多年併購積累起來的鉅額商譽懸頂、應收賬款居高不下,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不利因素影響,拖著折斷的併購之手,全通教育要靠什麼重續輝煌?

重大重組連續折戟

一片爭議聲中,歷時半年,全通教育(300359.SZ)對著名財經作價吳曉波旗下巴九靈的15億收購案宣告終止。

巴九靈是財經自媒體“吳曉波頻道”的運營方,藉助吳曉波的個人影響力,該自媒體快速積累了粉絲和流量,並藉此推廣知識付費以及教育培訓等業務。

重組過程中,該筆收購案受到了外界以及監管層的密切關注。其核心關注點就在於巴九靈對吳曉波個人的依賴程度——一旦吳曉波個人影響力下降或其個人在巴九靈的服務期滿後,公司的整體運營是否會受損。

對於收購巴九靈,全通教育也是費盡苦心,極力淡化該公司的自媒體屬性。

全通教育表示,上市公司與巴九靈同屬文化教育服務企業,上市公司涉及教育資訊化、家庭教育、中小學教師繼教、學歷職業教育等多個教育領域。

全通教育將巴九靈的業務歸屬到非職業教育領域,其聚焦新中產,主要服務內容為提供泛財經知識、職業素養培訓和個人綜合素質培訓等。

在全通教育看來,該筆交易完成後,可豐富上市公司在教育產業鏈上的佈局,突破以校園為基礎的業務場景和業務範圍。上市公司現有教育業務除觸及中小學生之外,還有海量的中小學生家長,該群體也有獲取泛財經知識的需求,可藉此拓展巴九靈的使用者群體。

更直接的是,巴九靈的收購,能直接拉動上市公司的業績。

資料顯示,巴九靈2017年和2018年的淨利潤分別達到5014.98萬元和7487.04萬元。

國慶長假之前,全通教育突然宣佈,交易雙方未能就定價、業績承諾、補償等關鍵條款達成共識,重組終止。

2016年8月15日全通教育開市停牌啟動重大資產重組程式,擬收購標的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預計對價28億-40億元,重組標的屬於教育資訊服務業。

10月12日,公司即公告本次重組在後續時間安排、核心條款的協商等方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重組宣告終止。

幾個月之後的2017年2月24日,公司再度停牌啟動重大資產重組,本次重組涉及的標的資產屬於國際教育及留學服務領域,預計交易金額在40億元-45億元。

然而,僅過了不到一個月,當年3月21日,重組再度宣告失敗。

催肥後遺症

全通教育的發展就是一部併購史。2014年1月,公司在創業板掛牌上市,藉助資本的力量快速增肥。

2014年9月22日公司停牌啟動重大資產重組,以11.3億元對價,將北京繼教網技術有限公司和西安習悅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收至麾下。

資料顯示,繼教網技術主營業務為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網際網路培訓及學歷提升技術服務,是國內最大的 K12 基礎教育教師線上培訓平臺;西安習悅為從事教育資訊服務的網際網路公司。

併購的效果立竿見影。2015年和2016年,全通教育的營收增速均超過120%,2015年公司歸母淨利潤達到9360萬元,同比增長108.56%;2016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再度微增,突破億元,不過,扣非淨利潤已現負增長。

2017年,公司在營業收入首破10億元的情況下,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35.60%,僅有6629萬元。

該年,繼教網技術(後更名為“全通繼教集團”)和西安習悅(後更名為“全通智匯”)均未能完成業績承諾,但作為商譽大戶的全通繼教集團並未計提商譽減值。

到2017年末,全通教育商譽總額達到頂峰的13.90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48.58%、佔淨資產的67.18%。

快速催肥帶來的惡果終於在2018年集中爆發。

當年公司大範圍計提商譽減值,僅繼教集團一家子公司就計提商譽減值高達6.09億元,另外上海聞曦等5家子公司分別計提400萬-2800萬不等的商譽減值。

這直接導致2018年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6.57億元,同比下滑1091.29%。

截至2018年末,公司商譽賬面價值仍高達7億元,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的52.25%。

另外,隨著業務的擴張,公司應收賬款不斷走高,到2018年末,高達4.64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21.53%,全年計提壞賬準備5567.87萬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2.48億元,同比下降16.60%;歸母淨利潤-2546萬元,同比下降9264.53%。

雖然第三季度公司業績會有所好轉,但預計前三季度仍將虧損800萬-1300萬元。

併購以及市場炒作等多重因素作用之下,全通教育股價在2015年5月13日曾衝高至467.57元,超過貴州茅臺,成為滬深兩市“股王”,公司總市值一度達到535億元。現在,公司總市值僅有34億元,縮水超過9成。

公司的業績和股價的下跌,並未影響公司實控人和高管減持套現。

2017年2月,公司首發上市解禁不久,實控人陳熾昌之妻林小雅率先以16.64元/股,減持495萬股,套現8236萬元;

隨後,陳熾昌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110萬股,但該筆交易被監管部門查實,受讓方許某的賬戶由陳熾昌和林小雅控制,資金也由陳、林二人提供。被證監會廣東監管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罰款60萬元。

實控人前面開路,公司高管緊隨其後。

公司董事汪凌、萬堅軍自2017年9月-2018年3月,分別減持480萬股和193.5萬股,套現5200萬元和1622萬元。

實控人陳熾昌更是不甘示弱,在2018年3-5月,減持730.73萬股,套現約6400萬元;2018年6月減持715萬股,套現約5000萬元;當年11月,陳熾昌協議轉讓公司3280萬股,套現1.96億元。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銀行的搖錢樹模式已死,被歐洲央行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