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每日分享:價投心得、熱點關注、企業價值。

因為有史以來的刺激政策:無限量放水,美股又逆天暴漲,A股也跟著漲了。3月25日,上證指數大漲2.17%,一度突破2800點;深成指大漲3.22%,創業板大漲3.25%。

這種暴漲暴跌的行情,頗有點過山車的感覺。而從歷史經驗來看,牛市很少有暴跌暴漲的,更多是碎步漲,退一步進兩步。

所以,這些天老魚一直未操作(其實是沒錢),看股市卻很多,思考也很多。正所謂:多看多想少動。

在老魚看來,A股已經到了最糾結的時刻,也是讓咱們散戶最為尷尬的時刻,主要糾結於兩點:

一,咱們散戶到底是減倉還是加倉、空倉還是滿倉?

二,都說A股是“資本市場避險窪地”,“咱們跟他們不一樣”,為什麼美股大漲咱們小漲,美股跌咱們也跌,不是說好不一樣嗎?咱們明明是炒A股啊,怎麼變成像炒美股一樣?

A。“有人星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各人有各人的命運。

先說說加倉還是減倉的問題,每個投資者想法都不同,根據老魚的觀察,主要有三類:

一是剛清倉的、減倉的,甚至是空倉幾年一直在等機會的。

二是有同學開始加倉,甚至一直滿倉扛、或者滿倉滿融的。比如某股民融資買入興業銀行,自稱一定不會賠;已4倍槓桿還在“無限借錢”加倉東阿阿膠的雪球大V。

三就是在不停折騰,忙進忙出,抓機會做波動操作。這是大多數。

短期誰強誰弱,老魚不敢說,但是眼光放遠到一兩年以後,第三類股民的收益最不確定。

現階段風雲跌宕,最不適合頻繁操作,我們要做的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判斷大勢,執行紀律。大的趨勢判斷對了,中間那些小操作都是多餘之舉。趨勢比人強,要相信這點。

所以還是多看少動為妙,省心省力。借用股市上的一句老話:不要做小反彈,要做就做大反轉。

B。全球化之下,沒有孤島。資本流動更快,不存在一枝獨秀的市場。

有美國學者寫過一本書叫《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 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一件東西可以完全由本國製造。即便是一件不起眼的 T 恤,它也可能由美國提供棉料,經由越南工廠製造,再送到中國的優衣庫(UNIQLO 本身是個日本品牌)商店販賣。儘管呈現的方式是如此多元,但資金、商品與人員的密集流動使得世界愈發趨同。”

在老魚的閱讀記憶中,據說蘋果(亦或特斯拉)全產業鏈涉及全球500多家企業,華為全產業鏈涉及全球近200家企業。這其中某一國家、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對蘋果、特斯拉、華為的生產造成影響。

其實不只是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資本”二字一出現的時代,就是全球化的流動,哪裡有利益就流向哪裡。

在當下時代談什麼“避險寶地”、談什麼“我們不一樣”,似乎不符合現狀。國內疫情就算消停,國外的正在爆發流行,有的國家封城、停工、停航、停學,甚至封國。這時候還談什麼產業鏈,生命第一啊。

所以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一是“美股跌,A股跌”,“A股想漲,投資者們就得盼著美股漲”;二是號稱最聰明資金的“北向資金”,自最高點算起,已流出750多億,僅3月份淨流出700億。他們號稱“最聰明的資金”,不是自封的,是用投資收益證明的。老魚建議,不要迷信空洞的口號,細心觀察北上資金的流動趨勢,至少也可作為操作參考。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如果非要,也得做好安全防範措施。不要想著一口吃成胖子,一步步來,拉長時間看,後面機會很多。

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風險責任自負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鋼市早參:期貨一片火紅,止跌反彈,鋼價到底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