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也就是下週三,我們將全面放開金融市場,外資對證券公司、基金和期貨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受限制,也就是說可以設立全資公司了。很多朋友都關心這件事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今天就來講一講。
首先,金融放開這件事是我們一直都在推行的,2018年就宣佈了在三年內全面放開券商持股限制,這是我們主動進行的。後來這一過程加快了,原本三年放開,現在是兩年放開了,所以定在了今年的4月1日,至於為什麼加快,相信大家都能猜出來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國外金融業相當發達,比如美國是世界第一金融強國,一旦放開,是不是狼來了?我個人認為,雖然外資的持股限制放開了,但是這些外資公司肯定是要按照中國的金融監管政策來進行營業活動的。金融業和其他市場不一樣,監管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所以還有專門的機構負責,也就是一行三會。我們和美國的金融監管的是有很多區別的,這裡不展開說,很可能外資會有些水土不服。所以,在某些方面外資不一定能夠競爭過本土的金融機構。就像谷歌在國內也沒幹過百度嘛,背後的原因也在於此。
當然,外資在某些方面還是很強的,比如在基金行業,國外的投資機構無論是策略還是手段都要豐富得多。比如2015年出現的股災,一大原因就是外資的做空,某公司利用計算機進行幌騙交易,做空股指,短短一個多月就賺了幾十倍。國外的基金公司都是真刀真槍拼出來的,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已經無法跑贏指數了。而國內的基金公司跑贏指數的概率很高。因為人家的對手都是機構投資者,而國內的基金公司對手主要是散戶。
而評級公司這方面,外資也是更具話語權的,全球三大評級公司,標準普爾、穆迪、惠譽都是美國公司,我們當年對大公國際寄予厚望,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可以自己搜尋下,被停業了一年。金融的本質是信用,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話語權和定價權,這是未來我們必須要重點掌握的。我經常說,我們是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和消費國,但是卻沒有黃金的定價權,有點遺憾。
大家現在還很關注,外資來了之後,股票市場怎麼走。這一點,只能說外資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越來越明顯了,畢竟外資可以買入股票,也會賣出股票,不同的方式對應了不同的市場走勢,如果按照2019年初的估值看,買入股票的力量會更大,如果估值高於2020年2月底,那麼可能賣出就佔了主力,我們還需等一季度財報出爐。
從2019年開始,隨著外資的湧入,股市走出了一波小牛市,創業板最高接近翻倍。但是從3月開始,北向資金開始流出了,大家也就看到了,股市開始進入下跌狀態。目前,外資持股的金額已經超過了國內的主動型公墓了,對市場走勢的影響顯而易見了。
-
1 #
已被家裡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