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2月底以來奶媽預測的所有細節,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點都在逐步的驗證,證明奶媽思考的方向是正確的。
即將進入4月份,如果3月是殺人誅心的瘋狂調整,那麼4月則是溫水煮青蛙行情,並預估可能在中下旬出現一個明顯的波段機會。
一、當前和去年5月中旬的位置很類似
在《創業板基本確定了2293點的波段高點》文中,奶媽最先拿去年4月的走勢進行了對比和分析,並且認為走勢會非常類似,大家如果有興趣也可以自行對比,創業板和深成指的走向都非常像。
如果說當前的位置和之前類比,我認為大概處於5月中旬的位置,就創業板指數來說,下方的空間不超過10%的可能性較大。
當然,我們不能死腦筋,因為過去的走勢很像,就下定論後邊也必須一樣,歷史值得參考,但絕不會簡單的重複。
二、個股要逐步進入分化階段
如果說2月底到3月底是一個普跌的階段,幾乎95%以上個股都很難倖免於難,進入4月則會進入個股分化的階段。
這個階段,一些主流的科技股,大部分仍然受到一季度業績明顯下降的影響,可能在創業板指數反彈時也不一定會跟隨反彈,特別是一些位置相對還比較高,不僅一季度,甚至二季度也會繼續影響收入的公司,節奏是逐步的走低,此時港資的態度不一定能決定短期的走勢,雖然未來會好,但在預期變差的前提上,多數個股依舊會以震盪探底為主。
小部分的科技股可能會走得相對堅挺一點,但多數情況下也是以構築雙底為主,比如4月中旬左右完成探底,或者4月中旬與本週形成小雙底形態的,可能會相對強勢一點。
對於一些一季度二季度業績不受影響的消費類個股,比如食品類,可能在這個期間會相對堅挺一點,雖然他們不是主流,但是在疲弱的行情裡,資金總要尋找出路。
按照過去的經驗,比如MYZ期間農業板塊與科技股,甚至和整體行情都是背離的走向,在每日的行情裡,受益板塊通常和行情會呈現蹺蹺板效應。
比如醫藥醫療農業類個股,雖然並非未來趨勢,但與食品類個股類似,資金尋找出路的同時,走向總體上(並非一日短線就一定)也會和行情相反,這類個股走強則意味著行情疲軟,一旦這類個股疲軟,行情反而沒那麼難看。
但一個原則可以多關注:
舉個例子,比如去年農業板塊6月中旬才見頂,進入下跌趨勢,此時,創業板反而見底進入了波段反彈行情。
四、一季度報將是主力誘空的有利武器
對於科技股大趨勢看好不必多強調,去年7月奶媽的科技股結構牛證明沒錯,因此,無論疫情期間,什麼醫療農業類走得如何強勢,代表的也是小波段內的反彈,並不能代表趨勢。
那麼科技股本身的競爭力,國家產業方面的目標有沒有改變?
沒有!
大家是否還記得2月底奶媽分析所謂的國家產業基金二期的佈局問題,當時我的觀點很簡單:國家隊佈局還通知散戶?是你傻還是他傻?
縱觀過去產業基金的動向,多數是在2018年最慘烈的下半年佈局,去年6月以及10月產業基金都在佈局,因此,我認為,產業基金這次同樣可以趁疫情打鐵,把一些嚴重高估的科技股打回原形,那麼佈局也就順理成章了,而且國家產業基金的事情事先大家是知道的,並沒有偷偷摸摸,大家無話可說,對麼?
4月份密集釋出的一季度報,不用說,大幅下降的業績必然很難支撐行情有表現,反而會成為主力用來打壓行情的一把武器,我們拭目以待。
五、港資的動向值得關注
大家是否還記得奶媽在“港資”上,在2月25日見頂當日的長文,我談港資在大漲的行情裡拼命跑路,是不是散戶把港資洗跑了。
這次也類似,港資(深股通)從2月21日最高5040億左右開始撤離,一直撤離到本週最低是3月23日的4560億左右,最低跑路480億,逼近我2月底預測的500億規模。
雖然,目前我也無法確定是否不會再有持續流出,畢竟還有很多確定底部的訊號沒出現,但港資近期在大幅調整時的流出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嚴重了,我們就需要多盯,我相信,只要他們沒有那麼“看空”就意味著我們的機會即將來到。
順便把過去奶媽的幾個預測翻出來再重溫一下,如果有越來越多的條件滿足了,那麼機會就可能會出現,在此之前,我們靜等一季度的雷:
1、深股通流出500億左右,或者連續3日大幅流入(三日合計40-50億以上稱為大幅);
2、創業板單日成交量在1000億左右(有誤差)代表成交冷清;
3、三打二破一回撤最好能接近實現;
如果以上三點出現了共振,同時此時一些疫情受益的板塊強勢見頂(見頂不一定知道,但最後強勢期可以看出來),科技類前期強勢股部分出現沒有新低的強勢抵抗狀態,特別是一季度報並沒有打壓新低的情況,那麼波段的低點就自然產生了。
訊號有滯後,我們靈活點,這些東西只有奶媽會講,只不過奶媽不是神仙,並不能提前就知曉哪個點位哪個時間就一定出現,我們靈活根據盤面判斷吧。
累了,每週末這裡和“港資”以及開戶群同時要寫三篇文章,大家將就看。
不在頂峰慕名而來,不在低谷轉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