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況
愚夫目前對市場大的看法還是短期偏謹慎,長期樂觀。雖然歐美市場流動性緊張問題趨於緩解,歐美股市與A股都出現了一輪反彈,但目前歐美疫情在加速發展階段,對未來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企業倒閉潮都有可能出現,這對國內經濟影響也會非常大,出口這塊基本熄火,預計到2季度末3季度初才會逐步恢復。國內經濟1季度將非常難看,全年經濟增長中金預計2.9%。歐美股市週五啟動了回撥,雖然上週也有不少利好訊息(一行三會新聞釋出會、G20領導人會議、美國(2萬億)/德國(20%GDP)救市等),但還是敵不住海外疫情的快速發展,因此,預計A股下週會繼續回撥尋底,如果跌破前期低點,估計約10%左右的空間。
三大行業指數1、消費類指數
1)中證消費指數於2020年3月5日創歷史新高(17247.1),超出2015年6月12日牛市高點(11206.96)6000點。消費指數從2018年10月30日啟動,至2020年3月5日,上漲94%,3月6日啟動回撥,至3月23日大約回撥14%。
3)消費類企業1季度業績肯定非常差(基礎生活類消費除外),隨著2季度復工復產將逐步恢復,但部分消費子行業很難出現報復性反彈。同樣,消費作為長期看好的方向,下跌中往往成為機構抱團取暖的標的。因此,下跌的空間也比較有限,但建議在再次回撥尋底之後配置。
2、醫藥類指數
醫藥類指數分析表
1)醫藥類三大指數(中證醫藥、生物醫藥和中證生科)2020年3月6日達到高點後,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啟動了大約1周的回撥,三大醫藥類指數回撤都不到13%,然後在海外疫情爆發開始又啟動了上漲。
3)醫藥類行業長期發展都是不錯的,短期有調整,長期有分化,因為這次疫情會導致美歐都會加強本地醫藥生產企業建設,一些基礎性的醫療物資作為國家戰略物資來建設了。
4)看好生物醫藥企業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潛力,也即生物科技,因此生物醫藥和中證生科會有更好的收益。
建議不追高,等待調整。
3、科技類指數
科技類指數這次回撥比較大,半導體-33.35%、5G通訊-28.67%、中證新能-22.97%、中證TMT-23%、中證科技-19.74%,高估值得到了一定的釋放。指數目前回調到這個位置,一般會有一波反彈。雖然科技行業指數還是估值高,但這個行業主要看成長空間,愚夫認為接下來的機會相比消費和醫療要高,具體原因下面單獨一章節來分析討論。
為什麼科技行業相對存在機會?1、估值高問題
1)通訊/電子/計算機歷史估值情況
通訊/電子/計算機歷史估值情況
上圖是2007年~2020年的通訊、電子和計算機三大行業的估值情況,估值都不便宜,在早期階段估值都非常高。作為高科技企業從來都不是一個“便宜”的投資方向,因為投資講預期,而“高科技”本身就賦予了人們想象力的空間,進而提升了投資預期和行業價格。
2)在這裡,我引用一段話給大家參考:
“所謂的估值一定是跟企業的成長階段相關的,用我們經常看的球賽打比方,就是一個18歲的球員跟一個40歲的球員給的估值水平肯定是不一樣的。從企業來說,在中國消費電子過去成長階段就很好的上演了這一幕。
第一階段,2010年整個中國的消費電子產業開始切入了全球的產業鏈條,這裡逐步走出一批公司,包括現在我們看到立訊、歌爾,包括領益、藍思等這一批公司都是當時逐步走出來的沒當時給的估值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其實這是因為當時中國剛剛切入全球產業鏈條,看的是未來的市場空間。
第二個階段:從2012年底到2015年,中國消費電子在逐步加快成長的階段,估值其實也非常高,立訊當時動態市盈率應該在50到60倍,還包括欣旺達、信維、歌爾等的估值也都非常高,當時包括欣旺達等是我們那時核心推薦的品種,其市盈率基本上都在60倍到80倍。
第三階段,全球產業鏈向大陸遷移,2015年之後,我們國家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最後到2016年就完成了產業鏈向中國的遷移。所以資本市場那會兒給消費電子比較高的估值,其實最終都兌現了,最終的利潤都比我們當時預計的更高,最經典的包括立訊精密,那時候在兩三百億的時候,誰想到大概三四年左右的時間,立訊精密可以創出這麼鉅額的利潤,這個資本市場也是沒想到的。包括歌爾,領益,藍思等這些公司大的利潤後面都釋放出來了。”
對於科技等新興產業,核心看成長空間,看賽道是否夠寬,顯然科技的賽道夠寬,成長空間夠高。比如半導體產業,目前估值確實高,但從產業發展過程來看,絕大部分的半導體公司還在處於第一個階段和第二個階段,就是早期和成長期的階段,還遠遠沒有到成熟期,中國的半導體公司的實力相對於海外公司客觀來說差距還是非常大的,目前都還是處於追趕者的狀態。完全類似消費電子,中國完全可以起來一批的企業,形成自己的核心產業。
2、科技對經濟危機的作用
回顧全球的科技發展史,往往都跟經濟危機各方面是相關的,因為只有通過科技去改變生產效率才能夠比較快的把經濟從危機帶出去。例如2000年左右的網際網路、2008年開始的移動網際網路等,科技在裡面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從國家角度上來看也是這樣的,2008年那會兒金融危機也有一個新基建出來,包括4萬億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3G的建設。目前國家倡導的“新基建”也正是對衝此次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化危為機,促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消費復甦有一個過程,出口基本熄火,因此,新基建是當前重中之重,也出臺多方政策推動。
3、科技創新應用空間正在被開啟
從本次疫情為例,非接觸式應用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對應的是5G、VR/AR、雲服務、機器人、人工智慧、晶片等行業廣闊發展空間。工信部2019年底提出,在2020年實現所有地級市5G覆蓋,其實就是開啟了新經濟結構的基礎建設工作。再考慮新能源、醫療服務、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剛性需求,科技行業至少在國內是確定性較高、又具備想象力的賽道。而應用場景越豐富,越可能加快科技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投資預期可能又會被進一步提升,這是投資於高科技行業的客觀條件。
4、部分觀點說近期科技很難有行情
有機構觀點說,大量的機構/私募/散戶套牢在科技類股票上,這確實是真實情況,特別是散戶,大量通過基金在高位買入的。目前科技類跌幅如半導體行業完全可以與美股相比(-33%),美股這波反彈達4000多點,相信在下週的再次回撥穩定後,科技類會率先反彈,這也是機構自救的需要。
5、國家的選擇
3月27日的國常會沒有下調GDP增長目標,繼續保持5.5%左右,那在1季度國內停擺(內需影響)、2季度海外停擺(出口影響),要保持這個增長目標,國家在2季度應該會推出更多的投資計劃,而目前能承接大量投資的,並且對未來經濟轉型提升有極大促進作用的那確實只有“新基建”。
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會是未來十年的常態,科技產業目前是關乎國運的產業,國家在這塊的重視可想而知,未來前景可期,中國產替代的空間大,如同當初的TMT產業鏈升級一樣,未來是核心科技的產業鏈升級,華為也在大力支援扶持相關企業,華為P40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基本都切換為國內廠商。
6、市場聰明資金情況
(1)科技龍頭ETF累計融資買入額達78.74億元,再度創歷史新高
自2019年10月21日科技龍頭ETF被納入兩融標的以來截至2020年3月26日期間,短短5個月,107個交易日內,科技龍頭ETF累計融資買入額達78.74億元,再度創歷史新高!
科技ETF融資餘額變化圖
(2)部分聰明資金卻選擇逆勢抄底,ETF基金份額月內增長近500億份
3月份以來,市場震盪回落,但並未影響投資者的參與熱情。Wind統計顯示,3月1日至3月24日,當前上市的200多隻股票型ETF整體份額增長超過460億份。
具體來看,多隻基金份額增加明顯,其中,華夏中證5G通訊主題ETF近一個月時間份額增長128.82億份,位居首位,此外,華夏國證半導體晶片ETF、銀華中證5G通訊主題ETF份額增長均超過50億份,可見市場對5G主題基金青睞有加,而這也是中國當前“新基建”的主角。以下為份額增長超過10億份的基金:
ETF份額增長超10億表單
7、科技行業投資的高風險性
(資料來源:wind,2011/1/1-2019/12/31)
從上圖不同指數的波動率能夠看出,高科技行業的代表,電子、計算機、通訊的波動明顯要高過整體市場以及其它行業,這是高科技企業發展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導致的。這次科技類指數回撥都非常大,相關的主題基金也回撤非常大,廣大基民朋友也體會到了其中的風險。
8、科技類基金配置建議
1)科技股的走勢判斷,預計4月份有反彈(半導體今天就有異動),如果新基建投資計劃推出力度大,並在4月末5月初推出的話,那就是一波行情的連續,否則就是反彈行情。
2)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目前可以考慮分批買入相關的基金。
3)已經買入的或者說高位買入的,建議採取周定投方式逐步增加份額,攤低成本。
附錄:少量科技類基金分析表部分優秀基金經理的科技類基金分析
1)其中黃色標註的基金科技類佔比較少,不能算重倉科技類的基金;
2)這幾個基金經理中,有三個基金經理相對收益高回撤比較少的。
投資有風險,買基需謹慎!-
1 #
分析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