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三月的最後一天,金牛獎獲獎名單揭曉了,相信部分小夥伴已經注意到了,不過今天咱們不聊具體哪些基金獲獎,只單純地聊聊“金牛獎”本身,評獎標準是怎樣的,以及買基的小夥伴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這個獎項。

金牛獎,俗稱基金業的“奧斯卡”,由銀河、招商、海通、天相投顧和上海證券這五家專業基金評價機構評選得出,專業性不用懷疑。具體評獎標準是以基金的歷史業績為基礎,綜合考慮基金的收益、風險指標,選股能力穩定性、超額收益穩定性等方面。不過小師妹看下來,歸根到底,主要還是看歷史業績,即基於歷史資料去評判的。

實際上,金牛獎評選尤其注重考察基金長期業績,這一點從本屆獎項設定就看得出來,在取消一年期獎項的同時增設了七年期基金獎項。說實話,這對穩定優秀基金經理隊伍有一定作用。像一些基金經理為了競爭五年期、三年期持續優勝金牛基金獎,不願意轉任其他基金,就是希望在單隻基金上保持完整的業績紀錄。買過基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基金經理對基金業績的重要性。不過,過去好,能代表未來好嘛?

有基金投資基礎的小夥伴想必都知道,基金的歷史排名對未來的業績基本沒有任何預測作用。接下來,小師妹將從兩個方面來證實這一結論。

之前看到一篇分享,提到了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一個學術論文(Clare, 2016)。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晨星(Morningstar)資料庫中選取了357位美國的公募基金經理。該研究發現,要想通過排名來預測基金經理接下來的業績基本不可能。

舉例來說,上圖顯示的是2005年排名最靠前的10%的基金經理(上圖藍線)和排名最靠後的10%的基金經理(上圖紅線)在接下來10年的回報表現。大家可以看到,2005年排名最靠前的經理們,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表現非常一般。除了2010年他們獲得了0.5%的超額回報以外,在其他年數中基本都落後於基準。而2005年排名最靠後的10%的經理們(他們可能都在惴惴不安,害怕自己會被炒魷魚),卻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比上榜的“英雄”們表現更為出色。

當然了,這也不是讓我們以後只挑那些表現最差的基金購買。因為如果把時間維度拉長到十年,無論紅線還是藍線,表現都很一般。

這樣的發現其實道出了一個真理——基金的業績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就好比每年流行歌曲風行榜的排名,風水輪流轉,這幾年可能流行R&B,而過幾年又流行說唱。但如果要你去預測下一年流行什麼(即投資者面臨的選擇問題),你能猜到嘛?

接下來,小師妹隨機挑選過往中獎基金,看看其現在表現,考慮到長週期的資料不併不多,這裡挑選三年期混合型金牛獎,看看獲獎後的三年業績表現如何:

2017年第14屆三年期開放式混合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

2016年三年期混合型金牛獎共20只,13-15年區間平均回報126%,排名基本都在同類前10%,在獲獎後的3年裡,排名有所下滑,僅有2只基金排名仍在同類前10%。相對同時段平均收益率,僅9只標紅的基金(佔比45%)有較高的超額收益。

2016年第13屆三年期開放式混合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

2016年三年期混合型金牛獎共15只,13-15年區間平均回報239%,排名基本都在同類前5%,在獲獎後的3年裡,排名均有所下滑,僅有1只基金排名仍在同類前5%。相對同時段平均收益率,僅5只標紅的基金(佔比33.3%)跑贏平均。

顯然,我們可以發現獲獎基金只是對基金經理過去業績的總結與認可,並不能代表未來該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另外,在使用金牛獎評選結果時,小夥伴們需要記住2點:一是良好的業績歸功於基金公司、投研團隊、基金經理等多方努力,如果這些條件出現變化,業績也可能發生改變;二是金牛評獎結果既包括股票、混合型產品,也包括被動產品,產品差異大,也不代表未獲獎的基金就不是好基金,小夥伴們還得客觀對待,同時選擇本身熟悉的、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映象。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三大利好齊發 4月開門紅有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