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案例,窺探銀行轉型難題與資產品質風險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本文中把銀行名字隱去了,將其簡稱為【A行】。當然,如果細心,找到是哪家應該不難。
近期隨著年報釋出,銀行的2019年區域經營情況浮出水面。其中一家股份行【A行】的北區經營情況很扎眼,繼2018年虧損51.46億之後,2019年又虧損了50.72億。
也就是說,這一個區,在兩年時間裡虧損了超過100億。考慮到這家銀行2019年淨利潤才280億,這個虧損的幅度著實驚人。
在這個鉅額虧損背後隱藏著什麼?我們根據年報中有限的資料一探究竟。
一、資產減值損失幾乎等於營收!先來看該行2019年年報、2018年年報中的各區域經營情況。
2019年,該行北區的營業收入為146.5億元,比上一年還增加了29.3%,而53.55億元的營業支出卻幾乎不變。然而,為何卻出現了巨幅虧損?同時也成為該行唯一虧損的區域?
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有高達143.41億元的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
也就是說,【A行】北區在2019年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與營業收入的規模幾乎相當。收入全都計提減值損失了,不虧損才怪呢。
2019年各區業績
頗為巧合的是,在2018年,該行的北區,也是因為129億元的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導致虧損了51.46億元。
連續兩年虧這麼多,在營業收入增加的同時,虧損還不變,北區真是拖了這家銀行的後腿。
2018年各區業績
先來看看資產減值損失是什麼東西?這是銀行鍼對信用風險計提的減值準備,用以應對要發生的風險,也就是用於彌補資產損失的準備金。可以看出銀行的資產品質和經營水平。
對於不同類別的貸款,最低計提標準也不同。比如正常類計提比例1%,關注類計提比例為2%;次級類計提比例25%;可疑類計提比例50%;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
一般來說,銀行的貸款減值準備都佔到資產減值準備的95%以上。
2019年,該銀行計提的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為595.27億元,同比增加116.56億元,增幅24.3%;其中,計提的發放貸款和墊款信用減值損失為532.88億元,同比增加96.31億元,增幅22.1%。
從上表不難看出,該行“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24.3%的增幅,大大超過了同期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的增幅,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其資產品質壓力。
二、零售壞賬風險暴露該行北區的資產減值損失提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資產品質問題。
從該行的區域劃分來看,“北區”以京津冀為主,還包括了河南、山東、山西、河北、遼寧、內蒙古、新疆等地。
2019年,我們曾全面整理過各家銀行虧損區域情況,以此發現銀行業兩個經營雷區:銀行最怕的兩個區域,一個可能是東北,另一個可能是環渤海。與該行的北區重合度較高。
參見:銀行最怕兩個區域:一個是東北,一個是環渤海
從該行北區的經營指標來看,2019年吸收存款459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了29.6%;存款佔比18.9%,比上一年提升,存款指標向好。
從北區的貸款情況看,2019年末3386.76億元,同比增加了13.6%。而北區的不良率下降了0.59個百分點,最新不良率為2.69%。這可能是源於存量不良貸款出現大幅核銷或處置,不良貸款餘額從97.8億元下降到91.1億元,因而不良率出現下降。
不過,對於北區的其他經營情況年報中很難了解到。具體的原因,我們只能通過其他資料來證明。
從該行整體資產減值損失的類別來看,有一個數據很值得注意,即零售金融業務資產減值損失從166億增加到了270億元;相比之下,批發金融業務資產減值損失從324.84億元微增至330億元。
所以我們看到的一個問題是,該行2019年的零售金融業務的收入增加了180多億,但是淨利潤只增加了23.6億,零售金融業務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利潤都被資產減值損失吸走了。
這一問題,體現在業務收入佔比上,是零售金融的營業收入從53%提高到了58%,但是淨利潤佔比卻保持不變。
而從對公來看,該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採掘業(重工業)、製造業和商業,佔不良貸款總額的39%。該行表示,能源業不良率上升主要是受貸款規模下降影響,採掘業(重工業)、交通運輸、郵電和社會服務、科技、文化、衛生業不良率上升主要是受個案影響,整體風險可控。
最近,零售之王的一個反思刷屏了,“零售的佔比是不是越高越好。”市場都說零售佔比高的銀行抗風 險的能力強、波動小,市場比較喜歡。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零售的佔比越高越好,特別是這次疫情讓不少銀行重新思考零售業務的定位。
該行的案例,某種程度上也在說明這個現象,零售轉型並不比大家想得那麼容易,如果資產品質不可控,轉型越激進,埋藏的風險也越嚴重。
三、銀行調節利潤的指標資產減值損失這一指標,通常還被認為是銀行調節利潤的指標。
銀保監會副主席樑濤2019年11月提到,中國金融機構的撥備和資本充足,銀行業資產減值準備餘額達到6.7萬億元。
根據中國《銀行貸款損失準備計提指引》規定,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準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各家銀行調節空間較大。因此有觀點認為撥備計提是銀行調節利潤的“好工具”。
但是調節利潤,不一定代表大幅隱藏利潤。
去年財政部對《金融企業財務規則》進行修訂,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例,監管部門要求的撥備覆蓋率基本標準為150%,對於超過監管要求2倍以上,應視為存在隱藏利潤的傾向,要對超額計提部分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
不過,目前撥備覆蓋率高於300%的銀行並不少,顯然這一指標尚未嚴格執行。
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認為,資產減值損失是銀行增加淨利潤的重要因素。
在資產品質惡化的時候,資產減值損失會大規模吞噬利潤;當資產品質好轉,就變成增利因素。
如果把銀行的資產減值損失規模和淨利潤規模做比較,有些銀行的資產減值損失規模是淨利潤規模的數倍,有的佔比就不到50%。
該行就表示,2016年至2019年,累計計提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1968億元,其中2019 新增計提595億元,同比增加116億元;累計核銷貸款1626億元,其中2019年核銷476億元,同比增加18億元。
銀行的資產品質問題短期可能被掩蓋,但是長期而言遲早會暴露。
-
1 #
-
2 #
行長髮現了賺錢的好方法…
-
3 #
國有銀行可以把職工工資給砍了,這樣利潤就增加了
-
4 #
什麼零售之王,都是房貸王,消費貸之王!
-
5 #
每一筆不良後面都有文章~~就看較不較真了~~
某股份制行的北方的省分行,表上看不良3%,總貸款600億元,不良150億元,驚不驚喜,意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