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VID-19疫情疊加到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中國再次提議發行特別國債。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強巨集觀政策的調整和實施,認真研究和提出一套積極應對的巨集觀政策措施,使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採取更加靈活適度的穩健貨幣政策,適當提高財政赤字比率,發行特殊國債,擴大地方政府特殊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降。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和充足。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作為對財政政策的有力把握,市場預期會提高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的特殊債務數額。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發行特別國債,這將有助於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據了解,中國曾分別在1998年和2007年發行過兩種特別國債。東方金城研發部高階分析師馮林告訴"證券日報",1998年,為了解決銀行資本金不足的問題,財政部向四大銀行發行了2700億元的特殊國債。2007年,特別國債的發行量為1。55萬億元(其中1.35萬億元是指當時還沒有上市的農業銀行,然後由中央銀行從農業銀行購買,這實際上相當於中央銀行的購買)。它主要用於購買外匯,作為形成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金來源。此外,部分2007年發行的特種國債已於2017年到期,財政部啟動了有針對性的展期,發行量為6000億元。從前兩次國債發行的時間和效果來看,國債作為對衝經濟波動的積極金融措施,在刺激內需和刺激消費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保持了國內經濟較穩定、較快的發展速度。馮琳說,特種國債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特殊國債是在特定時期為特定目的發行的,不是常規財政工具,屬於緊急措施;第二,特殊國債列入中央財政債券餘額管理,不計入財政赤字,收支列入中央財政預算;第三,專用國債的使用沒有統一明確的限制,但根據發行時的實際政策,需要作出特殊安排,資金使用更加靈活。中國人民大學崇陽金融學院工業部副主任邊永祖對"證券日報"說,特殊國債是為特定目的發行的,不會增加地方政府的債務,將更加靈活地使用。雖然特殊國債的發行還沒有被公開宣佈,但其目的仍然是為了抵禦COVID-19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這種影響應該主要用於支援中小企業和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人們顯然相信,面對19大流行病和全球經濟增長的壓力,特別國債的規模預計將超過歷史,發行方式可能會分批發行,同時專案也將更加富有。馮琳說,考慮到今年19大流行病的巨集觀經濟影響和政策對衝的影響,特別債券發行規模預計將達到萬億元--初步估計可達到2萬億元至4萬億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至4.0%。邊永祖說,鑑於中科院19日疫情對經濟造成了巨大影響,對投資、消費、進出口產生了負面影響,同時,今年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年,任務艱鉅。在這方面,需要採取更大的財政刺激措施,以避免這些領域的損失。因此,這一特殊國債的規模將相對較大,將超過前兩次的規模或達到4萬億元。馮琳同時表示,特殊國債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一是通過轉移支付、利息補貼、補貼等方式,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中小企業和低收入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援。二是支援消費,穩定就業;二是投資基礎設施領域,推進中央基礎設施建設,補充今年基礎設施投資的資金來源;三是允許商業銀行用這種特殊國債支付存款準備金,增加銀行貸款資金,引導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