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河南省禹州市的老城區中,有這樣一家小店,面積僅有6平米,但是每天卻有平均3000多的營業額。店主是一對夫妻小於和小姜,30多歲,他們經營的是當地一種很有名的小吃——烙饃卷菜。(據說這種小吃,奧巴馬總統也曾吃過,有圖有真相)

小於和小姜經營這家店已有3年多的時間,現在每天光是賣饃用掉的麵粉就有四五袋。說到創業的不易,小夫妻更多的感慨是現在的一切都是辛苦和勤奮換來的。

起初小夫妻倆也和大多數農村青年一樣,因為沒有文化,只有在工廠裡打工。可是外出打工累死累活一年到頭來也存不下多少錢,再加上離父母孩子又太遠,也不方便照顧,13年,夫妻兩辭工回到老家。

開始回到家裡的時候也是無事可做,夫妻倆琢磨半個多月後,本著“百行幹遍,不如賣飯”這一理念,決定幹個小飯店。在外打工這幾年夫妻倆有了一點小積蓄,可是作為這一行業的小白,夫妻倆卻無從下手,雖然兩個人的家常菜做的都不錯,但開飯店不比平常人家做飯,講的是色香味俱全。盤算一圈下來,自己的這點積蓄在縣城開店是不可能了,在鎮上還是勉強的可以開一家小飯館。

經過兩個多月選店裝修找師傅,夫妻倆的小店終於在年底前開張了。由於店面不大,小鎮上客流量又有限,所以他們只找了一個大廚師傅,而夫妻倆就負責收銀和打雜。小於是個有心之人,每次都在幫師傅擇菜之餘和他嘮家長裡短,卻暗自偷偷地學習師傅的配料比例,炒菜手法。

俗話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使你的飯做得再好吃,奈何小鎮的消費水平有限,每天來吃飯的人還是寥寥無幾,生意毫無起色。就這樣不溫不火的過了幾個月,實在堅持不下去的夫妻倆婉言辭退了師傅,由小於自己親自掌勺。雖然這樣夫妻倆累點,但每月也省去了不少開支。小於經過這幾個月的學習,廚藝也精進不少,但就是這樣開源節流幾個月下來,一算收入還是和打工時候差不多。初嘗創業不易的夫妻倆滿臉都是無奈與失望。

小於本想湊合著堅持下去,但小姜卻無論如何也不同意,因為她明白小鎮的市場太有限,堅持下去只會更加絕望。夫妻倆轉掉小店後決定去縣城看看,可是在縣城開店的成本太高,太小了又和鎮上差不多,沒多少人氣。怎樣才能做到小投資大回報呢?小於考察了幾個人氣很旺的小飯店,無非還是最傳統的幾種因素:地段,味道,和衛生。但是地段好租金就高,沒有固定的客源和那難登大雅的七成手藝,夫妻倆還是不敢盲目瞎幹。小於想起了之前經常吃的路邊小吃攤,覺得投資小,也不少賺。可是從飯店幹到小吃攤這不是越幹越落後嗎?

落後的可能只是我們的虛榮心,事實證明小吃攤的收入遠高於夫妻倆之前的小店。小吃攤雖然掙錢,但也有繁多令人頭疼的問題:城管的追逐,同行的擠兌,無法穩定的客流......堅持了幾個月後,夫妻倆發現做小吃的利潤並不低於開飯店,而且倆人也熟練了掌握了小吃的做方法。夫妻倆又有了開個小店的想法,因為雖然投資大點,但也能避免各種各樣的問題做好了還能有更高的收入。

再開店,夫妻倆已是運籌帷幄,胸有成竹。

經過一個多月的店面選址,夫妻倆租下老城鬧市區的一家6平米小店,按理說鬧市區的店面本不好租,可就是因為面積太小租金又高,所以才一直無人問津。不過這卻正符合小於和小姜的要求,做小吃緊湊點的店面顯得溫馨。

其實小於對這家6平米的小店鋪是做了深入研究的,離這家小店不遠就是兩條專門賣服裝鞋帽的步行街,而服裝店裡的售貨員多半都是小姑娘,而小姑娘又都愛吃小吃再加上休息時間有限,小吃也是節省時間的最好選擇。無形中小於已經把這幾條街的售貨員作為了自己潛在的穩定客源,還有步行街的人流量,只要自己經營有道,做的好吃,賺錢只是時間問題。

機遇往往也是偏愛有準備的人。在經營手法上,夫妻倆也是頗有心得;豐富了菜品種類,時刻保持店面的衛生整潔,辦卡優惠,多吃就送,微笑服務等等。

一年多的時間,這個6平米的小店已經成了周邊的“網紅店”。固定客源在不斷增加,去吃饃的人經常排著小長隊,也有人勸夫妻倆擴大店面,僱人幫忙,可是倆人一直不肯。我自己覺得原因可能有兩點吧:一是店小溫馨,可以接待更多層面的客源,二是每次路過小店看到排起的長隊都會給人一種這家店肯定很有特色的感覺,畢竟人都有從眾心理。也或許是夫妻倆有夢為馬,初心不變的原因吧。

夫妻倆的小店現在每天的營業額大概有3000多元,而這背後的辛苦也是顯而易見。每天早上4點多都起床,洗菜,切菜,和麵,烙饃。忙到6點多迎來吃早餐的第一批客人,而早餐也往往持續到九點多,還沒來得及打盹,又要為中午的一批熟客忙活,下午是一天當中難得的清閒時光。夫妻倆總是趁此機會,輪流休息個吧小時,晚上又要從5點多忙到10點。

夫妻倆的創業經歷看似平淡無奇,卻也滿滿正能量。至少我們能明白,只有辛苦的付出才會有豐厚的回報,選對方向很重要,但是克服困難堅持下去更重要。

每個成功者身上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他們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成功之路背後,卻有著許多共同的品質,這些品質是我們常人都知道卻很少做到的。虛心學習,他人的經歷或許能變成我們的經驗,他人的長處也能彌補我們的不足。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致這一場久違的科技股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