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第一章 行業概況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是指透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感應器等資訊感測裝置,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連線起來,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概念。物聯網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而產生的,實現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通訊、資料傳輸,形成物與物、人與物相連的網際網路。 物聯網可分為四層組成架構,分別為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和應用層。

圖 物聯網產業鏈全景圖

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所釋出的《 2020年移動經濟》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物聯網總連線數達到120億,預計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總連線數規模將達到246億。2019年3430億美元(人民幣2.4萬億元),增長到2025年1.1萬億美元(人民幣7.7萬億元)。

圖 物聯網應用場景

圖 物聯網組成架構圖

第二章 商業模式和技術發展

2.1 產業鏈價值鏈商業模式

2.1.1 產業鏈

物聯網產業鏈包括上游的基礎硬體提供商、基礎軟體提供商、感知裝置提供商、網路傳輸服務商,中游的平臺服務商、應用服務商、邊緣計算服務商以及下游的個人、企業、政府等終端使用者。

上游的基礎硬體提供商為物聯網各個組成架構層提供晶片、無線模組等基礎硬體裝置,基礎軟體提供商為物聯網各個組成架構層提供系統軟體、控制軟體等服務,而感知裝置提供商主要為物聯網的感知層提供感知裝置,網路傳輸服務運營商主要在物聯網的傳輸層提供網路傳輸服務。

中游的平臺服務商主要在物聯網的平臺層提供平臺服務,按服務型別可分為裝置管理平臺、連線管理平臺及應用開發平臺。 中游的應用服務商主要在物聯網的應用層提供具體應用場景服務,目前,物聯網已廣泛應用到安防、交通、工業製造、家居、物流、農業等領域,應用範圍還在進一步擴充套件。中游的邊緣計算服務商主要用於最佳化雲計算系統,在網路邊緣執行資料處理和分析。

下游主體為物聯網的終端使用者,包括個人、企業、政府等。

圖 物聯網產業鏈由上至下包括感知層、網路層、平臺層和應用層

圖 物聯網產業鏈主要環節、核心技術及價值分佈

圖 物聯網應用主要包括三大主線

圖 物聯網通用型雲平臺架構(參考阿里雲 IoT)

感測器

通常根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溼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

圖 感測器產業鏈

圖 感測器應用領域

圖 無線通訊模組分類

2.1.2 商業模式

圖 物聯網產業鏈價值分佈

1) 執行商主導型;在這種商業模式中,電信運營商佔據主導地位,無論業務的開發、推廣,還是平臺的建設與維護等,均以運營商為主力。

2) 系統整合商主導型;系統整合商主導型由系統整合商租用信運營商的網路,透過整體方案連帶通道一起向用戶提供業務;從運營商的角度來講,即是運營商經過系統整合商間接向客戶提供網路連線服務。

3) 軟硬體整合商主導型;軟硬體整合商主導型(“iPhone”模式)中,實力強大的軟硬體整合商,透過將自身硬體製造或軟體開發領域的優勢整合,如創造應用軟體開發平臺、與運營商和軟體開發商合作等舉措,形成一個綜合個體主導生態系統,從而發掘甚至創造出新的贏利點,帶動整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4) 軟體內同整合商主導型;軟體內容整合商主導型:該類商業模式主要指google的“Android”商業模式,與“iPhone模式”類似的是,該類商業模式需要整合商和運營商合作開發相應的軟體和應用平臺,同時還需要大量的應用開發者以及廣告商的參與。

5) 政府主導型;政府主導型商業模式一般由政府等公共事業部門搭建公共平臺,客戶租用或者購買平臺以及相關的軟硬體產品,並支付相關通訊費用。

6) 使用者主導型;用型戶主導模式下,客戶承擔了物聯網平臺的全部費用和整個服務體系的搭建。

7) 雲聚合型;雲聚合是一種建立在雲計算基礎上,以使用者服務為中心,根據已有的運營平臺和業務能力,針對目標市場整合內外部資源,形成使用者、商家、其他市場參與者共同創造價值的網路商業模式。

2.2 技術發展

物聯網是指透過各種資訊感測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鐳射掃描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採集任何需要監控、 連線、互動的物體或過程,採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資訊,透過各類可能的網路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線,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慧化感知、識別和管理。物聯網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的資訊承載體,它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定址的普通物理物件形成互聯互通的網路

以感測器為核心的感測技術是資料採集的入口,作為感知物品及其所處狀態、環境各種資訊資料的底層元器件,為物聯網體系獲取 外界資訊並加以轉化傳輸。 根據感測器技術的發展階段,當下的技術新趨勢是感測器與MEMS結合。MEMS感測器整合通訊、CPU、電池等元件及多種感測器, 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可批次生產、易整合等特性,能夠使產品更加智慧,在消費電子和醫療領域(與IoT結合)應用廣泛。 隨著MEMS、資料演算法等技術的發展並與感測器深入結合,未來的感測器系統將更加微型化、綜合化、多功能化、智慧化和系統化。

圖 感測器技術的發展階段

圖 無線傳輸技術分類

圖 以小米為例核心技術圖譜

2.3 政策監管

物聯網行業主管部門及監管體制

1) 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

資訊科技相關行業的主管部門是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其主要職責是研究擬定行業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和總體規劃。

2) 中國電子商會物聯網技術產品應用專業委員會

3)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

行業相關的行業組織主要包括中國通訊工業協會物聯網行業分會、中國軟體行業協會、中國安全防範產品行業協會、中國智慧交通協會等。這些協會主要為物聯網行業的企業發展提供諮詢指導、資訊交流、行業研討、產品推廣等各項服務,促進行業與企業的良性持續發展。

國際自律監管組織上有國際電信聯盟(簡稱“國際電聯”、“電聯”或“ITU”,包括ITU-T、IEEE、IETF和MEF)、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CDMA發展集團、TD-SCDMA產業聯盟、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Wi-Fi聯盟、藍芽技術聯盟和JEDEC協會(固態技術協會)。

圖 相關政策

第三章 行業估值、定價機制和全球龍頭企業

3.1 行業綜合財務分析和估值方法

圖 物聯網50主營收入

圖 以廣和通為例分析主營結構

3.2 行業發展和驅動機制及風險管理

3.2.1 行業發展和驅動因子

2020年,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36萬億元,電信運營商大力推進“雲網融合”戰略,2020年,以IPTV、雲計算、大資料為主的固定增值電信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26.9%,增速同比提高5.7個百分點,對收入增長貢獻率達79.1%,其中,雲服務收入增長高達85.8%。

全國行動電話使用者達15.94億戶,普及率為113.9部/百人,我國蜂窩物聯網連線裝置達到11.36億戶,全年淨增1.08億戶,蜂窩物聯網連線數佔行動網路連線總數的比重已達41.6%,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與移動手機使用者規模差距不斷縮小。我國蜂窩物聯網連線裝置中應用於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公共事業的終端使用者佔比分別達18.5%、18.3%、22.1%。在政策、技術推動以及疫情的影響下,服務於公共事業的智慧終端如智慧水錶、電錶、氣表等應用明顯加快,增速達19.2%。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加速萬物互聯程序,未來行動網路連線的重點將從“人”轉向“物”。

圖 2016-2023年中國物聯網連線量與增速

圖 全球物聯網連線數

圖 2014-2019中國手機網民規模與比例

圖 2014-2023 年中國網路無線市場規模預測

圖 產業物聯網和消費物聯網連線增長對比

感測器

在全球感測器供給市場中,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佔據主導地位,頭部廠商有博世、博通、高通、德州儀器、TDK、森薩塔科技等,中國在感測器領域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對感測器進口依賴程度雖逐步降低,但競爭力仍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中國廠商有歌爾聲學、瑞聲聲學、南京高華等。MEMS 是微電子技術、積體電路技術逐步成熟下產生的感測器裝置,具有體積小、功耗低、成本低、整合度高、智慧化等特點,能應用於智慧電網、車聯網等多個應用領域,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的適用性尤為顯著。

圖 中國 MEMS 慣性感測器市場規模(億元)

圖 感測器產業地圖

圖 國內外感測器生產廠商

通訊模組

圖 2016-2023 年全球蜂窩通訊模組市場規模預測(百萬塊)

驅動因素

1) 技術升級促進行業發展

物聯網是技術驅動型行業,物聯網的四大組成架構,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需要多種物聯網技術作為發展支撐,技術的變化發展對物聯網行業有顯著影響。物聯網技術變化發展較快,MEMS技術、NB-IoT技術、邊緣計算技術等新興技術逐步進入到物聯網行業中,明顯加快了行業發展步伐。

2) 社會智慧化發展需求推動行業發展

隨著科技發展進步,智慧化已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而物聯網具有智慧化的顯著特性,能迎合社會智慧化發展需求,尤其在傳統行業升級改造和公共服務質量提高方面,物聯網的智慧化提升能力尤為突出。社會智慧化發展趨勢促使社會對物聯網技術的需求逐步提高,物聯網行業發展空間將逐步擴大。

圖 以高通為例分析主營結構

3.2.2 行業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

1) 行業標準尚未統一規範

物聯網發展涉及多項技術,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而物聯網缺乏互通互聯的技術標準影響到不同技術之間的互操作性。當前,物聯網訊號介面標準和資料模型標準等基礎共性標準問題較為突出,需進一步改善。

2) 資訊保安問題突出

3) 核心應用驅動力不足

物聯網技術已廣泛應用在安防、交通、物流、工業、家居、農業等領域,應用領域還在擴充套件,但是物聯網發展仍缺乏核心應用驅動力,大規模的應用落地場景仍未出現。

3.3 競爭分析

全球競爭格局:物聯網產業體系涉及主體眾多,競爭狀況較為複雜,從全球市場來分析,中國在 NBIoT 領域發展處於領先位置,包括 NB-IoT 晶片、NB-IoT 基站建設等領域,而在其他物聯網基層技術上,如感測器、感測器晶片、無線模組、RFID 等領域仍以美國、日本、德國等為領先者,中國在這些領域發展步伐加快,但和領先國家仍有一定差距。

國內競爭格局:競爭格局比較固定的為平臺層的連線管理平臺和傳輸層的廣域網授權頻譜無線技術領域,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為主導,而平臺層的裝置管理平臺和應用開發平臺競爭較為激烈,以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京東、華為、小米等網際網路和 IT 巨頭為主要競爭者,初創型物聯網平臺企業亦逐漸成為重要競爭者。

圖 三大物聯網協議分析

圖 蘋果公司物聯網業務整體佈局

感測器

圖 全球感測器細分產品競爭格局

通訊模組

圖 2019全球主要通訊模組廠商出貨量份額

波特五力分析

▷ 上游議價能力:現階段中國物聯網行業發展呈現出"強中游,弱兩頭“的特點。位於產業上游的企業中,生產中低檔感測器的廠商眾多,競爭較為激烈.但是高精度、高敏度感測器製造較為薄弱.相關企業較。

▷ 潛在進入者威脅:從行業吸引力.進人壁壘和企業反擊程度三方面對潛在進人威脅進行了分析;物聯網行業為技術密集型行業.進人該行業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但是另一方面.受物聯網行業近幾年快速發展,行業吸引力較強,大型企業透過兼併和收購的方式進軍物聯網行業。綜上所述,中國物聯網行業進入者威脅目前較大。

▷ 替代品威脅分析:物聯網行業比較特殊、行業分支繁多、產業繁雜。從目前行業整體建設週期較長.基本需要幾年建設和運維,如需替代成本代價較大,整體來看,行業替代品威脅較小。

▷ 購買者議價能力:下游以面向單一行業內的應用為市場集中度較低,僅在少數細分應用行業出現了幾家較大的購買者,在物聯網行業市場對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較弱。

▷ 現有競爭者:由於物聯網行業涵蓋領域廣泛,雖然物聯網市場在急速膨脹當中。參與者相對較多,競爭力目前大。

3.4 中國企業排名

圖 2019中國物聯網企業100強榜單TOP10

圖 A股及港股相關上市公司

1) 華為:華為是全球領先的資訊與通訊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等領域構築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並致力於實現未來資訊社會、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2013年,華為首超全球第一大電信裝置商愛立信,排名《財富》世界500強第315位。

2) 阿里雲:是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及人工智慧科技公司,致力於以線上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計算和資料處理能力,讓計算和人工智慧成為普惠科技。阿里雲服務著製造、金融、政務、交通、醫療、電信、能源等眾多領域的領軍企業,包括中國聯通、12306、中石化、中石油、飛利浦、華大基因等大型企業客戶,以及微博、知乎、錘子科技等明星網際網路公司。

3)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中國最大的以資訊和知識為核心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公司,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型公司。百度擁有數萬名研發工程師,這是中國乃至全球都頂尖的技術團隊。這支隊伍掌握著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搜尋引擎技術,使百度成為中國掌握世界尖端科學核心技術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尋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3.5 全球重要競爭者

圖 2019世界物聯網500強企業公示名單TOP20

圖 國外上市企業

1) 英特爾[0R24.L]:英特爾公司是美國一家研製CPU處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該公司為計算機工業提供關鍵元件,包括:微處理器、晶片組、板卡、系統及軟體等,這些產品是標準計算機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微處理器包括Itanium、Xeon、Pentium III及Celeron等著名的品牌。英特爾公司設有多個運營部門:數字企業事業部、移動事業部、數字家庭事業部、數字醫療事業部和渠道平臺事業部。

2) 高通公司(QUALCOMM)[QCOM.O]:美國高通公司是一家美國的無線電通訊技術研發公司,以其CDMA(分碼多重進接)數字技術為基礎,開發並提供富於創意的數字無線通訊產品和服務。業務涵蓋技術領先的3G、4G晶片組、系統軟體以及開發工具和產品,技術許可的授予,BREW應用開發平臺,QChat、BREWChatVoIP解決方案技術,QPoint定位解決方案,Eudora電子郵件軟體,包括雙向資料通訊系統、無線諮詢及網路管理服務等的全面無線解決方案,MediaFLO系統和GSM1x技術等。

3) 沃達豐[VOD.O]:沃達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瑞卡爾電訊有限公司),為英國瑞卡爾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的附屬公司。沃達豐擁有世界上最完備的企業資訊管理系統和客戶服務系統,在增加客戶、提供服務、創造價值上擁有較強的優勢。

第四章 未來展望

1. 產業體系資源整合

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涉及眾多主體和技術,透過整合物聯網整個產業體系的資源來激發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活力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2. 人工智慧+物聯網

智慧化是物聯網的一個關鍵特性,而人工智慧作為一種模擬、延伸和擴充套件人的智慧的技術科學,可顯著提升物聯網智慧化水平,人工智慧技術已逐步應用到物聯網,實現人工智慧和物聯網賦能融合,人工智慧技術還可嵌入更多物聯網應用場景,仍有較大賦能空間有待開發,“人工智慧+物聯網”成為物聯網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3. 區塊鏈+物聯網

隨著裝置連線數量和資料傳輸量的高速增長,資訊資料安全問題逐漸成為物聯網發展的制約因素。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結構、資料加密等特點,能顯著幫助物聯網提高資訊保安防護能力,“區塊鏈+物聯網”成為物聯網發展的一大趨勢。

1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五萬、五萬一、五萬二……比特幣價格連創紀錄上不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