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日,劉強東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徐雷接任執行董事、經理和法定代表人。此訊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

劉強東自創立京東以來,一路高歌猛進,在一片紅海的網際網路零售領域,一騎絕塵,成就京東今日網際網路零售業商業巨頭的地位。可以說,沒有劉強東,就沒有今日的京東。

而劉強東身上,也有許多值得學習的點。現在,東哥人雖已退位,但是他留給我們關於創業和企業管理的啟示,卻依舊值得反覆回味、學習。

恰好最近正在研究企業家成功背後的原因,所以這篇文章就結合劉強東、馬雲、王健林等成功企業家的一些性格特質,試圖總結出一些規律給想要創業的人。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我們認識事物的角度,決策的傾向,人際關係等等。因此很多時候創業的成敗,往往是由自己的性格決定的。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創業呢?

研究了很多的創業成功的案例,入劉強東、王健林、馬雲,以及身邊許多創業成功的案例,發現那些在商業上取得成就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特質。

如果不具備這些個性特點,不管你如何有野心,讀了多少商業書籍,上過多少創業的課,你可能都不太適合創業。

創業者有很多的人格特質,個人認為最為重要的是以下三個要點:

一、 冒險精神

創業者最重要的性格特徵之一就是要有冒險精神,也就是膽子大。

王健林在一次演講中說:“北大、人大,不如膽子大。在創業階段一定要膽子大,敢於嘗試,很多事情靠想和分析是沒有用的,必須要去嘗試,要摸著石頭過河,才知道最終的結果如何。”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事業中,冒險都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所謂創業,就是打破原來的常態,建立新的事業,把握新的機會,打破常規,就是要做和原來不一樣的事情,這本身就要冒很大的風險,所以膽量不可或缺。

任何大的機會必然是面向未來,而未來只會在變化中產生,變化又往往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

因此好的機會出現時,一般都是讓人看不懂,看不清的,充滿了模糊性和風險。

對喜歡安全和確定感的普通人來說, 任何一次商機的到來,就像馬雲說的,都會經歷“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四個階段,而大多數人在得到安全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機會。

機會只能屬於那些在模糊不清的前景中,勇於冒險,敢於下注的人。

接下來我們通過京東的例子來看一下膽量和勇氣的重要性。

2004年,京東多媒體線下已有12家門店,有八九千萬的銷售額,按照規劃,未來將開設500個門店,以蘇寧、國美為參照, 前途光明,商業模式清晰,有可預期的利潤空間。

而創始人劉強東,卻在此時,決定關停已經發展得不錯的線下業務,轉型純線上的網際網路零售 。

因為劉強東在非典期間接觸了電子商務,他憑直覺判斷電子商務具有更大的前景。

他的想法幾乎遭到全體員工的反對,因為當時的網際網路普及率不高,很多人沒有電腦,網路訂單不靠譜,當時的網路銷售額僅佔公司總銷售額的5%,市場到底有多大,誰也不知道。

相信一般人都會選擇已經發展得不錯的線下業務,不會去冒險嘗試網際網路這個未知的領域。

但劉強東展示出了自己過人的膽量,力排眾議,壯士斷腕,關掉了線下店鋪,全力押注電子商務。

後來,京東幾個發展的關鍵點,自建物流的戰略規劃,擴充套件全品類產品線的戰略,同樣遭到投資人一致反對。但都是因為劉強東的堅決,才得以執行這些戰略。

如果沒有劉強東的勇氣和膽量,估計也就沒有後來的京東了。

在商業世界中,這樣的例子很多。

1999年馬雲做阿里,被很多人認為是騙子;2003年馬雲決定做淘寶,公司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馬雲瘋了,會毀掉公司,但馬雲堅持了下來。

雷軍做手機,很多人不看好,因為當時的手機已經是紅海一片,但雷軍毅然前行,最終取得了成功。

因特爾做處理器,周鴻禕做做防毒,李彥巨集決定做自有搜尋業務,這些重要的決定,幾乎都是在一片反對聲中,力排眾議,艱難前行。

面對不確定,面對眾人的反對,面對風險,這是創業者需要的常態。

俗話說:“富貴險中求”,的確是有幾分道理的。

如果你想創業,你看看自己有沒有勇於面對風險,在不確定中押注的膽量,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要素。

二、與人相處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身邊有這樣的現象,就是那些上學期間學習一般,甚至有些調皮搗蛋的人,長大畢業以後,開公司,創業的往往就是這些人。

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這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發展了較強的社交能力,善於拓展人際圈,建立關係,而許多事業的機會就存在於人際關係之中。

而那些專心學習的人,往往在社交方面有所欠缺,難以建立廣泛的圈子,很多成了不依賴他人協作專業人士。

我觀察過身邊做生意,開公司比較成功的,有各種各樣的人,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很強的社交公關能力,善於處理各種關係,有著廣泛的人脈。

人脈為什麼重要呢?

因為一個人擁有的關係往往決定了一個人所具有的能量大小。

在《人類網路》一書中,在15世紀的佛羅倫薩,有個家族叫美第奇家族。這是當地影響力最大的家族 ,他們在政治和金錢上,都不是最有實力的家族。他們厲害的地方在於網路關係。 最明顯的一點是他們的聯絡比其他任何家族都多,婚姻與商業聯絡的數量幾乎是兩個主要競爭對手阿爾比齊家族和斯特羅齊家族各自的兩倍,因此他們具有更強的能力。

關係可以幫你發現機會

商業專案最重要的關鍵因素,就是發現機會,整合資源。機會來源於資訊,而最新,最前沿的資訊都是掌握在不同的人手裡, 擁有廣泛的人際關係網,就有了廣泛的資訊網路,能夠幫你開闊眼界,擴大格局, 同時獲得更得機會。

關係決定了你獲取資源得能力

商業另外一個關鍵就是整合資源,資源看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是現實中資源往往掌握在一個個人手裡,所以人脈關係網路的品質和數量,決定了你能獲得的機會,和能整合的資源。

大城市發展機會多,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大城市人員密集,因此也是各種資訊彙集的地方。

湖畔大學的樑寧關於人際關係對商業的價值,總結得非常到位和深刻:

商業就是看到機會,組織出體量。

創始人構建人際關係的能力,也就是組織能力,直接限制了一個公司能做多大的體量,切下多大的機會。

而創始人的組織能力,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人際容納度,你能與多少人進入深度關係,你能容納什麼樣的人。這就決定你的組織是豐盛的、有彈性的,還是單薄脆弱的。

以前有句話經常說:“人脈就是錢脈”,仔細想想不無道理。

三、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態度

那些在商業上比較成功的人和一般人相比,有一個顯著的差異,就是面對失敗的態度。

一般人懼怕失敗, 畏懼負面的反饋,因為在一般人的意識裡,失敗就意味著否定自己,所以為了避免被人嘲笑,他們逃避失敗,不願去嘗試,重視安全感,因此也放棄了突破自我極限的機會。

正如懷特黑德所說:“畏懼錯誤即是毀滅進步。”

而那些成功者,能夠客觀的面對失敗,把失敗看成功的必經階段,他們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挑戰不可能,從自己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學習經驗,失敗因而成了他們成功的墊腳石。

馬雲考重點中學時,考過三次;高考考了三次,第一次高考數學只考了一分。 馬雲曾經想過當解放軍,警察,甚至想過到肯德基去應聘工作,結果都讓馬雲很失望。

馬雲去肯德基應聘,去了24個人23個被錄取, 就馬雲一個人沒被錄取;應聘警察,5個人去,4個人被錄取,就馬雲自己被淘汰。

後來馬雲創業,第五個公司才創辦了阿里,據馬雲自己說 ,在融資的過程中,自己被vc拒絕了37次。

但馬雲沒有被這些失敗打倒,他不斷的從失敗中學習,最後取得成功,他的成功有時機的作用,但如果沒有馬雲那些年屢敗屢戰的樂觀精神,是沒有辦法取得最後勝利的。

選擇了創業,就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危機,大大小小的失敗不可避免,企業家必須積極面對。

在成功的企業家身上,隨處可見這種超越失敗的案例,史玉柱,褚時健,任正非、柳傳志、、張瑞敏、董明珠都是在困境和失敗中,越挫越勇,最終取得了成就。

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出兩種不同的心智模式: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

一個秉持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不斷成長的,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能力成長上,失敗對他們來說,只是成長的機會,因此他會不斷地嘗試,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極限,因此他們的能力會不斷的提升;

而一個固守僵固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失敗意味著自己被否定,他們更喜歡把注意力集中在過去的表現上,害怕遭受失敗和批評,不願意去嘗試,人生也因此止步不前。

正確面對失敗,就是要秉持成長性思維,明白我們的能力是不斷成長的,失敗並不能證明我們能力差,只有通過不斷地嘗試,突破自己原有的界限,才能表現得更加出色。

如果你把失敗視為成功的敵人,那你將永遠不能獲得成功。

因此正如一句名言所說:成功的公式很簡單,把你的失敗率提高一倍。

小結

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本文僅從性格角度來分析成功者具有的特質,擁有文中三種性格特徵的人更適合創業,也更容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世事無絕對,並不是說不具備這三點的人就一定不能創業,只是可能面同樣艱難的處境時,需要更多勇氣,來面對更大的心理壓力。

另外通過認識到自己性格特點和不足,也可以採取另外一種方式,那就是組建團隊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很多人之所以創業成功,往往就是依靠團隊的力量:馬摩爾和格魯夫,蓋茨和鮑爾默等等皆是如此。

如果你想創業,可以參照對比一下這三種性格特徵,看看自己是否是最理想的創業型別。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利好已出!下週主線已明朗,這兩個板塊將是下週熱點,先下手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