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天眼查資料顯示,近日,京東的運營主體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劉強東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等職,徐雷接任。

事實上,就在2020年,劉強東就已卸任旗下50家公司總經理職務。

我們來談談京東的股權結構。

北京京東世紀貿易公司,簡稱北京京東,其股東是香港京東。香港京東100%持股北京京東。北京京東只是香港京東控股的子公司。香港京東的股東是開曼群島京東,開曼京東對香港京東100%控股。在開曼京東股權結構裡,劉強東擁有80%的投票權。

投票權是普通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對公司決策進行投票的權利。

投票權 英語為:right to vote。投票權的大小完全根據股東所持股票數量而定。

劉強東對開曼京東有80%的投票權,而北京京東又是開曼京東100%持股的孫公司,北京京東換誰都是劉強東一句話的事。

因此,這種人事變遷,既不會影響劉強東對京東的控制權,也不會影響劉強東的財產。

02不得不離開一線的東哥

如果說有什麼影響的話,那就是劉強東不能作為公司總經理,帶領大大小小的副總、中層,開會做報告了。

劉強東身上不僅有項羽孤高狂妄的一面,也摻雜了劉邦式的無賴和狡猾,從中關村的燒錄機櫃檯到北辰世紀中心的高檔寫字樓,無論是對公司的牢牢把控,對敵人的睚眥必報,還是偶爾亦或刻意顯露的出言無忌,劉強東一直都保持著這種一體兩面的獨特氣質

要知道,作為一個雄起於江湖的草莽英雄,劉強東對公司管理是採取的少有的獨裁製度和一言堂。身先士卒,帶領兄弟們轉戰南北,他身上的豪氣和獨特的個人魅力,遠遠不是噹噹的書生們可以比擬的。

如果拿一個人和他做對比,劉強東有一些喬布斯的風格。驕傲,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頑固地堅持自己,最後,因為對商業的準確的判斷而收穫巨大的成績,也由此得到兄弟們盲目的信任和不受約束的權力。

如果沒有美國明尼蘇達州性侵女大學生事件,劉強東會一直這樣走下去,但美國發生的這起性侵事件,他再也不能回到從前了。

性侵事件引起股市的巨大波動,資本和股民受到重創。無數的隱藏的黑料被爆出,京東內部奪權的紛爭,與奶茶妹妹的家庭喜劇。劉強東從一個人們喜聞樂見的崛起於草莽的江湖豪傑一下變身為在屎尿裡打過滾的人,名聲就此壞了。

男人啊,名聲太重要了。當初名聲在的時候,萬人擁戴,不僅是兄弟們的偶像,在娛樂新聞也佔據一片天地,和奶茶妹妹的一顰一笑無不帶起巨大的流量,對京東的宣傳和推廣也是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而現在名聲毀了,沒有人尊敬他了。那一群從小跟著他的兄弟也對他失望了,工作也不好安排和推進了。相反,沒有他的世界,大家反而覺得更好些……

對一個從貧窮的農村歷經艱辛奮鬥到塔尖的人來說,有什麼比得上名譽受損帶來的傷害呢,一夜白頭的事,今天也是有的。

劉強東不得不離開那些一起奮鬥的兄弟,因為他們也反感他了,雖然他還有控股權。

一個名譽受損的人怎能做領頭羊?

03疑惑:為何會在此時離開?

事實上,自從2018年末明州事件發生後,該事件歷經多次反轉,爆料的事件也多,還有內部的鬥爭,東哥始終穩坐釣魚臺,始終處在有利的局面。

既然東哥有絕對的控股權,ceo的位置對他就不是很重要。那麼當初事件爆發之時,股票暴跌的時候,為何不退出總經理的位置,而是坐看股票暴跌,內亂不休,非要熬到今天才退出了。

在最危險的時候,在京東需要撇開東哥的影響的時候,東哥堅守了自己的位置,而在京東已挺過最危險的時候,京東的發展迎來新的機會的時候,東哥卻選擇了離開京東的一線戰場,這又有什麼原因呢?

福爾摩斯最吸引偵探迷們的,就是其無與倫比的推理能力,他運用的方法其實就是經典的排除法:“當任何別的可能性都不再存在時,不管餘下的是什麼,不管它是多麼的不可思議,它都肯定是真的。”

我們用這個思路去分析一下:

京東最近遇到經營困難沒有,大到不換帥京東就沒法經營下去?

劉強東遇到重大麻煩沒有,這個麻煩不得比明州事件小,畢竟明州事件都沒有讓他退位。

京東內部有沒有巨大的人事鬥爭痕跡,起碼得有瑞幸自曝財務作假那種,ceo不得不背鍋離場。

再大點,是不是川普逼迫東哥停牌或者出局?

如果以上猜測都不存在,那一定有別的原因了。

在文章要結束的時候,看到了百度百科公佈的一條資訊,2019年11月7日,劉強東辭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04感言

劉強東作為從草根崛起的一代人物,他奮鬥的歷程和拼搏的勇氣,依舊值得我們緬懷學習。無論他以後離開京東還是做幕後導演,那個從農村串入城市的窮小子,憑著流血流汗不流淚的豪氣,在網際網路市場打下一片江山,他的故事和傳說,將永遠激勵著那些還在奮鬥的“窮小子們”。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讀史書的時候經常看到李自成打下北京城的時候,找來前朝的妃子們大被同眠。洪秀全攻下南京的時候也是全城選妃。歷史書上說這就是階級的侷限性。

但願以後這些侷限性不再重演!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4月份關注一季度報,一季度業績大增概念股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