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今天是國慶長假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在整個黃金週外圍股市表現並不佳的情況下,A股卻表現出了更強的韌性。大盤雖然是衝高回落,但是總體表現還是超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

我覺得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

外圍股市的整體表現更多是有股市對應的各自國家、地區的特殊原因,因此對於A股的影響較小在經濟環境並不好的情況下,國慶的部分消費資料亮眼,讓低迷了4年的A股,又有了更多信心

先來看幾組讓人覺得中國人“願意花錢”:

9月30日至10月17日,內地累計票房突破50億元,遠超去年21.75億元的總額。三部中國產大片,兩部的口碑都非常不錯,而三部的票房都還不錯(可以說黃金週的票房資料一掃今年電影行業上半年的萎靡,也說明了,我們是喜歡看電影的,只要是有好電影)——乍一看,似乎中國人整個假期都宅在家裡看電影了,但事實呢10月7日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綜合測算資料顯示,國慶假期全國接待國內遊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這個就很神奇了,出去玩的人多了,但是電影收入也翻倍的增長。這裡就值得注意了,是國內遊的數量增加,也就意味著利用假期回家鄉,以及選擇國內旅遊的比重​開始增加了。而結合上一條訊息來看,短途遊的概率更高,因為大家很可能出去玩了幾天,回來或者去之前也看了電影出境遊的人數突破了700萬人次,算是小幅增加,而通過移動支付終端顯示,出境遊遊客平均每人消費2500元,最為熱門的境外旅遊目的地是日本、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越南、義大利、瑞士、俄羅斯、馬來西亞,除了義大利和瑞士,會發現都是我們周邊的國家​為主——境外遊已經非常普遍,而國外的月亮比中國亮的觀點也越來越弱化,我們願意走出去看看,但是出去的意願也不怎麼​強烈了。另外算一筆賬,按照移動支付出境遊客平均每人消費2500元,再擴大一些關於機加酒和餐飲費用,差不多人均消費7000元吧,也就是說黃金週,境外旅遊,中國人貢獻了差不多490億人民幣,按7的匯率簡單折算,也就是差不多70億的旅遊​支出。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馬來西亞作為一個旅遊大國,其2018年全年的旅遊收入為202億美元,也就是中國用黃金週一週產生的境外遊支出就是達到了其全年旅遊收入的1​/3多。

也許正是中國人有錢花,也願意花錢的情況,才讓我們有更多的資訊,似乎這一年半的經濟衝突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這麼嚴重,影響的可能更多還是信心​。

說了這麼多積極的資訊,再來談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因為這幾年十一前後,我大多會安排一些旅行,當然其實家庭收入水平肯定還是逐年增加的,但是其實假期內的旅遊支出反而會少些​。

看一下這幾年十一前後去的地方​

2011年,馬來西亞長灘

2012年,成都+九寨溝

2013年,泰國清邁

2014年,西藏

2015年,大理

2016年,生娃

2017年,娃太小

2018年,橫店

2019年,天目山+蕭山(結果蕭山遊取消了,變成醫院天天打卡遊)

其中有一定的原因是因為有了小朋友,而且小朋友還小,所以更多選擇短途遊,自駕遊​。另外一個原因,其實是更多會考慮財富的積累,以及感覺將來不一定會比現在好​。

這個心理的變化其實很微妙,我們都知道,近代及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相信明天會比今天好”。

在原來的經濟體系中,人們更多認為經濟就是存量博弈,相當於分蛋糕,蛋糕就這麼大,主要看誰拿​得多。

但是現在“明天比今天好”的理念,就是增量經濟的思維,相當於是做大蛋糕,市場是可以擴大的,未來的收益也會比現在更大。

但是隨著國家和地區保護主義以及民粹主義的盛行,更多人又迴歸到了存量博弈的模式,認為經濟就是零和行為,自己的利益​是建立在別人的損失之上。因此更加不願花錢,隨便花錢​。

雖然我還是堅信“明天會比今天好”,至少這點適用我們國家​。但是外部的言論,各種不同的聲音依舊會影響到自己的信心,甚至判斷​。所以更多的想法還是能夠儘可能進行一定的財富積累,和資本的​保值增值。

有這麼一則故事,一個村100戶人家都相互欠了100元,結果造成的結果是整個村莊沒有任何活力和消費力,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個外鄉人來了,在村莊裡花了100元,這個時候整個村子的消費都活了​。

這個略顯誇張和粗糙的故事就告訴了我們,存量博弈沒有希望,以及信心對於​經濟的作用。

最後簡單談談NBA的問題,其實我不是NBA球迷(鐵桿的英超球迷),對於NBA也是可有可無​。但是這個事件太熱了,為了蹭熱點,原本想寫一篇《NBA會不會又停擺》​的文章。但是考慮到自己對於NBA和籃球的理解度,所以就不蹭這個熱點了。

說說為什麼原本想寫這個題目,我們都知道2011年因為勞資雙方因為球員工資的問題而發生了停擺(就是罷工),主要原因就是NBA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然後全球轉播費的成比例提升,各球隊的收入​水漲船高。但是礙於當時薪資帽的限制,球員的收入並沒有得到​顯著提升。(是不是很熟悉的一幕,公司賺錢了,但是員工的工資並沒有等比的增加​。其實也很好理解,公司提供了生產要素,承擔了風險,因此要求獲得更大比例的利益,即使之後利益大幅增加,增加部分也不能按比例分配)因此為了這個,球員工會組織罷工,從而要求​更高的待遇。那麼這幾年,工資帽也逐年提升,也等於是NBA各球隊被迫讓利給球員​。

那麼現在發生了這件事,如果未來還是朝著更加惡化的方向發展,NBA真的在中國全面停止轉播,那麼NBA​的損失會有多大?

騰訊已經宣佈了首先暫停NBA中國​賽的轉播。

而騰訊剛公佈的數字轉播合同是2020-2025,5年​15億美元。每年3億美元​。這個還並不包括央視需要購買的電視轉播權,根據曾經的官方說明,我們每年向NBA支付的轉播權達到數十億人民幣,這個數十億是多少不知道,但是目測應該在7-8億美元左右,平均到30個NBA球隊,就是2670​萬美元一支隊伍。差不多每支球隊少了一個戴維斯(因為我不太看球,只知道他叫濃眉,這資料是根據虎撲的NBA球員工資來看的),是NBA球員收入並列第34的球員,年薪2709​萬美元。

而如果中國停止轉播,那麼其擴充套件的影響將更大,門票、球衣、以及其他NBA周邊的收入,NBA的損失也更大。會不會造成球隊需要削減工資,而造成反向的停擺?

當然有一種言論說,NBAQuattroporte支援莫雷的說法更加不功利,更加堅持所謂言論自由的​做法。​是具有理想和信仰的行為。對此我不知道對錯,我只希望NBAQuattroporte肖華最後不要不堅持,最終改口。人可以堅持自由,但也必須承擔自由所需的代價。​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差距與挑戰:全球化視角下的中國製造業